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登领了刘备的命令,深知此行责任重大,不敢有丝毫懈怠。
他挑选了数名精锐骑兵,快马加鞭,先行来到下邳道上等候韩暹。
没过多久,韩暹的军队浩浩荡荡地抵达,安营扎寨完毕。
陈登整了整衣冠,大步朝着韩暹的营帐走去。
守卫通报后,陈登踏入营帐,韩暹见是刘备阵营之人,神色警惕,厉声问道:“汝乃刘备之人,来此何干?”
陈登神色自若,面上浮现出一抹深不可测的笑意,拱手朗声道:“将军此言谬矣,吾身为大汉臣子,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一心向汉,岂可谓单纯的刘备阵营之人?遥想将军昔日,身为汉室肱股,于关中保驾护主,功勋卓著,声名远扬,何等的意气风发,荣耀加身。然今时不同往日,将军竟委身于袁术这等犯上作乱的逆贼麾下,致使往昔的丰功伟绩皆如梦幻泡影,消散于无形,实在令人扼腕叹息,吾私下里为将军深感不值。”
韩暹听到此处,眉头一皱,略带不悦地反驳道:“我也是无奈之举,如今乱世,何处能寻得安稳立身之所?袁术虽有称帝之心,但势力强大,我等为求生存,只能暂且依附。”
陈登摇了摇头,接着说道:“将军此言差矣。袁术为人猜忌多疑,将军日后恐难逃过他的猜忌与迫害。就说前几日,他无端斥责手下大将,只因一点小事便重罚于人,如此心胸狭隘,如何能成大事?将军追随他,不过是与虎谋皮。若不早日谋划,另寻出路,只怕将来追悔莫及!”
韩暹听了这番话,心中一震,想到在袁术帐下时常遭受的猜忌与排挤,不禁长叹一声:“吾又何尝不想回归汉室,只是一直苦无门路罢了。”
陈登见时机成熟,立刻从怀中掏出刘备的书信递上。韩暹接过,仔细阅览完毕,微微点头道:“吾已知之。公先回。吾与杨将军交情深厚,我即刻修书与他,他必然应允。到时反戈一击,只需看火起为号,皇叔便可带兵相应。”
陈登见事情已成,心中暗自欣喜,赶忙告辞韩暹,马不停蹄地回去向刘备复命。
与此同时,简雍也肩负着重要使命,来到了吕布的营帐。吕布正坐在营帐中,轻抚着手中的方天画戟,见简雍进来,立刻起身相迎,脸上带着热忱的笑容,说道:“简公大驾光临,快请坐!我与刘备兄近来交情甚好,正想着若有战事,定要携手并肩。此番前来,可是有要事相商?”
简雍不卑不亢,拱手行礼后说道:“吕将军果然英明!如今袁术率领二十余万大军兵分七路进犯徐州,其野心昭然若揭。徐州若失,下一个目标恐怕就是将军您。刘备主公深知将军英勇无敌,特命我前来,邀将军一同联手抗袁。此乃为了保徐州,也是为了护将军周全啊。事成之后,刘备主公必有重谢,徐州与将军的领地也能共保太平。”
吕布爽朗一笑,拍着胸脯说道:“刘备兄既有此诚意,我吕布岂会推脱!这段时间我与刘备兄相处,深感其为人仗义,心怀天下。在这乱世,本就该携手共进。至于战后,都是自家兄弟,一切好说!”
这时,陈宫从一旁走了出来,笑着补充道:“主公所言极是。袁术狼子野心,不可不防。他若拿下徐州,下一步必然是对付我们。如今与刘备联手,实乃当下最佳应对之策。”
吕布点头称是:“公台说得在理,此次合作,我们定要全力以赴,让袁术见识下我们的厉害!”
随后,吕布与简雍又详细商讨了一些合作细节,包括出兵时间、会师地点等。
吕布拍着简雍的肩膀,郑重地说:“简公放心,回去告诉刘备兄,我吕布说到做到,定会派出高顺、张辽等精锐,听从调遣!”
简雍心中大喜,连忙拱手道:“多谢吕将军深明大义,如此一来,袁术必败无疑!”
待简雍离开后,吕布立刻召集高顺、张辽等将领到帐中议事。高顺神色平和,率先说道:“主公,此次与刘备联手,实乃明智之举。刘备仁德之名远扬,他心怀苍生,志向远大,与这样的人合作,实乃我等之幸。此番携手抗袁,我们定当竭尽全力。”
张辽也点头附和,眼中带着赞赏:“高将军所言极是。刘备以仁义为本,麾下人才济济,关羽、张飞皆是万夫不当之勇。与他们并肩作战,不仅能击败袁术,还能让我们学到不少。这次出兵,我们定要配合好刘备军,发挥出最大的实力。”
吕布听后,满意地点点头,随后话锋一转:“你们能这么想,甚好。不过此次出兵,高顺你率陷阵营不必全力进攻,只需在前方牵制袁术军,打乱他们的阵脚即可;张辽,你带领骑兵从侧翼迂回,同样以牵制为主,待刘备军与袁术军主力交锋陷入胶着时,再适当出击,不必追求一举将其击溃。我们既要帮刘备抵御袁术,也要保存自身实力,为日后打算。”
这时,陈宫向前一步,神色认真地说道:“主公,诸位将军,依我之见,若战事顺利,我们还能趁此机会,收编袁术的降兵,壮大自身实力。袁术兵力雄厚,一旦溃败,降兵数量必定不少,这些可都是宝贵的战力。我们若能妥善收编,加以训练,定能让我军实力更上一层楼。”
吕布闻言,眼睛一亮,点头道:“公台所言甚是,此乃一举两得之事。既帮了刘备,又能壮大自己。”高顺和张辽也纷纷表示赞同。
众将齐声领命,随后各自回营准备。
另一边,陈登回到刘备营帐,将韩暹答应里应外合的消息告知众人。
刘备大喜,说道:“此乃天助我也!有韩暹、杨奉作为内应,再加上吕布的援兵,袁术必败无疑。”
随即与众人商议具体的作战部署。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