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备战防寒物资,防弹衣和防弹头盔,数十万医疗包(求鲜花求收藏)

换源:

  李为民和周国泰等人看着图纸,眼中满是惊叹。

周国泰忍不住赞叹道:“李县长,您这设计简直太精妙了!您对材料的运用和理解,就连我们这些专业搞设计的都自愧不如啊!您简直就是个天才!”

苏明笑了笑,说道:“天才谈不上,我只是多了解了一些知识而已。现在,咱们就要把这些设计变成现实。我打算先从复合型防弹衣入手,结合软体和硬体材料的优势。在材料选择上,我们可以用玻璃钢、尼龙、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等。”

“李厂长,关于原材料的供应,你可得抓紧落实。

玻璃钢的话,让咱们的冶炼厂按照特定的配方进行调制。

尼龙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制作方法,我都写在这份研发报告里了。”

李为民接过报告,认真地看了起来。他虽然不是专业的技术人员,但也能看出这份报告的专业性和详细程度。他不禁对苏明的能力又多了几分敬佩。

苏明接着说道:“这尼龙啊,是通过己内酰胺聚合,然后切粒、纺丝制成。它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强度,是制作防弹衣的理想材料之一。”

“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它的生产工艺比较复杂。

目前主要有干法和湿法两种工艺。干法工艺流程相对较短,生产出来的纤维质量也比较高,但成本也相对较高。湿法工艺则更适合大规模生产,虽然质量上可能稍逊一筹,但胜在产量大、成本低。”

“这两种工艺都需要经过聚合、挤出、拉伸等关键步骤。

最终得到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具有高强度、低密度的特点,不仅可以用于制作防弹衣,还能在此基础上,研发出防静电、阻燃等系列防护服装,应用场景非常广泛。”

在苏明的悉心指导下,研制团队日夜奋战,一套包含特种作战服、防寒服、钢盔、保温杯等在内的全套现代化装备终于成功问世。

其中,50式作战服堪称匠心独运,它依据人体工学原理精心设计。

每一处线条都贴合战士们在战场上的动作需求,配备的多功能挂载区域更是方便实用。

无论是手榴弹、弹匣还是其他作战小工具,都能有序放置,伸手可及,极大地提升了战士们在战斗中的灵活性与便捷性。

而那看似普通的保温杯,实则暗藏玄机,其设计目的十分纯粹,就是为了让战士们在冰天雪地的极寒环境中,也能随时喝上一口热乎乎的水,这小小的细节,却尽显对士兵需求无微不至的考量。

“这装备,看着就带劲!”苏明围着展示的装备,一边踱步一边赞叹,眼神中满是兴奋与期待,“有了这些玩意儿,咱的战士在战场上可就如虎添翼了!”

团队成员们围在一旁,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这时,有人提出:“团长,这防弹衣看着确实结实,可不知道实际效果咋样啊?”

苏明一听,来了兴致,大手一挥:“这还不简单,试试不就知道了!”

说罢,他让人找来一件防弹背心,悬挂在五十米开外的地方,自己则抄起一把步枪,毫不犹豫地扣动扳机。

“砰砰砰”几声枪响过后,硝烟散去,众人定睛一看,防弹背心上只有几个浅浅的弹痕,子弹竟然全部被防住,没有射穿。

“好家伙!”众人忍不住发出一阵惊叹。

一直关注着的周国泰更是激动得满脸通红,他快步上前,拿起防弹背心仔细查看,嘴里念叨着:“这防护能力,简直太惊人了!有了它,战士们在战场上的伤亡肯定能大幅减少,这防弹性能,说它全球独一无二都不为过啊!”

苏明满意地拍了拍周国泰的肩膀:“老周,这可多亏了你和大伙的努力啊!有了这么厉害的装备,咱的底气更足了!”

趁热打铁,苏明转身便向制衣厂的厂长李为民下达了紧急任务:

“苏司令,我要求你们在当年10月前,生产出10万套这样的装备,记住,质量是第一要务,绝对不能出任何差错!咱战士们的命,可都系在这些装备上呢!”

李为民神情凝重,感受到了沉甸甸的责任,他立正站好,坚定地回答:

“团长,您放心!我们一定开启24小时三班倒模式,加班加点生产,确保每月完成一万套的产量。这可是关乎数十万战士生命的大事,我们全体工人一定全力以赴,绝不辜负您的信任!”

离开制衣厂后,苏明并没有停下脚步,他的心中早已开始谋划新的宏伟蓝图。

他深知,要想在这场残酷的战争中取得最终胜利,仅仅依靠一两件先进装备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打造一个强大的国防与军事工业体系。

于是,他决心将金陵这座城市打造成国防与军事工业一体化的重镇,以军工产业为核心,辐射周边区域,形成一个“军工-经济-城市建设”环环相扣、紧密联动的发展模式。

说干就干,苏明迅速召集各方专家、学者以及政府官员,召开了一场规模宏大的研讨会。

会上,他激情澎湃地阐述着自己的构想:“各位,咱们现在身处战争时期,军工产业就是咱们的命根子!

我们要把金陵变成一座钢铁堡垒,不仅能为前线提供源源不断的装备支持,还要通过军工产业带动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让老百姓的日子好起来,让咱们的战士们没有后顾之忧!”

众人被苏明的热情与决心所感染,纷纷建言献策,一场围绕军工产业发展的大讨论就此展开。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金陵城仿佛被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到处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

新建的工厂拔地而起,先进的生产设备陆续安装到位,一批又一批的技术工人经过培训后走上岗位,整个城市都沉浸在为战争胜利而拼搏奋斗的氛围之中。

随着军工产业的逐步发展壮大,其带来的经济联动效应也开始显现。

原本萧条的周边地区,因为承接了金陵军工产业的上下游配套业务,渐渐热闹起来。

村庄里的农民开始种植军工生产所需的特殊原材料,获得了比以往更高的收入;

小镇上的手工作坊也纷纷转型,为军工企业生产一些零部件,生意蒸蒸日上。

而金陵城的商业也因为人口的聚集和经济的繁荣而愈发活跃,大街小巷人来人往,店铺林立,一片繁荣景象。

解决了急救包与士兵制服等问题后,苏明的目光自然而然地转向了军粮领域。

他深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句古训的深刻含义,在这剩余的十个月备战时间里,军粮作为战斗力的核心保障,无疑成为了他下一步攻坚的重点。

PS:更新到了,鲜花破100加更,评价票破30加更,求鲜花求收藏求点数据支持下。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