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第一支国产青霉素诞生,敢于变通才能突破(求鲜花求收藏)

换源:

  苏明想都没想,直接选择掠夺。

刹那间,那些关于陈晗的人格魅力、聪明才智、阳光开朗等技能所蕴含的特质,就像是一道道无形的光,融入了苏明的身体。

苏明只感觉自己的气质瞬间发生了变化,原本那股子纯粹的军人糙汉气息里,多了几分让人难以言喻的吸引力。

此时的陈晗,正全神贯注地盯着桌上的文件,思考着工厂下一步的发展计划,压根儿没察觉到苏明已经进来了。

苏明也不着急,就站在那儿静静地看着她。

过了好一会儿,陈晗才终于抬起头,一看到苏明,顿时吓了一跳,连忙站起身来,脸上满是歉意地说道:“哎呀,实在不好意思,苏长官,我刚才太投入了,没注意到您进来。”

苏明笑着摆了摆手,说道:“没事儿,小陈厂长,你这工作认真负责的劲儿,我喜欢。我今天来,是想了解一下咱工厂战备物资的生产情况。”

陈晗赶紧整理了一下思绪,认真地汇报起来:“苏长官,咱们工厂目前主要生产纱布和酒精,产量还算稳定。不过,要是战争真的爆发,这些物资可能还是不太够。”

苏明点了点头,表情变得严肃起来,说道:“小陈厂长,我现在命令你,从今天起,开足马力生产战时医药用品。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想尽办法克服。咱的战士们在前线打仗,可离不开这些东西。”

陈晗听了,心里虽然有些疑惑,这战争不是已经结束了吗?

怎么突然又要大量生产战时医药用品?

但看着苏明身上那股强大的上位者气息,再加上被他此刻独特的个人魅力所吸引,鬼使神差地点了点头,说道:

“是,苏长官,我一定照办。”

苏明接着又问道:“那青霉素的生产情况呢?进展得怎么样了?”

陈晗的脸色微微一变,有些无奈地说道:

“苏长官,我们之前接到军管会的通知,要求一年之内实现青霉素的量产。

可咱们工厂目前还处在研究讨论阶段,离量产还差得远呢。正好,一会儿我们厂里有个关于青霉素的讨论会,苏长官要是有兴趣,也可以参加,给我们指导指导。”

苏明一听,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他知道,在这个时代,国外的青霉素生产已经实现了工业化。

可国内,因为被国外封锁,在这方面的发展几乎是一片空白。

按照原本的历史进程,1951年12月,魔都才试产出第一支国产青霉素。

到了1953年5月,魔都第三制药厂才实现批量生产。

而现在才1950年1月,全国的制药厂都还在拼命探寻青霉素的培育方法呢。

苏明心想,自己有系统奖励的生产线,这可是天大的优势,一定要借着这个机会,推动沈阳制药厂尽快实现青霉素的量产。

会议室里烟雾缭绕,六七个戴着圆框眼镜的研究员围坐在长桌旁,手里的钢笔在实验报告上反复画着叉。

最左边的中年男人把报告摔在桌上,玻璃杯里的茶水溅出半杯:“就这破温度曲线,能长出孢子才怪!”

“陈工,您看这pH值波动...”戴蓝布帽的年轻人话没说完,就被打断。

“说了多少次!青霉菌在酸性环境下才产素!”姓陈的研究员推了推滑到鼻尖的眼镜,“还有这培养基配方,玉米浆和乳糖都是进口的,现在船运三天两头停摆,拿什么量产?”

众人正争得面红耳赤,木门“吱呀”一声被推开。苏明穿着洗得发白的军装走进来,裤腿上还沾着几片草叶——他刚从杂交水稻试验田过来,鞋底子还带着泥点。

“李、李师长?”陈晗没想到这位杀神会突然出现在实验室,手里的搪瓷缸“当啷”掉在地上。几个研究员面面相觑,眼神里写满了“这粗汉子来凑什么热闹”。

“咋的,不欢迎?”苏明咧嘴一笑,拉过把铁椅子坐下,“我听说你们在跟青霉素较劲?有多难,给咱说说。”

戴灰布帽的研究员皱起眉头,语气里带着知识分子的傲慢:“李师长,这是生物制药领域,您恐怕...不太懂吧?”

“哦?”苏明挑眉,随手拿起桌上的实验记录,泛黄的纸页上画满了歪歪扭扭的曲线,“我瞧着你们是钻了洋人的牛角尖。”

“你!”年轻研究员拍桌而起,被陈晗一把按住。

苏明指尖敲了敲温度记录栏:“24度?谁定的规矩?我在华北战场见过老乡发面,温度低了面团发不起来,青霉菌跟那玩意差不多,得25度,养7到10天,孢子管够。”

会议室里瞬间安静得能听见墙上挂钟的滴答声。

陈晗瞪大了眼睛,她记得上个月从苏联带回来的文献里确实提到过温度临界值,但团队一直没敢突破24度的“安全线”。

“还有这培养基...”苏明抽出另一张纸,“玉米浆乳糖是好东西,可老美要是封了码头,你们拿啥接着干?”他从裤兜里摸出把花生,“试试这个,咱冀中老百姓种了几十年花生,榨完油的渣子比洋玩意实惠。”

灰布帽研究员冷笑一声:“李师长,这是科学实验,不是种地...”

“科学个屁!”苏明突然拍桌,震得烧杯里的液体晃出涟漪,

“当年咱没枪没炮,用土法子造地雷炸鬼子,现在有现成的青霉菌,反倒让几个数字困住了?”他站起身,军装扣子崩开两颗,露出古铜色的胸肌,“给你们三天,按我说的温度和配方重做,成不了,我苏明给你们当三个月实验员!”

陈晗咬了咬嘴唇,突然站起身:“就按李师长说的试!”她转向呆若木鸡的研究员们,“出了问题我担着!”

七十二小时后——

“陈工!陈工!”年轻研究员冲进培养室,手里的记录板差点甩飞,“孢子浓度达到标准值了!”

陈晗的白大褂下摆还沾着培养基,她几乎是扑到显微镜前。载玻片上,青霉菌的孢子像金色的星星般密密麻麻,比之前的样本足足多了三倍。

“pH值5.0,温度25.3度,完全符合产素条件!”戴蓝布帽的研究员声音都在发抖,“那花生粉...您看这代谢曲线,比进口玉米浆还稳定!”

沈阳制药厂厂长办公室内,陈晗满脸兴奋,快步走到苏明面前,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苏市长,天大的好消息!咱们的青霉素培育成功了!”

苏明眼中闪过一抹惊喜,猛地站起身,一巴掌拍在桌子上,大笑道:“好啊!陈厂长,你可真是给咱立了大功!”

陈晗笑容一滞,随即皱起眉头,叹道:“只是目前提取条件有限,效率低得很,产量根本没法保证。”

PS:更新到了,鲜花破100加更,评价票破30加更,求鲜花求收藏求点数据支持下。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