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见钱眼开钱师伯

换源:

  到底是亲近的师侄。

自己三个徒弟,一个是他的房中人,一个是他的手下。

作为一位有原则的师长,李重楼要做的事他不能亲手帮忙,但也不能由着李重楼乱来。

所以找个有这方面经验的人带带是很有必要的事。

不然,万一李重楼越线了,师门追究起来,他这边也不好应对。

“楼哥,师父还是向着你的。”

只是他这人爱惜羽毛,钱再多,他也不愿脏自己的手。”

“但钱师伯就不一样了。”

“我以前听师父说过,钱师伯被他师父收养的时候,那么师公给他算了一下,说他五行缺金。”

“金也是钱,所以就给他取了一个钱开的名字。”

“然后,钱师伯就见钱眼开,只要加钱,什么事都可以帮你做。”

“听说祖庭中有不少长老对他颇有不满,想要找他麻烦,不过最后都不了了之。”

“因为钱师伯虽然爱财,但做事还是有分寸的。”

“做事从来都是贴着底线,但又从不越线。”

秋生跟在李重楼身后低声道。

“那就去鹅城,找钱师伯。”

李重楼首先考虑的也是钱开。

只是林九就边上,这事肯定也瞒不过他。

不先来找他碰碰,怕他到时候不高兴。

鹅城是别人的地盘,因为没有镇得住场子的地头蛇,那周边马匪比阳城要活跃得多。

李重楼带着秋生,带了一半的冲锋队,携带着重礼,打着任家商队的旗号,一路上倒没有碰到什么不长眼的,直接来到了鹅城。

虽然相隔不远,但从两地百姓的精气神李重楼就可以看出两边的差距。

阳城那边,普通百姓虽然穿得不行,身体也瘦弱得很,但至少有衣服穿,再穷也有各地乡绅出钱支的粥铺兜底,不至于饿死。

但鹅城这边就不一样了。

普通百姓衣不遮体蔽体的占大多数,一脸菜色,路边更是看到不少廋得成骨包皮的尸体。

“他们这边的乡绅都不开粥铺救济灾民的吗?”

李重楼问随行的任家商队管事。

“四大家族只进不出,哪里舍得。”

管事摇头,不过马上又改口,“不过倒有一个例外,那就是四大家族之首的黄家。”

“不过,黄家的粥不是那么好喝的。”

“喝了,就要留下给黄家做工。”

“如果是正常的做工,周边的人倒也不会不去。”

“毕竟这年头,能有口饭吃,就非常不错了。”

“但黄家那边是将人拉到西洋那边去做工。”

“这一去,能不能回来还真不好说。”

“故土难离,愿意去的自然是少数。”

“不愿意去的,又找到其他活路,自然就只有饿死了。”

“他们不知道跑吗?”

“我们阳城那边,几乎每个镇子都有施粥的地方,同时还招工,他们过去,只要不懒,应该都能有一条活路吧?”

李重楼眉头皱起。

故土难离,只是相对的。

漂洋过海,对大多数人来说,不能接受。

但是如果只是到隔壁县去讨生活,那应该问题不大吧?

“姑爷,没那么容易的,我们入鹅城地界那边的那个检查站你还记得吧?”

“那里的守卫,都是鹅城四大家族的走狗。”

“他们除了收税之外,还有阻止人员流失之职。”

“商队,正常的山民能过,饿得不行的难民去那儿,直接就会被收容起来,然后打包送去南洋。”

“出鹅城地界的大路,都有这样的检查站,那些小路边上,也有四大家族的眼线,您说,这里面吃不起饭的人能怎么办?”

“要么被送去南洋做工,要么就只俑饿死。”

管事平淡的说着。

在这兵荒马乱的时代,这种事虽然不多见,但也不少见。

他跟着任家商队走南闯北,对这一切早已经见怪不怪。

但一旁的李重楼和秋生眼中却有凶光闪现。

他们两个,一个刚穿越过来,日子虽然过得不算太好,却也衣食无忧。

原身的记忆中,也没有吃苦受难的片段。

一个从小跟着林九,还有一个姑妈照拂,虽然没过过大富大贵的日子,却也是衣食无忧。

现在见到这样的惨状,心里都憋着一团火。

“楼哥,这四大家族这是将这边的百姓当牲畜在养啊!”

秋生看向李重楼。

他知道李重楼的野心。

此该,已经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李重楼下令,拿下这鹅城。

将那四大家族踩在脚下,救万民于水火之中。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李重楼摇头。

他何尝不想立马发兵,占下这边。

但手下的兄弟刚刚受训一个月,还没见过血。

虽然在人数火力方面,都能压黄家一头,但真对上黄家手下的那些亡命之徒,还真不一定干得过。

而且,鹅城可不是只有黄家。

黄家只是鹅城四大家族之首。

四大家族之中的其他三大家族,实力虽然不如黄家,却也不差。

根据任大龙暗地里收集的情报,黄家手下大概有五百人手。

其他三家,大概有三百人手。

四家加起来,差不多有一千四百人手。

虽然这些人手,大部分在外面维持各家的生意,但这城中四家加起来,也至少有五百人手。

以李重楼的牙口,还真不一定啃得动。

“我知道了。”

秋生点头。

“马上就要进城了。”

“在这外面,身边都是自己人,想说什么就可以说什么。”

“但进城就一样了。”

“城里人多眼杂,有些话可不能乱说。”

李重楼叮嘱秋生。

商队里的人都是任家的老人。

经验丰富,知道言多必失这个道理。

但秋生就不一样了。

他以前一直跟着林九,无所畏忌。

“放心吧,楼哥,我晓得。”

……

进了鹅城,商队的人直奔任家在镇里的铺子,李重楼则在秋生的带领下,来到城西钱开的道场。

这鹅城,有钱人住城东,城西是穷人住的地方。

钱开将道场开在这边,自然是因为没钱。

他的道场,就一小铺子,看起来很是寒酸,和林九几进几出的义庄根本没法比。

但是,一个在乡下,一个县城之中,倒也没有可比之处。

李重楼到时,钱开正在铺子里发愁。

自从到任家镇见证了李重楼和任婷婷拜师,收了差不多价值一千大洋的见证礼,长了见识了,他发现,以前甘之如饴的小生意,现在有些食之无味了。

以前,他辛辛苦苦忙活一天,甚至更久,也就能有个一两个大洋的酬劳。

当然,有时候,为那些富贵人家办事,会有更多。

但更多时候,一个大洋都没有。

毕竟,他主要做的,还是贫苦大众的生意。

找他做正事的有钱人也有,但不多。

大多都是找他做一些见不得光的事。

他虽然号称见钱眼开,但大多数时候,还是守规矩的。

这些年,最多也就打打茅山戒律的擦边球,没敢肆无忌惮地乱来。

不然,以他的本事,随便为城里的四大家族做点事,也不至于一大把年纪了,还窝在这样的小铺子里。

现在,又有人找上门来,想钱开去帮忙杀个人。

要是之前,钱开自然不会答应。

但现在,看不上小生意的钱开,想要挣大钱。

“钱道长,你再考虑考虑。”

“这事如果能成,我家老爷愿意奉上两百大洋。”

“而且,这还不是一锤子买卖。”

“如果合作愉快,以前有生意,我们就不找别人,只找道长你。”

钱开面前,一个身形瘦弱,看来贼眉鼠眼的老头不断诱惑。

“两百大洋!”

钱开得呼吸都有点急促。

他出师近二十年,就没做过这么大的生意。

“师父,楼哥和秋生来了。”

就在这时,被钱开赶到铺子外面的钱水急匆匆地闯了进来。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