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回杨立义捐过冬粮 沙婆首论爱情观

换源:

  话说宋小环问男人之所在,众人已知她练功清苦,有意消遣。知道她有这个意思,却不敢确定。所以故做不解之状,问她何意?她也不害臊,直接说出了身体所需之语。众人投其所好,指明方向后。宋小环道:“独乐不如众乐。”众人推辞不敢,再三相邀,乃说出实情,原来是怕‘催肠粉’发作。宋小环笑道:“我那是骗师父的,你们喝的根本就不是催肠粉,而是蜂蜜水。”众人笑道:“怪道有些甜呢!”

三四个月后,五门宫香火越来越旺盛了。上至达官显贵,下至贩夫走卒都摩肩擦踵来烧香还愿。这下把护道真人喜得屁滚尿流,每天忙的不亦乐乎,更加对宋小环敬信了。一日黄昏,宋小环与众人采药,居临山顶俯瞰人间,以手总揽之曰:“妙哉!尘中男子皆为我夫。”此言一出,甚为得意。女弟子们笑道:“恐未必吧小公主。”宋小环斜眼道:“天下男子无不屈服在我裙下,还有何人不为所动?”众人道:“公主可曾听说羊角村有一位杨立者?”

宋小环问:“杨立何许人?比他们如何?”众人道:“杨立字擎君,是羊角村的普通村民。因村里山神土地暴虐,村民苦不堪言。因此杨立拜黄龙真人为师,肉身成圣,有追云逐月之能,遮天蔽日之功。手里拿一杆兵器,号为水晶枪,乃五方天帝所炼制。一枪能发万冰箭,所以又号称‘冰木矢杨立’。杨立回乡之后,杀了土地山神,惹恼玉帝,派兵征缴,皆不能胜。他和九义妖春花结义,共据羊角山,为民行善。他和你的母亲石魔女王一样忠义,三界人人都说:妖石瑛,人杨立,二者重情又重义。可惜此人生性腼腆,怯生脸红,又因受过情伤,所以怕见美貌女子。见了美女或躲或出汗,人称‘白衣君子羞三郎’。你要是能把他拿下,我就服了你了。”

宋小环听了杨立故事,不由得兴趣勃然,因笑道:“我倒要会会这个羞三郎杨立,看他是如何与我母亲齐名并重的?”正是:

小环倒是攀山者,擎君不作爱花人。

还未谋面,便思量了杨立一夜。次日清晨便来拜别护道真人,谎称寻母。护道真人乃激动再三,跳来跳去,嘱咐给石魔女王带话。宋小环情知自己是去寻找杨立,口中虚虚答应。又问此行吉凶如何?护道真人占卜一卦说:“你此行千万不能遇到一个姓杨的人,不然会有祸事发生。”宋小环心里鄙夷不尽,假意放在心上,告别师父师弟,下山去了。有诗为证:

枉做石瑛真义女,淑贞自爱又何伤。

杨花最是无操守,死在擎君手上枪。

话说这天清明节,羊角村有个白衣蓝履的少年提着纸钱酒食等物要去上坟。

途中遇到一条恶龙和一位姑娘大战,那恶龙有七张口,诨名叫做七口妖龙。与石魔女王有前世之缘,原来不周山泗水滩处有湖,名曰石海湖。湖内淀五色石,晶莹剔透,日夜浮光,闪刺千里。石上缠绕一条恶龙。但有好奇者往观之,不论人魔鬼妖尽被恶龙吞食之。后来真武大帝奉旨除妖,正好路过石海湖,见湖水泛起五色神光,乃拔剑击之。缠绕在五色石上的恶龙鳞片被刺破,血滴于五色石,石化为石魔女王。恶龙负伤逃走,逃走的正是七口妖龙。石魔女王之命来源于七口妖龙,将来也要还给他。此乃后话,暂且不提。

原来宋小环要来羊角村拜访杨立,不料途中遭遇七口妖龙,七口素爱女色,见她生的妖娆,意欲强占。宋小环嫌他丑,不肯破身,于是大战一场。恰好一位白衣蓝履少年经过,将恶龙一拳打跑。宋小环得了救,前来拜谢。那少年低着头,但额头上明显有一块紫色的伤印。他弯着腰,不敢看她,脸上红丝丝的出汗,十分害羞的样子。宋小环已然猜着眼前这位少年就是杨立,不由得意忘形,胡言乱语道:“蒙公子搭救,愿以身相许。”

这话一出口,少年羞得更厉害了,只顾埋头走路。宋小环紧追不舍,嘴里喋喋不休,说什么喜欢呀,爱情呀,生孩子呀种种肉麻的话。说得少年浑身如针刺一般难受,心里很反感,已动了杀心。但青天白日,不好下手。等走至密林深处时,少年忍无可忍,一拳将她打的四分五裂,可怜宋小环:

贤淑在世要惜身,莫把童贞万众分。

宋女轻薄终自贱,擎君不做葬花人。

少年给父母上了坟,夕阳西下,他独自坐在山顶上观看日落,直到日落霞消,他鼻子一酸,放声大哭。道:“我无亲人矣!”思亲深痛,乃以竹箫治曲,奏之天雨绵绵,孤鸿断影。闻者莫不悲伤断肠,乃天下第一哭乐也!少年命之为《泪海洗青天》。

这少年是何许人呢?没错,他就是白衣君子羞三郎——杨立扬擎君。有诗曰;

姓杨名立字擎君,家住南桥羊角村。

父母皆因贫穷死,亲友都为富贵忙。

是男须做真豪杰,不肯卖艺学做商。

闻听罗浮神仙广,只身勇往赴迷茫。

十载苦练神仙术,一朝出山把名扬。

山神土地罪恶多,百姓奔亡不为家。

恼破头颅冰木矢,气炸肺俯紫额郎。

单刀砍断神仙脉,孤胆震杀天庭将。

心高气傲能俯首,违直逃名忍劲强。

因嫌世间兵器短,专慕龙宫水晶枪。

从此闻名三界内,四海英雄皆相望。

义结九妖春花里,府造三天云层上。

归家独占羊角山,显圣常帮百姓忙。

村民田地皆干旱,杨立义拨过冬粮。

时长日久心易乱,擎君不愿做山王。

近日喜听佛讲卷,静待高僧出大唐。

沙婆奉命捉妖怪,却被擎君把她降。

假慈假悲假和尚,真君真神真二郎。

话说向南八百里有一村落,名叫南桥羊角村,村中有一山名为‘羊角山’。山中有一人名称杨立,杨立见众惠而好为君子,见寡利则甘做小人。其心忍面善,性腆情孤。与熟人交,豪气冲天。与生人交,腼腆如女。

杨立小时,父怂母弱,常遭人欺。家中贫困,多食野菜。邻居好善,一日,将杨立带回家中食肉,邻居家中有五人,皆视立。立曰:“吾家好佛,长素食久矣。好意心领,不敢破戒。”邻居又请吃素饭,立拜谢曰:“父母长训于吾,手足之勤,不受嗟来之食。家虽穷困,勿忘断齑画粥之人。”邻居感其言曰:“生子当如杨立,为父莫学我辈。”

又一日,杨立上山背柴,口渴腹饥。正巧有一老母背柴而过,杨立见柴上放着干粮袋和水。他便偷偷的跑过去拿了干粮和水,背地里享用起来。众人可怜他家,给他钱,杨立宁死不要。等到一个人给他钱时,他就私自要了。

这杨立有个弟弟,叫杨翼,却不是同胞兄弟。原来杨立的母亲不是羊角村人,是别村的。因不能容忍家暴,偷偷将杨立带出来,由人贩子卖到羊角村。经村民们三说四说,嫁到杨家。因为杨家有人当村长,寻思嫁到他家可以庇护母子,不愁吃穿。谁知杨父也是个暴虐之人,长因饭菜不和口味而动怒骂其母。杨立气不过,要为母亲出气,因年小打不过他。杨父之前的老婆宋氏生了杨翼四个月后,借口外出务工和人跑了。

杨父自纳了杨立母子,便区别对待,吃喝用度乃最次者。弟弟上学,杨立不上。弟弟受人欺负,则必打杨立。成年后,杨父得了重病,卧床不起。一应大小事务都交给杨立之母处理。弟弟杨翼被安排到叔叔那里做生意去了,据说发家致富了。

杨父要杨立去帮杨翼,其实不过是当免费牛马。杨立道:“大丈夫在世,当效忠臣之志,岂可堕于奸商之事。”

后来村里闹天灾,土地庙、城隍庙、山神庙无人供养。那些神祇们突然换了一副面孔,带着上万阴兵到村里抢粮食,杀人放火,无恶不作。因此,杨父和她母亲断粮多日,活活饿死。他目睹这一切,却无能为力,等阴兵到来之时,他早吓得躲藏起来。不过他倒比别人多了一份忍耐力,阴兵纵火烧房之时,他就藏在墙角洞里。火势凶猛,烈焰腾腾,把他烤的快熟了,他也不叫喊一声,真不愧是忍王。

后来他立志外出求道,漂泊数年,终于在东鹤神洋罗浮山上遇见黄龙真人,拜在其门下数十年,学了一身本领,终于肉身成圣。杀了土地山神,称霸羊角山,与天抗衡。

杨立出师返乡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和宋小媗结婚。谁知宋小媗已改嫁给地主老头,做了三夫人。地主老头知道杨立出师返乡了,吓得直接将三夫人推了出去。宋小媗和杨立从小青梅竹马,小时候杨立怯懦,不喜欢和男孩玩,也不和他弟弟杨翼玩,就喜欢往宋小媗家跑。两家又处的好,宋家父母以为杨家有人当村长,嫁到他家有脸面,不愁吃穿。

于是他们两家定了娃娃亲,等一过十五岁就举行婚嫁之事。没几年,村里闹天灾,土地山神趁火打劫,两家父母都死了。那时候杨立要出远门拜师,临别时曾劝她另嫁他人。宋小媗亲口立下‘擎君不返,永不嫁人’的誓言,并剪去头发以示忠贞。当时把他感动的痛哭流涕,心都化了。没想到等他回来的时候她却嫁人了,还是嫁给一个有妻妾的老头,做了人家的三夫人。当杨立质问她的时候,她却百般辱骂,一个劲的践踏,记得有两句这样说:“你就像女人一样,连胡子也没有,还是进宫做太监去,像你这种伪娘,老娘不稀罕得嫁你。”

原来杨立长相俊美,有一张桃花脸,无须唇。惹得天下耻笑,皆戏说:“无须娘子,是为太监乎?”杨立面虽露笑,心实恨之。有一天雷雨霏霏,闪电烁烁。杨立站在高山之巅,仰面骂天。一道雷电下来劈在他的额头上,肉为腐烂,久之额头呈紫色。故人皆呼他为“紫额郎”。复恐人笑他为“无须娘子”,又将毒蛇捉住,放到嘴唇,任蛇咬唇。久之,唇由白变青,以为胡须之状。这真是:

最是埋头修锦段,归来一战胜丘迟。

话说如今的杨立是威名赫赫,天上有春花府,地上有羊角山。又有九义妖誓死追随,保村一方平安。村民视之为神,在槐树下建起擎君庙,供奉香火。但是你知道当初拜师学艺的他是怎么样的吗?

当初杨立为了拜师,一天走一千里地,山林旷野之中几次饿晕。路过饭店菜馆或偷或乞填饱肚子,最落魄的时候还跟猪狗抢食吃,霸王餐也没少吃过。好在此人骨头硬的很,七八个大汉拳打脚踢,一声不吭。吃的解决了,睡得地方就睡在杨树上。因为杨树高,睡之前,手指夹香,香之燃尽,必烧其肉,而遂之醒。

经过一年的辛苦,终于到了罗浮山。到了山门前,接待的是两个弟子。一胖一瘦,胖的叫谭德,瘦的叫吴燕。一男一女,挡在门口。见来了个叫花子拜师,挡住不让进。杨立怯生,更不善言辞,只是一味地磕头。他两个问他索取贿赂,杨立摇头。两个人将他往外推,杨立一直跪在门外,不吃不喝,连续半月。

黄龙真人讲经授课之时,忽然对谭德、吴燕野说:“你们来我这里几年了?”二人说:“十五年了!”真人说:“你知道为师收了多少弟子吗?”二人心算一会,上答:“师父设道百年以来,已收得十万弟子。放眼天下,十有七八都出自师父门下,可谓桃李满天下。”黄龙真人问道:“为师的束脩之礼是多少?”吴燕抢着道:“师父年纪大了,怎么连自己个的身价都不醒得了?师父制定规矩,每位弟子入门须交钱三百,另备两个三十斤重的南瓜。”

黄龙真人望着他两很无奈的说:“你两个下山去吧!到人间买房买田,过日子去吧。”二弟子不解,追问内情。黄龙真人乃问道:“今天来了一位贵客,你们是怎么接待的?你们得罪了他,留在山上会没命的。”二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思来想去,所谓贵客就是那个跪在门口不肯走的叫花子?二人吞吞吐吐说出叫花子拜师被阻之事,黄龙真人道:“此人便是贵客。此人不善言辞,且含羞怯懦,但深爱记仇。等他高飞之日,必是你二人送命之时。”

二人听师父说的认真,心虚起来,忙问如何处置?黄龙真人道:“有两条路。要么你两口子离开这里,到人间过日子去。要么把你在山上开的酒店货铺取出三十万利息送给此人,并认他做干爹。”原来二人是黄龙真人的大管家,学艺不精,却精于生意算计。山上开的酒馆旅店,一应百货。平时弟子们又不可随意下山,吃酒吃肉,买东买西都便宜他二人了。

二人乃蚊蝇逐臭之辈,只要不离此地,何事不能为?立马答应。果然掏出三十万送给杨立,杨立宁死不要。他二人态度强硬,又把话儿说的四角俱全,杨立如被梳弄者,凌乱默然。二人塞了钱,又跪下拜干爹,搞得杨立惶恐不已,像小姑娘一样把头扭过去,他二人各抓一只胳膊,倒头便拜。吓得杨立连连回拜不已,二人拜罢,抬着杨立去见真人。

黄龙真人见杨立有英雄之气,自思此人定能为罗浮山争光传名,遂收之。

黄龙真人将杨立带到五龙潭,指边五尊巨石,又指万丈飞云顶道:“你将这五尊巨石背上飞云顶,一炷香为限,成则收汝。”

这五龙潭有个故事,大禹治水时,曾见东海有五条龙被真武大帝困住,意欲收伏。大禹见五龙乃骨肉一家也!大禹生了恻隐之心,便将手里测海深浅的定子扔了出去。将真武法宝击碎,救了五条龙。后来大禹治水路过此潭,有黑风妖卷起大风,谋害大禹。危难间,五条龙与黑风妖斗,不敌,亡于潭中。大禹为纪其功,呼此潭为“五龙潭”。

飞云顶也有个故事,飞云顶乃葛天师飞升之地。葛天师好炼丹,每炼一丹,皆来峰顶试飞,多有不成。后炼至八十一天,服下仙丹,又来此试。不料一飞腾云,直奔仙宫。后世徒孙称此峰顶为“飞云顶。”

话说真人叫杨立背五尊巨石,杨立不善言辞,只一味照做。只见他背石而上。石过重,杨立手指头磨破,脊背擦烂而不发痛声,香已点完,五石还剩一石,杨立咬牙忍痛将最后一石背上飞云顶。有诗为证:

忍人心藐力无穷,负重背石百练功。

得意黄龙夸自耀,擎君皮肉太从容。

黄龙真人甚喜,遂欲收徒。四大弟子曰:“香已点完,石未背完。逾期而毕,不能收徒。”黄龙真人道:“杨立乃凡人也,不比小瑛先天神力。背此五石,已为不易,何必刁难?”于是不听四大弟子之言,收了杨立。黄龙真人见杨立后背血迹一片,映衣而出。黄龙真人为之心疼,亲自去衣,拿出丹药,涂在背上,以为止痛。

黄龙真人口中的小瑛是谁?原来正是石瑛。话说这五龙潭原来有十一尊巨大山石,前六尊就是被石瑛所搬。当年黄龙真人为试石瑛学道之心,将石瑛引到后山,随行有四大弟子。黄龙真人率众登上飞云顶,见四周无座。乃叫石瑛道:“为师久站腿困,你去五龙潭背六尊石头上来。”瑛问:“搬石何用?”真人说:“坐着。”问多重?真人道:“潭下两岸有十一尊巨石,每尊重三千六百八十斤。我给你一炷香的时间,背不上来就勿做我徒。”

瑛无畏,果背石。往来于上下之间,高呼:“累累累”。

最后还是背完了六尊巨石,真人不收为徒,瑛问故?真人道:“我不收喊累之人。”瑛曰:“心如何想,嘴如何说,且吾以累为口号,喊之为提力也!”真人问四大弟子:“观石瑛为何等人也?”四大弟子道:“心直口快,善恶分明,乃天下第一快人也!”真人乃教之法术,学习道法。三年内,学有所成。

出师之时,真人为使罗浮天下闻名,乃寄托于石瑛道:“日后要将我罗浮山发扬光大,使天下慕名而来。”

且黄龙真人私爱于石瑛,临走时又教了她一招“滚声雷”,如遇敌人时,只叫一声“滚”!天上就会砸下一顶雷石来将其砸灭。石瑛因感此功近于邪道,弃而不练。

黄龙真人也有不少女弟子,白天圣母一般,到了晚上都汇聚在草丛里桑间濮上,快意风流。杨立每每夜间练功不小心就撞见了,看的直脸红,嘴里不敢说,心里鄙夷不尽,因感叹道:“悲哉!世上再无童贞矣。”

杨立初次拜师,受到黄龙真人之厚待,处处以其为榜样。竟还让人拜他为干爹,世上哪有此理?那些弟子们早就虎视眈眈,冷眼睥睨了。黄龙真人不在的时候,那些人哪有不欺负的?一群人将他堵到茅厕拳打脚踢,更有甚者,拿尿桶扣他头上。正被坤道沈上君撞见,并制止了他们。杨立心里对她有了好感,只是她身边却围了不少道友,以此猜度她也不是贞洁之辈,心灰意冷,仅拜师一年零六个月便要出师。有诗为证:

拜师学艺静中修,何必因情不自由。

逢沈虚交缘白费,卑微心志总多愁。

出师之时,黄龙真人为他颁上五级三证,都是特级特证,有了此证,走遍天下穷不了。又将镇宫之宝四矢三弦弩赠与杨立。又将一副画像,一封书信,还有两颗夜明珠递给杨立道:“你有一位师姐,名叫石瑛。她明眸善睐,实为我所爱也!她住在步天仙山之云妖洞,你可将此书信转送给你师姐,还有这两颗夜明珠都送给她,以表为师之心意。”又语重心长叮嘱道:“爱徒此去,定要为我罗浮争光,使我罗浮名扬四海。”

杨立不善言,只是点头。收下物件,拜别师父,扬长而去。旁有四大弟子远望杨立,黄龙真人深感骄傲,问四大弟子曰:“观杨立之人如何?”四大弟子曰:“违心之辈,心上有刀。”黄龙真人辩驳曰:“非也,我观杨立殷勤少语,君子之风,正乃我之爱徒也!”又问:“观杨立之志如何?”四大弟子曰:“不是抱羽之鸡,也非展翅之鹰。”黄龙真人见四大弟子如此说,心有不乐,闷闷而去。

未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