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大帐,一众文武感慨不已。许久之后,刘备担心周宁伤势并未痊愈。使人服侍下去将养。而后由军师孔明主持商讨眼下战事。
孔明整整颜色朗声道:“经此一役,江东周郎斩获颇丰,而我军虽然取得些许粮草器械,却是未占城池郡县。张飞,赵云阻敌有功。依律论功行赏。关羽虽迎回周宁但是放走曹操。死罪可免,活罪难饶。如何责罚自有主公决断。众将军可有异议?”
众将一同施礼,异口同声答道:“军师军纪严明,我等并无异议!”
孔明见众人如此继续说道:“曹操新败,荆襄之地人心浮动。正是我等从中取利之时。赵云何在?”
赵云跨步向前抱拳回应:“末将在!!”
“子龙即刻整顿兵马,即日随主公与我移兵油江口!”孔明言毕,抽出一支将令递给赵云。
“末将领命!”赵云接过大令,一抖征袍出了大帐,自去整兵不提。
“关羽,张飞。”孔明又抽出两支令箭。
关,张二人听到孔明召唤。不敢怠慢各自出班。二人高声答应:“末将在!”
“三将军,率本部人马匿于荆州城外。待看见荆州守军出城,将其放过。径取城池。”
张飞虎目圆翻嘿嘿笑道:“军师放心,你吩咐我径取城池,我便径取城池。那劳什子的守军我绝不袭他便是。”说罢也出了大帐整顿兵马去了。
孔明又来到关羽面前说道:“关将军,你同样率部伏于襄阳左右,待看襄阳守军出城。即刻夺城!”
众将各自领命而出暂且不提。且说孔明又安排孙乾携带贺礼前往三江口,与周瑜庆功。一切安排妥当方才散了去。
是夜,糜夫人得知周宁归来,难掩激动与刘备商议:“夫君,此番平川归来,真乃是天可怜见。前番平川于曹营对妾身百般维护,妾身方能免于和夫君天人两隔。未知如何方能报此大恩。”
刘备点头称是,沉思之下说道:“以平川心意,财帛爵禄难动其心,且眼下其重伤未愈。如何封赏倒是一桩难事。”
糜夫人想了想说道:“既然平川品性高洁,和二叔也颇有惺惺相惜之意,何不请二叔将其收为义子?夫君与二叔,三叔情同手足。如果二叔将其收为义子,那么平川便是自家子侄。从此荣辱与共,岂不是一段美谈?”
刘备听了糜夫人之言不禁心中暗动,笑道:“夫人心思玲珑剔透,这个方法正合我意。”随即吩咐小校请关羽来见。
不多时关羽到来,刘备便将糜夫人之意与其分说。关羽听罢先是一喜,转而由喜变忧。思虑一下对刘备说道:“兄长且慢,非是我不愿收下平川,只是我已有义子关平,我若在收平川,只怕他心有怨言。此外平川之义区区螟蛉之子的身份于他颇显苛陋。”
刘备深感其言,不禁陷入沉思。许久一旁糜夫人开口问道:“二叔,妾身记得二叔膝下还有一女?”
关羽正色道:“夫人明鉴,确有一女。”
糜夫人又问:“未知令千金年方几何?”
关羽答道:“现年一十有六,不知夫人打听小女是何意?”
糜夫人起身道了一个万福,说道:“妾身今日想向二叔讨个人情,能否将令千金许配于周宁?”
关羽一听顿时愣在原地。刘备在一旁却面露笑容抚掌称快:“好好好,夫人果真秀外慧中。我那侄女不说不说倾国倾城,也算花容月貌,且得了云长所授的一身本领,如此一来便不算辱没平川了!”
关羽面现尴尬,口不能言。刘备继而调笑关羽:“云长切莫推辞,如此佳婿世间难寻,岂能失之交臂?况且你违反军令未做惩处,纵然你心中不舍,我这做伯父的却替她做主了。而此事对于云长你,只当做惩处了。”
关羽一脸无奈,只能一拱手:“全凭兄长吩咐!”
刘备心中大快,当下决定。此事就此定下,待平定荆州襄阳就为周宁操办。
且说江东周瑜,火烧战船大胜而归。收军点将以毕,诸将叙功,登记造册之后申报吴侯。所得曹营降卒,尽行发付渡江。
大犒三军之后,遂进兵攻取南郡。前队临江下寨,前后分五营,周瑜居中。周瑜正与众商议征进之策,忽然军兵来报:“刘玄德使孙乾来与都督作贺。”
周瑜命人请入。乾施礼毕,孙乾言道:“我家主公特命乾拜谢都督大德,有薄礼上献。”
周瑜问道:“玄德在何处?”
孙乾答:“回大都督,我家主公现已移兵油江口。”
周瑜心中大惊,急忙问道:“孔明是否亦在油江?”
孙乾心中疑惑:“孔明先生自是与主公同在油江。”
周瑜强忍不快对着孙乾一摆手:“足下先回,待某亲来相谢。”周瑜收了礼物。一直不做声的鲁肃发问:“适才都督为何失惊?”
周瑜恨声回答:“刘备屯兵油江,必是要取南郡。我等费了许多军马,用了许多钱粮,眼下南郡反手可得。彼等心怀不仁,却要捷足先登?”
鲁肃发问:“公瑾当用何策退之?”
周瑜轻抚佩剑沉声道:“吾自去和那刘备说话。好便好,不好时,不等他取南郡,先结果了刘备。”
鲁肃点点头道:“某愿同往。”于是周瑜与鲁肃引三千轻骑,径直兵发油江口而来。
孙乾回见刘备,回禀道:“周瑜收了礼物,将亲来相谢。”刘备心生狐疑便问孔明:“这周瑜不知来意如何?”
孔明笑道:“这周瑜哪里为这些薄礼前来相谢?必是为南郡而来。”
刘备又问:“既然如此,他若提兵而来,何以待之?”
孔明回道:“主公勿虑,他若来主公可如此如此应答。”遂伏于刘备耳边轻声低语。刘备听闻心中大定,传令下去油江口摆开战船,岸上列着军马,坐等周瑜上门。
不多时,有人报入:“周瑜、鲁肃引兵到来。”孔明使赵云领数骑来接。周瑜见赵云军势雄壮,心甚不安。行至营门外,玄德、孔明迎入帐中,各叙礼毕,设宴相待。
刘备举酒致谢赤壁鏖兵之事。酒至数巡,周瑜发问:“豫州移兵在此,莫非有取南郡之意?”
刘备故作惊讶:“都督何出此言?是闻都督欲取南郡,故来相助。若都督不取,备方取之。”
周瑜笑道:“吾东吴久欲吞并汉江,今南郡已在掌中,如何不取?”
刘备亦笑:“胜负不可预定。曹操临归,令曹仁守南郡等处,必有奇计;更兼曹仁勇不可当,但恐都督不能轻取。”
周瑜心中暗自恼怒,不禁说道:“败军之将何以言勇?南郡吾若取不得,那时任从公取。”
刘备立即接言:“子敬、孔明在此为证,都督休悔。”
鲁肃踌躇不已。周瑜却道:“大丈夫一言既出,何悔之有!”
孔明一旁搭言:“都督此言,甚是公道。先让东吴去取;若不下,主公自取之,天公地道!”
周瑜与鲁肃辞别刘备,孔明上马而去。玄德问孔明曰:“方才先生教备如此回答,虽一时说了,展转寻思,确有不妥。我今孤穷一身,无置足之地,欲得南郡,权且容身;若先教周瑜取了,城池已属东吴矣,吾当何去何从?”
孔明大笑道:“主公难道忘记,景升之子刘琮,刘琦尚在,即便周瑜取了南郡,只要我等将二位公子请出,周瑜又当如何?况且我已有谋划,这南郡之地周公瑾也不是那么容易取之。
刘备大喜忽的站起身来:“军师不提我险些忘却,的确如此,我那好侄儿名义上还是这荆襄之主。今曹操兵败,荆襄城郡虽未尽克,但玄德替侄儿收复失地,合情合理。”
孔明道:“不须主公忧虑。尽着周瑜去厮杀,早晚教主公在南郡城中高坐。”
刘备发问:“军师计将安出?”
孔明微笑:“只须如此如此。”
刘备俱从其言,只在江口屯扎,按兵不动。
但说周瑜、鲁肃回了大寨。鲁肃不禁问道:“大都督如何答应那刘备可取南郡?”
周瑜冷笑道:“区区南郡吾弹指可得,虚做人情,只为稳住刘备,我军方可占据先手。”
当下擂鼓聚将随问帐下将士:“谁人敢先取南郡?”只听一人应声而出,乃是大将蒋钦。
周瑜心慰,当下传令:“蒋钦为先锋,徐盛,丁奉为副将,拨精锐军马五千攻打南郡。吾带大队随后引兵接应。”
曹操兵败,留大将曹仁镇守南郡,曹仁分付曹洪守彝陵,二人各守一地以为掎角之势。忽有人报:“吴兵已渡汉江。直奔南郡而来”
曹仁吩咐:“各部免战高悬,坚守勿战。”骁骑牛金愤然进言:“兵临城下而不战,是怯也。况吾兵新败,正当重振锐气。愿借精兵五百,决一死战。”
曹仁无奈从之,令牛金引五百兵出战。丁奉纵马来迎。约战不过四五合,丁奉诈败,牛金不查引军追赶入阵,丁奉指挥众军合围,将牛金团团围住。牛金左右冲突,奋死拼杀,始终不能得出。曹仁在城上望见牛金被困,遂披甲上马,引麾下精骑数百出城,奋力向前,杀入敌阵。
徐盛迎战曹仁,曹仁勇武徐盛不能抵挡。不多时曹仁杀到阵中,救出牛金。回顾尚有数十骑在阵中,亦不能出,遂复翻身杀入,救出重围。
蒋钦率军拦路,曹仁与牛金奋力将其冲散。曹仁之弟曹纯,引兵前来接应。混杀一阵,吴军败走,曹仁得胜而回。
蒋钦兵败,回见周瑜,周瑜大怒欲斩之,众将告免。
却道周瑜又将如何,下章继续分解。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