第19章 抓县令

换源:

  李太亮现在才完全听懂,对方不只是让他不要动吴存用,还想他给些功劳给吴存用,让吴存用能翻案的事全身撤退。

李太亮拿出圣旨:

“吕大人可知,官家为何让我来办此案?”

这事吕海良也和大家一样好奇,朝中那么多人赵佶不用,派个邻县的贪官来查贪官?这叫啥子事?

“为何?”

“吴大人惹得官家不高兴了,我来虽以翻案为名,实则?”

吕海良懵得更厉害:

“吴大人不过一小小县令,如何会惹得官家不高兴?”

有些东西就是巧,李太亮没办法,又不想得罪这位好心提醒他的前辈,只好用上忽悠。

却未想到,他忽悠人家的故事,几乎和赵佶不爽他的事惊人的相似。

李太亮说,赵佶喜欢微服出访。说不定下来遇到一些事,被吴存用得罪了。

李太亮虽没敢说得太明,这些事吕海良自能补脑。

“我也想卖吕大人一个面子,不敢啊。万一查到你我头上?”

吕海良惊出一身冷汗,倒给李太亮一礼:

“多谢李大人推心置腹,李大人就当我没来过。今日之事,我绝不传二耳。”

李太亮笑了,和这种老狐狸打交道,比和吴存用那些人困难多了。

江小维有点担心:

“少爷咋编排起官家来了?万一他没忍住将此事说出去?”

“说出去又如何?就我们三人在,我们不承认就行了。再说,他也不敢说出去。”

……

第二天一大早,吴存用在家等吕海良的回话。

他以为李太亮再狂,吕海良的面子一定会给。

真要不给,这种老头报复起来,绝不是李太亮那种愣头青能承受的。

一个衙役匆匆跑进来:

“大人,那李太亮又来了。”

“慌啥慌?你没见过他吧?”

“不是大人,他?”

衙役还未说完,李太亮带着一群人闯进来。吴存用大怒:

“李太亮,这里是我家,你想干啥?”

李太亮学电视上的包青天,向门外拱手一礼:

“本官奉皇命查郑伟被杀一案,现已查明,你收取吕家贿赂,刻意制造冤案,本官依法将你带走查办。”

“老爷?”一个美妾惊叫一声,差点晕过去。

吴存用一屁股坐回椅子,要张大嘴才能呼吸:

“李太亮,你我同为七品县令,你有啥资格查我?”

李太亮又将他那道鸡毛圣旨拿出来:

“这道圣旨吴大人也看过,官家说了,这案全权交由我负责,无论此案最终结果如何,他都会非常满意。”

赵佶恐怕也没想到,他想整李太亮的几句多话,竟会成为吴存用的吊颈绳。

吴存用再也受不了,双眼一黑晕死过去。

……

“吴存用被李太亮抓了。”

这个消息,瞬间点爆雍丘县。有些人还以为听错了。

“哪个吴存用?”

“还有哪个?我县县令,那个贪官终于被抓了。”

“李太亮也是县令,他竟然敢抓吴存用?”

堂还没开,县衙就被挤爆。

大家没白来,这里正在上演一出好戏。

吴存用的家人,还在为他被抓走而愤怒和难过,李太亮又上门来:

“因为吴大人涉嫌受贿罪,为防受贿财物遭人调包,我们要清点吴家财产,请几位夫人予以配合。”

吴夫人大惊:

“你要干啥?这些东西是我们的,你不能拿走。”

“夫人误会了,我不是拿走,只是清点,这样做对吴大人也有好处。”

李太亮的胆子太肥,罪都还没定下,竟然开始查抄吴家,让围观群众开了一回眼界。

“玉如意一对、金元宝十双……”

“这狗官,平时我就知道他贪,没想到如此贪。”

“这些都是我雍丘县的血,他在吸我们的血……”

群众的怒声,将哭喊的吴家人镇住。

现在有些人才知道李太亮的好,开始歌颂他。

“李大人真乃敢作敢为的清官,没有官官相护,还为我雍丘县抓到这么一个硕鼠。”

李太亮好话坏话都没听,一副公事公办样,清点得十分认真。

雍丘县几个官员跑来,人还未到,已有百姓向李太亮喊话:

“李大人,这里又来几个贪官。”

雍丘县县丞卢有志气急败坏:

“李大人,你有啥权力抄吴大人的家?”

李太亮有点无辜:

“卢大人误会了,这不是抄家,只是清点财物,以免受贿的财物被人调包。”

另一壮年官员质问:

“就算你要清点财物,在里面清点不行吧?非要将这些东西抬出来?”

不抬出来,大家如何能看到?看不到,李太亮如何才能制造声势?

“吴大人家的东西太多,里面窄了些,我这才让他们抬出来的。”

卢有志气得面红耳赤:

“吴大人是当地县令,你只是来查办杀人案的,你有啥权力抓他?”

李太亮将圣旨扬了扬:

“你说的都对,只是吴大人恰好牵涉到这件案子中。本官奉旨办案,你不服去告本官。”

几个官员哪说得过李太亮?雍丘县和以前的延津县有得一比,都是一窝贪。

吴存用现在已倒霉,他们还会远?

几人没敢在这里耽搁时间,各自去拜神求佛。

李太亮猜到他的压力即将到来,连夜对吴存用审讯。

……

事情还没办好,汪顺还未回京,他正在栏坊听曲,被去打探的手下打扰。

“汪公公不好了,李太亮将吴存用给抓了,他还在查抄吴存用家。”

“什么?”年轻太监重复一遍完,汪顺又惊又怒。

“谁给那狗官如此大的胆?办个杀人案,竟敢抓当地县令,还敢查抄其家?”

李太亮如果单纯从办案人员来看,他已违规。

县令虽只有七品,在官员中却很重要。

只有当地一把手,才称得上父母官,全国有多少一把手?

要查办县令,李太亮得另申请圣旨或朝廷命令。

马莲想到一些事:

“公公,怕是那道圣旨给的胆。上面说,全权交由李太亮负责,还说无论办的结果如何,官家都很满意?”

汪顺呆住,这些还是他的建议。他们生怕李太亮不敢贪,将权力放得老大。

现在才知道,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这事就算闹到朝廷,他们也拿李太亮没法。

汪顺思来想去,全被抓了,他再留下也没鸟用。

“不行,咱家得回京向官家汇报。”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