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聆潇正在房中清理东西,听见母亲叫唤,急忙出来。
那领头少女正是川人。
薛聆潇对于她的到来,吃了一惊,忙出去相迎,川人,你怎么来这了?
川人对他有一股强烈的渴盼,不见面的温馨,是倒数着快要见面的日子。及至此时见到了他,觉得内心世界少了很多阴雨天,如晴天明媚。这一瞬间,她想抱抱他,而诠释着幸福,但她什么举动也没有,只与他面对面的站着,叫了声:薛大哥!然后,她随他进屋,见过慕容清愁。
慕容清愁望望儿子,又望望川人,暗自欢喜,姑娘请坐,我去沏茶。
川人轻轻将她拉住,婶,不必客气!
慕容清愁握住她的手,这么好的姑娘,聆潇遇见,何其幸运。
其实,川人呼吸的间隙里都生长着薛聆潇的名字,如同藤蔓攀着四季的花朵,在光阴褶皱里开出一种她想永恒的晨曦。
婶,遇见薛大哥,是我的幸运才对。
薛聆潇问:川人,你如何知道我在这?
香草浸阶绿,山花映户晓,风清尘烟散,河边鸟声温,川人含笑说,是你妹妹告诉我有这么个地方,所以我找到了这里。
慕容清愁急问:川人姑娘,你知道我女儿在哪儿吗?
她在宫中,一切安好,婶放心!川人笑笑,说明来意,本来孝宗要亲自来接他们进宫,但因忙于朝政,抽不开身,所以嘱托她来迎接。
慕容清愁不解,怎敢劳皇上这般费心?
川人望着薛聆潇,许是皇上与薛大哥交情之深吧!
薛聆潇问宠妾女为何不随她一道回来。
川人说:今天,我来这里,她不知晓,只是皇上的意思。
慕容清愁心下挂念女儿,催促儿子取包袱。
薛聆潇本不愿进宫,但见母亲心切,不能违拗。
他走到书桌旁,拿起笔,蘸了墨,铺开纸。
慕容清愁问:聆潇,你这是干什么?
薛聆潇说是给宫黛楚留个言,却被母亲拉住胳膊,望着母亲求助的眼神,心下会意,只得放下了笔。
他取了包袱,与母亲启程,扶母亲上轿。
孝宗下朝后,一径去看望宠妾女,不见她的芳踪,急忙寻找,终于在西边画廊找到。
宠妾女正凭栏眺景,一见孝宗,忙盈盈下拜。
孝宗拉住她,笑说:烟雨楼不是议事宫,你也不是文武大臣,不必行礼。以后见面,该免则免,不必客气!
宠妾女低垂着头,皇上是一国之君,而我一民女,怎能不见礼?
人生路上,宠妾女是孝宗心里隐着的浪漫,笑容间很认真,朕虽为一国之君,但没有视你为一般女子,明白吗?
他希望她与她的第一页书簿,以幸福开篇,将喜欢的留在身边,并且无限循环。
宠妾女听得有些懵懂,慌乱之时,感到手腕被他握的生痛,不由挣了挣,皇上……
孝宗意识到自己的失态,忙松了她的手,朕觉得你今天的气色好多了!
宠妾女幽幽吐了口气,这儿收尽天下美景,又有皇上挂牵,心境自然通畅了。
她觉得自己似个失足落水的女子,是孝宗拉她上岸,但他是万物万人的依靠,她只能短暂的望望他。
孝宗笑说:从此以后,你就在这住下来。朕叫川人专心陪你,荡荡画舟,逛逛水景,对你身心健康或许更有好处。
他对她竟然有怦然心动的感觉。
宠妾女觉得川人是他的贴身近侍,高人一等,不敢劳烦她。
孝宗说川人性情平和,品格高尚,与谁都能相处,叫她不要有所顾虑。
宠妾女俯身掐了一朵水莲花,放鼻端嗅嗅,好位天资蒙珍宠的川人!
孝宗一笑,川人在所有宫人中最为出众,朕格外看重她,但绝没有宠她。
宠妾女愣而转不解,看重与宠爱有啥区别?
孝宗望着她与水莲花两相映的娇脸,慢慢的你就会明白!
皇上,我一个粗鄙之人,目光短浅,心思简单,不懂你们高端的生活方式。
孝宗纠正她:心思简单,或许很合适于你,如微风草地,朕眼中的你,是这样的,但不是粗鄙。
他们正说着话,川人领薛聆潇母子来了,一一见过孝宗。
宠妾女本不愿再见到一而再再而三给她痛苦,乃至绝望的母亲。
但是,事实上她又是如此的依恋母亲,就好似刚刚降生离不开母爱的小鸟。
她扑进母亲怀中,拉住兄长的手,流下泪来。
孝宗见他们兄妹的母亲正是他要周百仁宣召进宫的女人,十分高兴。
吴太后偕宫人往这边走来,众人忙又见过。
吴太后笑问:掌国儿遇什么开心事了?瞧你眉欢眼笑的!
孝宗指指慕容清愁,她正是皇儿要周百仁接进宫陪伴母后的那位才女,而她又正是薛大侠兄妹的娘亲。母后,你说皇儿能不高兴吗?
真是巧中生奇,值得高兴的大好喜事!吴太后笑说,她见慕容清愁果然清雅端庄,很是相悦,拿住她的手左右细瞧,好双纤巧的手,听说你很能弹琴,是吗?
慕容清愁回答:略懂!
别谦虚!吴太后笑说,以后你就是我的琴师了!有你相伴,一定不会寂聊!
慕容清愁施礼,承蒙太后看重我了!
孝宗问:母后今天怎么有空来烟雨楼?
吴太后说:你相思妹妹成天痴愣愣的,许是想念那位周凝紫,所以母后想你下旨宣召周凝紫一见。
一直不曾开声的薛聆潇闻言一惊。
慕容清愁也是惊讶,相思公主想念周凝紫?
吴太后笑说:周凝紫是兵部侍郎周百仁的独生爱子,听说是位出类拔萃的好少年,与相思公主正好配成婚。
孝宗一想到周凝紫与宫黛楚互为爱恋的眼神,明知相思公主无望,又不便直言,只能说:母后,皇儿手头还有许多奏折要批阅,先走了!
国事为重,母后明白!吴太后点头,不过,你得抽出点时间为相思着想,越快越好!说罢,她携住慕容清愁的手,走吧,去我宫里瞧瞧!
慕容清愁来意是接女儿出去,此时见儿子又生发一段这样的亲事,很想知道如何了结,就留下来了。
薛聆潇见母亲要在宫中住下,自己纵一百个不愿意,也不便离开了,与妹妹仍往纯清宫暂住。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