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赵云勇战显锋芒

换源:

  冀州大地,狂风呼啸,黄沙漫天,为这场即将爆发的大战蒙上了一层更加肃杀的氛围。赵云骑着一匹通体雪白、鬃毛随风飞扬的矫健战马,稳稳地置身于战场边缘。

他身姿笔挺,宛如一座巍峨的山峰,坚毅的面庞上神色冷峻,那如寒星般锐利的双眸,一眨不眨地紧紧盯着界桥方向,仿佛要将战场上的每一丝动静都尽收眼底。

身旁,田豫和裴元绍同样骑在战马上,神情专注而凝重,他们的目光紧紧追随着赵云,等待着他发出的每一个指令。

赵云周身散发着的凛冽气势,仿佛能让周围的空气都为之凝固,那股与生俱来的不凡气场,让周围的士兵们都心生敬畏,仅仅是站在他身边,便能感受到无穷的力量与勇气。

界桥之上,厚重的战云如铅块般压顶,仿佛随时都会坍塌下来。公孙瓒为了扭转战局,精心布局,遣麾下大将严纲为先锋,欲凭借其勇猛率先撕开袁绍军的防线,与袁绍一决高下。

公孙瓒亲自统领中军,威风凛凛地立马桥上,身旁竖起一面巨大的大红圈金线帅字旗,那旗帜在狂风中烈烈作响,发出“猎猎”的声响,仿佛是在向敌军宣告着他们的决心与斗志。

从辰时的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开始,激昂的战鼓便轰然擂动。那鼓声密集而有力,如密集的雨点般重重地砸在大地上,每一声都仿佛是一记重锤,震撼着大地,也震颤着每一个士兵的心弦。

赵云骑在马上,微微闭上眼睛,用心感受着这鼓声的节奏,他深知,这鼓声不仅是进攻的号角,更是对士兵们意志的严峻考验。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鼓声一直持续到巳时,可袁绍的军队却如同一座沉默的钢铁堡垒,稳如泰山,面对公孙瓒军的挑衅,丝毫没有进攻的迹象。

赵云微微皱眉,心中暗自揣测袁绍的意图。他转头看向田豫,田豫同样眉头紧锁,似乎也在思考着袁绍的计谋。赵云低声说道:“袁绍按兵不动,其中必有蹊跷,我们需做好应变准备。”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在这嘈杂的战场上,却清晰地传入田豫的耳中。田豫点了点头,表示赞同,他眼中透着冷静与睿智,仿佛能看穿这战争迷雾背后的真相。

在袁绍军阵前,麴义神色冷峻,犹如一尊冰冷的雕像。他目光如炬,扫视着整个战场,心中暗自盘算着。他深知严纲的勇猛,也明白公孙瓒的军队来势汹汹,但他早有准备。

他冷冷地下令弓手皆伏于遮箭牌下,严阵以待,每一个士兵都如同潜伏的猎豹,等待着出击的那一刻。严纲见袁绍军不动,心中焦急万分,他的脸上涨得通红,犹如熟透的番茄。

他大声鼓噪呐喊,声音在战场上回荡,那喊声中充满了愤怒与急切。他挥舞着手中的长枪,率领先锋部队,如汹涌的潮水般直取麴义。

赵云紧紧盯着战场,心中猛地一紧,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他预感严纲这一冲可能会陷入危险。果不其然,麴义的军队极为沉得住气,直到严纲部队来到近前,距离不过数十步之遥时,一声惊天动地的炮响骤然响起。

这炮声如同一道惊雷,震得人耳鼓生疼。紧接着,八百弓弩手如同被点燃的火药桶,一齐发箭,一时间,箭雨如蝗,遮天蔽日。

那密密麻麻的箭矢带着尖锐的呼啸声,如雨点般向严纲的部队射去。严纲大惊失色,他的双眼瞪得滚圆,脸上写满了惊恐。他急忙想要回马撤退,可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了。

麴义拍马舞刀,如一道黑色的闪电般冲向严纲,刀光闪烁,寒光一闪,严纲便被斩于马下。公孙瓒的军队顿时如一盘散沙,士兵们惊慌失措,四处逃窜,大败而逃。

公孙瓒左右两军见状,心急如焚,他们纷纷想要前来救应,可却被颜良、文丑引弓弩手射住,根本无法靠近。袁绍军趁势并进,如汹涌的波涛,呐喊着冲向界桥边。

麴义一马当先,他的身影在战场上如鬼魅般迅速,眨眼间便冲到了公孙瓒军的阵前。

他手起刀落,先斩执旗将,锋利的大刀带着千钧之力,将那绣旗轰然砍倒。

公孙瓒见绣旗被砍倒,心中大惊,他深知这绣旗乃是军队的士气象征,绣旗一倒,军心必乱。

他急忙回马下桥而走,慌乱之中,他的发丝都有些凌乱。麴义得势不饶人,引军直冲到公孙瓒的后军,如入无人之境,公孙瓒的军队被冲得七零八落。

就在这时,麴义的军队正撞着赵云、田豫、裴元绍率领的精锐骑兵。赵云看到敌军冲来,眼神中闪过一丝兴奋与决绝,他的双眼瞬间亮如星辰,他深知这是扭转战局的关键时刻。

“兄弟们,随我冲!”赵云大喝一声,声如洪钟,那声音仿佛带着无尽的力量,震得周围的空气都嗡嗡作响,甚至连地面都似乎微微颤抖。

他双腿猛地一夹马腹,那白马如同离弦之箭般飞射而出,速度之快,让人只觉眼前白光一闪。赵云挺枪跃马,如一道白色的闪电,直取麴义。

只见赵云身姿矫健,腰杆挺得笔直,如同一棵苍松屹立不倒,在这混乱的战场上,他的身影显得格外醒目。他手中长枪舞动,枪缨飞旋,瞬间舞出层层绚丽的枪花,那枪花闪烁着寒光,仿佛是夜空中闪烁的繁星,又似冬日里的霜刃。

每一招都蕴含着千钧之力,带着呼呼的风声,让人胆寒。麴义也绝非等闲之辈,他挥舞着大刀,迎向赵云,刀光闪烁,试图抵挡赵云的凌厉攻势。大刀与长枪碰撞在一起,发出“砰砰”的巨响,溅起串串火花,火星四溅。

两人你来我往,兵器碰撞之声不绝于耳,那声音如同密集的鼓点,在战场上回荡。赵云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擒贼先擒王,只要拿下麴义,就能打乱袁绍军的阵脚。

他目光紧紧锁住麴义,不放过对方任何一个细微的动作,麴义的每一次呼吸、每一个眼神的变化,都被他尽收眼底。在激烈的交锋中,赵云敏锐地捕捉到麴义的一个破绽,他瞅准时机,长枪如灵蛇出洞,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刺向麴义的手腕。

麴义躲避不及,只觉手腕一阵剧痛,手中大刀险些掉落。赵云趁势而上,长枪一转,迅速缠住麴义的手臂,用力一拉,将麴义从马上拽起,凭借高超的武艺和敏捷的身手,成功生擒了麴义。

此时,裴元绍也在战场上大显神威。他挥舞着大刀,刀光霍霍,每一刀落下都带着开山裂石的气势。他满脸通红,兴奋与狂热交织在脸上,大声呼喊着,那声音仿佛能穿透战场的喧嚣,直抵人心。

他的大刀与敌军的兵器碰撞时,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那声音如同雷鸣,让敌军士兵胆战心惊。

裴元绍左冲右突,如同一头愤怒的雄狮,所到之处,敌军阵型大乱,士兵们纷纷抱头鼠窜,无人能挡其锋芒。他的身上溅满了敌人的鲜血,可他却浑然不觉,依旧勇猛无比地向前冲锋。

田豫则在一旁冷静地指挥着骑兵。他骑在马上,身姿挺拔,目光如炬,时刻观察着战场局势。他的眼神如同鹰眼般锐利,能在这混乱的战场上迅速捕捉到敌军的弱点。

他不断挥舞着手中的令旗,那令旗在风中舞动,如同一道灵动的彩带。他指挥骑兵们变换着阵型,利用骑兵的机动性,时而冲击袁绍军的侧翼,如一把锋利的匕首,插入敌军的软肋;时而穿插到敌军后方,打乱敌军的补给线,不断冲击着绍军的薄弱环节。

在他的指挥下,骑兵们配合默契,如同一个紧密的战斗机器,每一个动作都整齐划一,让袁绍军防不胜防。

周围的士兵们看到赵云如此神勇,生擒了敌军大将,又看到裴元绍的勇猛冲锋和田豫的冷静指挥,无不士气高涨。他们的眼中闪烁着兴奋与敬佩的光芒,纷纷呐喊着跟随他们冲锋陷阵,那喊杀声震得地动山摇,仿佛要将这战场掀翻。

公孙瓒见此情景,立刻引军杀回。在赵云等人的鼓舞下,公孙瓒的军队士气高涨,如同猛虎下山一般,向绍军发起了猛烈的反攻。绍军被这突如其来的反击打得措手不及,士兵们惊慌失措,阵型大乱,顿时大败而逃。

袁绍先使探马看时,回报麴义斩将搴旗,追赶败兵,袁绍心中大喜。他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与许攸引着帐下持戟军士数百人,弓箭手数十骑,乘马出观。他以为大局已定,却没想到,一场更大的危机正在悄然逼近。

赵云在战场上厮杀时,眼角余光瞥见袁绍等人出现,心中一动,他的心跳陡然加快,他意识到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于是,他如同一颗流星般冲向袁绍,速度之快,让周围的士兵们都来不及反应。

弓箭手急待射时,赵云手中长枪连刺数人,动作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他的枪法精湛,每一次出枪都精准无比,枪枪致命。众军皆惊恐地四散而逃,他们被赵云的勇猛吓得魂飞魄散。后面公孙瓒的军团团围裹上来,将袁绍等人困在中间。

许攸慌了神,他的脸上写满了惊恐,急忙对袁绍曰:“主公且于空墙中躲避!”袁绍却将兜鍪扑地,大声呼曰:“大丈夫愿临阵斗死,岂可入墙而望活乎!”

他的声音中充满了豪迈与决绝,众军士见主公如此英勇,顿时士气大振,齐心死战。他们挥舞着手中的兵器,与公孙瓒的军队展开了殊死搏斗。

赵云虽勇猛无比,但面对袁绍军的拼死抵抗,一时冲突不入。此时,袁绍兵大队掩至,颜良亦引军来到,两路并杀。

战场上顿时杀声震天,鲜血染红了大地。赵云心中虽有不甘,但深知不可久战,于是保着公孙瓒奋力杀透重围,回到界桥。

他在突围过程中,多次击退敌军的进攻,身上虽沾染了血迹,战袍也被划破了几道口子,但眼神依旧坚定,气势丝毫不减。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不屈的精神,仿佛在向敌军宣告:你们永远无法战胜我。

袁绍见赵云逃脱,心中大怒,他的脸涨得通红,如同一只愤怒的公牛。他驱兵大进,复赶过桥。战场上一片混乱,喊杀声、惨叫声交织在一起,如同一首悲惨的乐章。

落水死者不计其数,鲜血染红了河水,河水仿佛都在为这场残酷的战争哭泣。赵云望着混乱的战场,心中五味杂陈,这场界桥之战,局势跌宕起伏,让他深刻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与无常。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