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火箭炮的各项性能参数,我都仔细研究过了,射程能达到8.5公里,一枚火箭弹的杀伤半径足有12.5米。12管齐射的话,火力密度极大,作战效能远超一个普通的炮兵营。
而且,这款火箭炮最大的优势在于其灵活性,能够拆解,单个部件重量不超过30公斤,不管是山地、丛林还是其他复杂地形,战士们都能轻松携带,快速部署。在实战中,完全可以做到打了就跑,让敌人防不胜防。”
陈更一边说着,一边在脑海中回想起试炮时的场景,火箭炮发射时那如雷霆般的轰鸣声仿佛还在耳边回响。
他顿了顿,接着说道:“我们如今火炮数量不足,弹药也紧缺,要突破裹党军的舟山,就必须要有这种出其不意的大杀器。49式107毫米火箭炮,就是我们手中的一把利刃,一定能在江面上撕开一个大口子,为部队渡江创造条件。”
刘司令听着陈更的解释,心中虽然仍有疑虑,但也被他的坚定信念所打动。
他沉思片刻,缓缓说道:“陈更,我知道你对这火箭炮寄予厚望。但这毕竟是一场关乎全局的大战,我不能仅凭你的一面之词就做出决定。这样吧,既然你如此坚持,那我就给你这个机会,让四军承担镇江方向的主攻任务。
不过,我丑话说在前头,如果拿不下镇江,你和苏明都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陈更听闻,立刻立正敬礼,大声说道:“请刘司令放心!我和苏明一定竭尽全力,保证完成任务!如果拿不下镇江,我愿意提头来见!”
1949年12月,距离舟山战役发起已不足十天,整个战局如紧绷的弓弦,一触即发。
四军的装备情况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凭借有限的原材料,四军全力生产,最终成功造出48门火箭炮以及3000发炮弹。
虽说这些炮弹仅够每门炮进行5轮齐射,但苏明看着这些凝聚着心血的武器,眼神中满是自信与豪迈,大手一挥,斩钉截铁地说道:
“48门足够让那些裹党喝一壶了!咱这炮威力大,一轮齐射下去,保管他们哭爹喊娘。”
在他心中,武器的效能从来不在于数量的多寡,而在于关键时刻能否发挥出致命一击的作用。
就在四军紧锣密鼓筹备之时,总部的电令如雪片般飞来。
电令中,总部命令四军紧急开赴浙海布防,这意味着四军新装备的107火箭炮即将在舟山战役这一关键战场上迎来首秀,去啃下这块“硬骨头”。
李云龙接到电令后,整个人像是被点燃的火药桶,豪情万丈瞬间迸发。
他立刻扯着那标志性的大嗓门,下达一道道指令:
“传令下去,四军四万人马,立刻、马上开赴布防!都给老子麻溜点,别磨磨蹭蹭的,这可是关乎战局的大事!”
抵达镇江阵地后,李云龙如同一位经验老到的猎手,开始有条不紊地指挥部队构筑防御工事。
他在阵地上来回踱步,眼睛如同鹰眼般锐利,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口中不停地喊道:
“给老子把战壕修成品字型,各部分要相互呼应,紧密配合!炮兵阵地要隐蔽好,炮口全部按照侦查坐标精准瞄准,到时候,半小时内必须给老子把敌人沿江的火力点统统给炸上天,为大部队渡江扫清障碍!”
安排完炮兵相关事宜,李云龙又将目光投向了步兵,对着一群军官大声训话:
“步兵兄弟们,你们要和炮兵相互配合,他们炸完,你们就得像下山的猛虎一样,迅速冲上去,占领阵地!都给老子拿出点气势来,咱们四军可从来没怕过谁!”
随后,李云龙把张大彪叫到跟前,神色严肃且带着几分神秘,低声说道:
“大彪,老子现在交给你一个特殊任务。你率领梁山特战队,给我去占领金陵兵工厂。
记住,动作要快,要隐秘,不能让敌人察觉到一丝动静。这兵工厂对咱们后续作战至关重要,关系到咱部队能不能有足够的武器弹药,你可千万不能给老子搞砸了!”
张大彪听到这个任务,脸上闪过一丝惊讶,但很快便恢复了坚毅,双脚一并,大声应道:“是,团长!您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此时,镇江周边各友军阵地也对四军的到来和部署议论纷纷。
第16军军长得知四军担任主攻任务时,满脸的不屑,鼻子里冷哼一声,对身边的参谋说道:
“就他们四军?还担任主攻?我看他们战斗力还弱于我麾下随便一个师呢。
苏明那家伙,指不定是走了什么狗屎运,才捞到这么个任务。不过,咱也不能掉以轻心,还是下令部队待命,随时准备支援吧,省得他们真出了篓子,影响整个战局。”
第14军军长张海,看到四军构筑的防御工事时,忍不住暗自点头称赞:“这四军,工事修得确实有一手啊,看得出来是下了功夫的。不过,进攻作战可不像防御,光靠工事好可不行。
李云龙那家伙,虽说有勇有谋,但行事太不羁了。想当年在晋西北战场,他竟敢抗命攻打平安县,虽说最后立下了战功,可这英雄主义作风太明显了。
这次大战,真不知道他又会整出什么幺蛾子。咱们也别闲着,命令部队做好支援准备,以防万一。”
而镇江第二梯队的第15军军长孔捷,得知四军前来,心中感慨万千。
他和苏明可是多年的老战友了,想起往昔并肩作战的日子,不禁喃喃自语道:
“这么多年过去了,没想到又要给苏司令当预备队了。李云龙这人,打仗没得说,就是每次都冲在最前面,让人不省心。咱四军重武器匮乏,这是个大问题。
得,我特意命令炮兵团随时听候调遣,关键时刻,得给他们帮上一把。”
?1949年12月,战争已至决胜关头。
百万雄师陈兵只等那一声令下,便要跨越天堑,将胜利的旗帜插遍江南大地。
苏明所率的部队,正是这百万大军中的一支劲旅,肩负着重要的渡江作战任务。
此时,李云龙站在江边的一处高地上,身旁是他的老搭档赵刚,他们都是被苏明派遣过来主攻的。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