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曹嵩之殇

换源:

  与此同时曹操势力如日中天,麾下文有荀彧、程昱等智谋之士,武有夏侯惇、夏侯渊、曹仁等勇猛战将,威镇四方。

一日,曹操念及父亲曹嵩尚在瑯琊郡隐居,心中牵挂,便派遣泰山太守应劭,前往瑯琊郡迎接父亲前来兖州团聚。

曹嵩自陈留避难后,便隐居在这瑯琊郡,过着平淡的日子。

当日,他接到曹操的书信,心中满是欢喜,想着终于能与儿子相聚。

他立刻与弟弟曹德及一家老小四十余人,带着从者百余人,乘坐车百余辆,浩浩荡荡地朝着兖州出发。

车队一路前行,途径徐州。

徐州太守陶谦,字恭祖,为人温厚纯笃,一直渴望能与曹操结交,只是苦无机会。

得知曹操父亲经过徐州,陶谦大喜过望,亲自出境迎接。

见到曹嵩,陶谦恭敬地再拜致敬,态度谦卑。

随后,陶谦大设筵宴,盛情款待曹嵩一行,宴会上,山珍海味摆满一桌,陶谦亲自敬酒,与曹嵩相谈甚欢,这样的款待持续了两日。

曹嵩因急于与儿子相见,便决定继续赶路。

陶谦亲自送出城郭,还特意派遣都尉张闿,带领五百部兵护送。

曹嵩一行继续前行,来到华、费之间。

此时正值夏末秋初,天气多变,突然大雨骤至。

众人被这突如其来的大雨浇得措手不及,只能匆忙寻找避雨之处,最终来到一座古寺歇宿。

寺僧将他们接入寺中。曹嵩安顿好家小,命张闿将兵马屯于两廊之下。

众军的衣装都被雨水打湿,寒冷与疲惫让他们心中满是怨言,众人聚在一起,纷纷发出嗟叹之声。

张闿见状,心中一动,他将手下头目唤到一处安静的地方,低声商议道:“我们本是黄巾余党,当初勉强降顺陶谦,一直也没得到什么好处。如今瞧这曹家,辎重车辆无数,里面必定装满了财物。你们要是想获得富贵,这可是个难得的机会。咱们就在今夜三更时分,砍将进去,把曹嵩一家杀了,夺取财物,然后一同前往山中落草为寇。你们觉得这个计策怎么样?”众头目听后,眼中闪过贪婪的光芒,纷纷点头应允。

是夜,风雨未息,豆大的雨点敲打着古寺的屋顶,风声呼啸,仿佛预示着一场灾难即将降临。

曹嵩正坐在屋内,突然听到四壁传来阵阵喊声,声音越来越大,仿佛千军万马杀来。

曹德听到动静,急忙提剑出门查看,刚一出门,就被乱军搠死。

曹嵩大惊失色,慌忙带着一妾奔入方丈后面,想要越墙逃走。

可妾身体肥胖,无法翻墙,曹嵩慌急之下,与妾躲进了厕所之中。

然而,乱军很快就找到了他们,将他们残忍杀害。

应劭拼了命才得以逃脱,一路奔逃,前往投奔袁绍。

张闿带领众人杀尽曹嵩全家,将财物洗劫一空,为了毁灭证据,还放火烧了古寺,随后与五百人一起逃奔淮南而去。

当时,应劭部下有几个逃命的军士,侥幸逃脱后,赶忙将此事报与曹操。

曹操正在营帐中处理军务,听闻这个噩耗,顿时如遭雷击,手中的书卷掉落于地。

他愣了片刻,随后哭倒于地,悲痛欲绝,哭声在营帐中回荡,让人闻之落泪。

众人急忙将他救起,曹操满脸泪痕,切齿道:“陶谦纵兵杀吾父,此仇不共戴天!吾今悉起大军,洗荡徐州,方雪吾恨!”

说罢,他立刻开始调兵遣将,留下荀彧、程昱领军三万,镇守鄄城、范县、东阿三县,确保后方稳固。

其余兵马,全部杀奔徐州而来,夏侯惇被任命为先锋。

曹操还下达了一道残酷的命令:但凡攻下城池,将城中百姓,尽行屠戮,以报父仇。

曹操大军一路向徐州进发,所到之处,百姓们听闻曹操为报父仇,要屠城泄愤,皆惊恐万分,扶老携幼四处奔逃。

当九江太守边让得知徐州有难,念及与陶谦的深厚交情,毫不犹豫地亲自率领五千兵马,日夜兼程赶来救援。

曹操听闻边让引兵来救徐州,顿时怒目圆睁,脸上的肌肉因愤怒而微微抽搐,恶狠狠地说道:“这边让,竟敢来坏我大事!”当即下令让夏侯惇于半路截杀。

夏侯惇领命后,带着精锐骑兵,在边让军队的必经之路设下埋伏。

待边让军队进入伏击圈,夏侯惇一声令下,曹军如猛虎般从四面八方杀出。

边让虽奋力抵抗,但怎奈曹军势大,寡不敌众,最终边让战死沙场,他带来的五千兵马也伤亡惨重。

与此同时,东郡从事陈宫,同样与陶谦交情匪浅。

他听闻曹操起兵报仇,竟要将徐州百姓尽数屠戮,心急如焚,连夜快马加鞭赶来见曹操。

曹操得知陈宫前来,心中明白他是为陶谦当说客,本想拒而不见,可又念及昔日陈宫曾与自己共患难,情谊非浅,实在抹不开这层旧恩,只好强压着心中的不快,命人将陈宫请入营帐。

陈宫走进营帐,只见曹操坐在主位上,面色阴沉,眼神中透露出一股难以掩饰的杀意。

陈宫上前,拱手行礼,神色诚恳地说道:“今闻明公以大兵临徐州,报尊父之仇,这本是人之常情。但所到之处欲尽杀百姓,某因此特来进言。陶谦乃仁人君子,平日里对百姓关怀备至,绝非好利忘义之辈。尊父遇害,实乃张闿这恶贼的个人行径,与陶谦并无干系。再说这徐州州县之民,他们与明公又有何仇?无端杀戮,实在不祥,还望明公三思而后行。”

曹操听后,脸色愈发难看,他“噌”地站起身来,双手紧握成拳,额头上青筋暴起,怒声吼道:“公昔弃我而去,在我最艰难之时背离于我,今有何面目复来相见?陶谦纵使不是亲自动手,却也是他手下之人害我一家老小性命,此仇不报,我曹操誓不为人!我定要摘其胆、剜其心,方能雪吾心头之恨!公虽为陶谦游说,可我心意已决,任你如何说,我也绝不会听!”

陈宫看着曹操那决绝的模样,心中一阵悲凉,他长叹一声,无奈地说道:“既然如此,吾亦无面目见陶谦也!”

说罢,转身走出营帐,骑上快马,朝着陈留太守张邈处奔去。

一路上,陈宫心中五味杂陈,他回想起与曹操曾经的过往,又想到如今曹操的决绝,不禁摇头叹息。

他深知,这一场徐州之战,恐怕将是一场生灵涂炭的灾难,而自己却无力阻止。曹操大军如汹涌的恶浪,所到之处,一片惨状。

无辜百姓惨遭屠戮,鲜血染红了土地,冤魂在风中哀嚎。

一座座坟墓被野蛮发掘,陪葬的珍宝被抢夺,祖先的遗骸暴露于荒野,凄惨的景象令人触目惊心。

徐州城内,陶谦听闻曹操为报父仇,竟对百姓痛下杀手,悲恸万分。

他仰天长叹,泪水夺眶而出,声音颤抖地喊道:“我到底是造了什么孽,得罪了上天,让徐州的百姓遭受如此灭顶之灾!”

内心的痛苦与自责如毒蛇般噬咬着他,他深知,这场灾难因自己而起,却不知该如何拯救徐州百姓于水火之中。

陶谦心急如焚,匆忙召集众官员商议对策。

议事厅内,气氛凝重压抑,官员们神色慌张,窃窃私语。

曹豹率先站了出来,他满脸愤慨,双手紧握成拳,大声说道:“曹操的军队既然已经来了,我们怎能坐以待毙!我愿带领将士们,与曹操决一死战,誓死保卫徐州!”

他的话语中充满了斗志,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决心,仿佛已经看到了与曹军厮杀的场景。

陶谦无奈之下,只得率领军队出城迎敌。

城外,曹操的军队如霜雪铺地,白茫茫一片,望不到尽头。

中军高高竖起两面白旗,“报仇雪恨”四个大字格外醒目,在风中猎猎作响,仿佛在诉说着曹操的满腔仇恨。

陶谦望着那气势汹汹的曹军,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但他还是强打起精神,准备迎接这场残酷的战斗。

曹操骑着一匹高大的战马,缓缓出阵。

他身着素白的丧服,面色阴沉得仿佛能滴出水来,手中的马鞭用力地挥舞着,大声叫骂道:“陶谦!你这老匹夫,竟敢纵容手下杀害我父亲,今日我定要让你血债血偿!”

那愤怒的声音在战场上回荡,充满了威慑力,让人不寒而栗。

陶谦见状,赶忙骑马出阵,在门旗下欠身施礼,试图解释:“明公,我本一心想与您结好,所以才托付张闿护送您的父亲。没想到他贼心不改,做出这等丧心病狂之事。这实在与我无关,还望明公明察啊!”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哀求,希望曹操能相信他的清白,停止这场残酷的战争。

然而,曹操根本不听他的解释,怒火更盛,骂道:“你还敢狡辩!今日谁能将这老贼生擒,重重有赏!”

夏侯惇听到曹操的命令,立刻纵马而出,如同一头凶猛的猎豹,朝着陶谦冲了过去。

陶谦见势不妙,心中一惊,慌乱地退回阵中。

曹豹见状,毫不畏惧,挺枪跃马,迎向夏侯惇。

两人的战马交错,兵器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

就在这时,突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天地间一片昏暗。

士兵们被风沙迷了双眼,无法看清敌人,战场上顿时乱作一团。

双方的喊杀声、兵器碰撞声、战马嘶鸣声交织在一起,让人胆战心惊。

在这混乱的局面下,双方都难以继续战斗,只得各自收兵。

陶谦回到城中,心情沉重。他与众官员再次商议,满脸绝望地说:“曹操的兵力太过强大,我们根本无法抵挡。我决定亲自前往曹营,任由他处置,只希望能换取徐州百姓的平安。”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无奈和悲哀,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被曹操处置的场景。

糜竺快步上前,神色焦急,双手抱拳,语气诚恳且急切地谏言:“府君,此计万万不可!曹操眼下恨意滔天,您这一去,无疑是自投罗网,不仅救不了百姓,还会白白送命。依我看,可向北海郡的刘备求救。刘备向以仁义闻名,麾下也有兵马。若他肯出兵援助,曹操定会有所顾忌,说不定就会退兵。!”

陶谦听后,眼中闪过一丝希望的光芒,沉思片刻,重重地点了点头,说道:“子仲所言极是,此事就拜托你了!”紧接着,陶谦立刻命人备好纸笔,亲自书写求救信。

他下笔时,神情凝重,眉头紧锁,将徐州岌岌可危的局势和百姓的悲惨遭遇,用饱含深情的文字一一详述,字里行间满是对徐州百姓的担忧与牵挂。

写好信后,陶谦环顾帐下众人,目光中带着几分急切与期待,高声问道:“如今急需有人将这封信送往北海,不知哪位勇士敢去?”

话音刚落,只听一声坚定有力的回应:“某愿前往!”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陈登,字元龙,身姿挺拔地站了出来。

陈登昂首挺胸,目光坚定,脸上写满了无畏与担当。

陶谦看着陈登,眼中流露出欣慰与信任,他走上前,轻轻拍了拍陈登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元龙,此去北海,路途遥远,且危险重重,一切就托付给你了。”

陈登拱手行礼,言辞恳切又充满决心:“府君放心,登定当不辱使命!”

说罢,陈登双手接过书信,翻身上马,带着几名精挑细选的随从,快马加鞭,向着北海郡飞驰而去,马蹄扬起的尘土,仿佛预示着这场救援行动的紧迫与艰难。

陶谦望着陈登远去的背影,心中默默祈祷他能顺利搬来救兵。

随后,他转身面向众人,声音洪亮而坚定地喊道:“在援军到来之前,我们必须坚守城池,绝不能让曹操的阴谋得逞!”众人齐声应和,士气顿时高涨。

陶谦即刻着手部署城防,安排士兵日夜巡逻,密切关注城外曹军动向。

组织百姓加固城墙,搬运守城器械,准备好石块、箭矢、滚油等物资,严阵以待曹操的再次进攻。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