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功过相抵

换源:

  赵桓看了一会两人,犹豫的目光突然坚定:

“李大人只是冲动了些,杨公公是前辈,用不着与他计较。”

此时,李太亮才下定某些决心:

“多谢殿下。”

要死不活的杨戬被这一气,竟然精神起来,将两个小太监推开:

“好好,太子如此偏袒他,奴才也不再说啥。”

杨戬转身就走,赵桓看向李太亮:

“他只怕要去向父皇告状,将你办的事快给我说,我带你去见父皇。”

李太亮很受感动,赵桓的急并非装出来,他简单将事情说出。

另一边,杨戬已来到一座大殿,将大殿中的人惊到:

“杨戬,你这是干啥了?”

“官家,你得为奴才作主啊,奴才刚才在宫里,被延津县令李太亮给打了,他还要杀了奴才。”

赵佶呆懵,显肃皇后郑氏不信:

“你在宫里,被一个县令给打了?”

杨戬的眼泪不少,又挤出一些:

“娘娘,奴才要说半句假话,甘愿受死。”

这话都说出来了,郑皇后信了:

“什么样的县令竟如此凶恶?快去将他抓来。”

“且慢,”赵佶倒不是太惊奇,他甚至还很舒坦。

赵佶在李太亮手里吃了两次亏,他一点不介意别人在李太亮手里吃亏。

“你先说说,你们为何事起争执?”

杨戬一呆?平时赵佶不是这样,一定会第一时间替他讨公道。

现在非但不去抓人,还要问前因后果?

难道那李太亮是赵佶的新宠?杨戬想来想去,也没想到这么一个人物。

“事情是这样的,奴才刚才碰到他在揍孙吉……”

杨戬不相信李太亮是新宠,添油加醋将事情说出。

按杨戬的说法,李太亮不死也得脱一层皮。

还好,赵桓这时候进来。

“延津县令李太亮已圆满完成父皇交待的任务,进京交旨。”

怕赵佶没耐心,赵桓将圣旨和奏折都带来了。

赵佶接过奏折一看?

“那吴存用竟如此贪?收了人家的银子制造冤案,该死。”

杨戬有点担心了:

“官家,那些事,说不定是李太亮栽赃陷害,要不再派人去查查?”

赵桓又递上一物:

“这是吴存用的供词,这些事,全是他的自首。”

赵佶看过供词才敢相信,又惊又奇:

“好手段,竟让对方亲自交待,他是如何做到的?”

“这事儿臣还没来得及问,李太亮就在外面,要不儿臣将他带进来。”

“不要,”赵佶怕李太亮见到他,老脸挂不住。

“此事他办得不错,先让他回去吧。”

赵桓已将李太亮视为非常难得的人才、力除奸臣的大英雄。

要只是打杨戬还没啥,李太亮只是办凶人案,竟将当地的一把手也给拉下马,还能让对方自首?

这份能耐,估计满朝文武找不出第二个来。

“父皇,儿臣府中差一个太子詹事,这李太亮是个人才,儿臣想聘他担任如何?”

“不可,”杨戬除了怒已无其它:

“一个小小七品官,怎能一下子当上四品,还是太子府如此重要官职?”

赵桓没有李太亮冲动,说话仍很和气:

“他虽才七品,人才难得。父皇教导我们,用人无需墨守成规。”

“先让他在延津县待着吧。”

赵佶铁了心要砍李太亮脑袋,哪会让他跟着赵桓混。

赵桓无奈,正要转身回话,杨戬问:

“官有,奴才被他打的事咋办?”

赵佶难得爽一回:

“这事你也有错,就让他用这次的功劳来抵吧。”

“你它娘的审都没审,我有啥错?”这话杨戬只敢在心里说。

用李太亮的功劳来抵杨戬也不会同意,只是现在赵佶已处理,他只能将这深仇大恨记下。

外面,李太亮听完赵桓的处理意见,深感庆幸。

第一次来皇宫就打架,还是打的大权奸?最主要还能不死?

“今日若非殿下,此事难以善了,多谢殿下。”

“其实父皇也很欣赏你,”赵桓没有邀功:

“你先回延津县,我会找机会将你调回京城。”

李太亮大喜,他终于找到一个靠山。这个靠山现在虽不啥样,以后有牛的时候。

李太亮走出皇宫,李大壮两人已等多时。

“少爷,官家有些啥赏赐?”

“功过相抵。”

李大壮大不解:

“少爷办成那么大的事,又没犯啥,咋会功过相抵?”

李太亮重重出了口气,将他痛打奸臣的事迹说出,两人惊呆。

“少爷,你竟敢打杨戬,还能没事?我们回去,得拜谢祖宗了。”

回去拜谢祖宗的事不忙,雍丘县的事还未解决,李太亮估计已有人赶到那里。

“我们先回雍丘县。”

……

雍丘县的情况让不少人替李太亮担忧。

几个太监领着一群禁卫,骑着马闯进县城。

“连内侍和殿前军都来了,莫非是为吴存用那案子而来?”

只是个凶人案,还用不到内侍和殿前军。

内侍也就是宫里的太监。殿前军更牛,是皇帝身边的人,直接保护皇帝的军队。

一般不是很大的事,请不动他们出马。

大家跟着这群人后面,一窝蜂向县衙跑去。

汪顺不便出面,他让亲信卫成带队。卫成深知他们的矛盾,人未到,已喊出话:

“延津县县令李太亮不遵旨意,胡作非为,我等奉命将他拿下。”

这群人直直闯进县衙,将在这里坐镇的江小维吓得不轻。

“公公,你们这是?”

卫成再次重复刚才的喊话:

“李太亮在哪里,快叫他出来。”

江小维大急:“我家少爷已去京城复旨,你们是不是误会了,他没犯事。”

卫成冷笑:“犯没犯事,岂是你一女子知道?休再废话,我们去大牢。”

汪顺虽不便露面,他也随大部队来了,正在一个老地方等消息。

没过多久,卫成跑来:

“公公,我们来晚一步,吴存用什么将都招了……”

卫成重复两遍,汪顺才敢相信。

“这下完了,又整不到李太亮了。吴存用为何那么傻,咋就招了呢?”

卫成叹道:

“吴存用听说我们是来帮他的后,晕了过去。醒来一直在念:上了李太亮的当……”

汪顺还在想办法,又有人来报:

“公公,李太亮回来了,我们要不要去拿人?”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