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任命:郭振阳为京海代理市長。】

换源:

  上午,九点半左右。

会议室内,这里的桌椅摆放格局,和前世电视中的很像,中间一个椭圆形长条的桌子。

这张长条桌子约有三米宽,十几米长。

京海市的各位领导全部都已经到齐。

京海市委書记,林元良。

京海市委副書记、市長:于向辉。

京海市委副書记兼政法委書记:隋文俊。

京海市委常委、纪委書记:吴永阁

京海市委常委、组织部長:李建兵。

京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長,李远山。

京海市委常委、统战部長,刘建坤。

京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長,柴伟。

京海市委常委,京海警备区司令,马哲。

京海市委常委、青培县委書记,郭振阳。

京海市委常委,金山县委書记,李达康。

京海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陈云山。

上述十二人便是京海市委常委会各大成员。

此外,便是京海市府成员。

市府党组書记、市長:于向辉。

市府党组副書记,常务副市長,柴伟。

市府党组成员,副市長,陈天野。

市府党组成员,副市長,张宏宇。

市府党组成员,副市長,章浩云。

市府党组成员,副市長,市警察局长,杨茂。

市府党组成员,秘书长,陈建山。

剩下的人员便是市人大班子和市政协班子。

市人大主任由京海市委書记兼任,市人大工作,一般由常委副主任全飞处理。

算上林元良,市人大共由七位班子成员组成。

京海市政协主任则叫李阳鑫,李阳鑫也是京海市府的前任市委書记、退居二线有两年。

按照年龄,今年就要退休。

不,应该是马上正式就要退休。

京海市政协常务副主任叫做曲红安。

算上这两位八人组成政协班子。

此时会议室内,京海市两位正市级官员,京海市委书记兼人大主任林元良,京海市政协主任李阳鑫,还有近三十位副市级官员全部到齐。

市府党组成员、市府秘书长陈建山是正县级。

陈建山自然不在副市级官员行列。

如果算上正县级官员的话。

整个会议室,全部加起来有三十人出头。

“既然大家都到齐了。”

“我宣布省委组织部的几项任命。”

林元良看着众人,拿起文件宣读起来:“京海市委副書记、市長,于向辉同志,调去汉东省人大委员会,担任省人大经济委员会主任。”

林元良说完,看着文件上后面的字,心思也有些复杂,说不上是开心还是如何。

此时坐在林元良左手第一位的于向辉,面色也有些复杂,朝着对面的郭振阳看了一眼,他很清楚这是什么意思。

挪位,给郭振阳腾出一个空位出来。

“京海市委副書记,由郭振阳同志担任,同时担任,京海市政府,代理市長。”

林元良脸色复杂,继续道:“此外,由郭振阳同志,兼任京海市社会治安综合委员会主任,经济改革委员会主任,全权负责京海市经济改革,”

‘什么……’

众人不敢相信后面的两项任命。

担任市長不是主要,主要的是后面两项任命,治安委员会主任,经济改革委员会主任。

这两项任命直接将一把手的权利削弱到顶点。

‘唉……’

林元良心里也是叹了口气。

市長,什么是市長。

市長是一个地级市的经济主管。

自己虽然对市長有领导权。

但有句话是这么说的。

書记不能将市長当成自己的下级。

同理,市長也不能将書记当成自己的同级。

道理基本上就是这么个道理。

郭振阳这个市長。

却是他见过权力最大的市長。

京海市委副書记、市長、京海经济改革委员会主任、京海社会治安综合委员会主任。

某种程度上的权利比他还要高。

如今自己存在的意思。

恐怕也就是起到一些制衡吧!

只有林元良心里清楚。

什么制衡啊……

他能来这也是因为郭振阳。

甚至他能成为市委書记也是因为对方。

其实,他就是个护道的角色。

保护郭振阳茁壮成长。

要说失望,唯一失望的就是隋文俊。

其他诸多市委常委,副市長,包括诸位办公室的主任,他们脸上不由露出淡淡的笑容。

这个笑容郭振阳自然清楚什么意思。

既有恭喜自己的意思。

当然,也有为自己前途的喜色。

如今实行的是一正三副。

所谓一正三副就是一个正書记三个副書记。

这种局面,要到2004年以后才会取消,2004年中枢下达减副文件,最终才确定一正两副。

直到2006年全国才开始全面实行一正两副。

毕竟,文件下来执行也要时间。

你总不能文件下来就将一个人踢出去吧!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