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熟悉的同学们

换源:

  教室里还是那样,熟悉的环境,熟悉的同学。大家都忙着学习,做题,回到座位上的萧敬山并没有受到特别的关注。也就是同桌及周围的几个人,小声交流了几句。同桌还把上周章诸布置的作业交给了他。这就是昏迷在考场后,来自同学们最好的支持了。

而萧敬山首要的任务,还不是做题,他得从头开始做复习呀。现时代的高考,先选科,语数外必考之外再加几门副课。但九十年代的高考,大文大理模式,可向来都是先报志愿再参加高考的。

萧敬山学的是理科,理科的学习科目包括语数外物化生。1991年开始高中会考改革,三年后的1994年,实行新的就是高考模式。即语数外各一百五十分这就是四百五十分了。再加上物理和化学,高考的这五门课一共总分是七百五十分。对于文科来说,就是语数外之外再加历史和政治。

而萧敬山今年参加的高考,还是老高考,理科考六门。他平时的考试成绩,在二中排位一百名以内,面临的局面就是发挥好能考本科,发挥不好就走专科。所以,他的学习压力,其实相当大。毕竟,能考个本科,可真是一步到位了。

一切都要从头开始呀,想想就要头大。毕竟,离着七月份开始的高考,满打满算,也才五十天左右。语数外各六本课本,物理化学是各四本,还有生物,还有习题。这个学习任务,萧敬山认为,难度堪比登天了。

但再难,咬牙也得上。农村的娃早当家。尤其是九十年代的农村,穷困几乎明晃晃的写在农村人的脸上。

升学就是唯一出路。那就拼呗。反正已经努力过一回,重回十八岁,重新活一回,潇洒走一回,总得要先努力一回。

然后,萧敬山就觉得,怎么有点点怀疑人生了?莫非自己是前世没有开窍的天才?怎么这些课程都没有一点点难度呀?只是稍稍一翻,竟然就已经前后贯通,了然于胸。可真是七窍通了三对半,全通透呀。

提笔做题,有如神助。放笔读书,一目十行,过目难忘。萧敬山觉得,自己一下午的努力,顶得上以前突突突干废了十几块英特尔i7CPU的工作量。

所以同桌就用那不可思议的眼神一直盯着他,一直盯,一直盯,就像看一个神经病。也是,哗哗哗不停翻书的神经病,高三的毕业狗中不要太少见。

萧敬山毕竟才在考场里昏厥过,现在的这种表现,分明是看不进书,学不进习,连做练习题也难以静下心来去做,只有急躁的乱翻书。萧敬山可别是脑神经真出了什么问题才好。

到最后,不只是同桌,班里从几个人到一小半人,都时不时的转过头去看他一眼。无他,表现太出格,特立独行就是这样的待遇。问题是,萧敬山还十分的专注,完全没发现班里气氛已经有了微妙的变化。

好在,很快下课了,得吃晚饭了。萧敬山充耳不闻,继续翻书。同桌忍无可忍,拿起笔戳了他一下。

萧敬山茫然,啥事?没事你戳我干啥?

“要吃晚饭了,二十分钟的时间,还不快点走可就赶不上晚自习了。”

同桌哪敢刺激他,借着吃晚饭的事来提醒他。

“我不饿,不吃了。晚上下了自习再说,反正宿舍里有。”

宿舍里当然有吃的,不只是方便面,还有煎饼等干粮。鲁丘地区的山区,哪个学生回家一趟,不背着几十上百张煎饼回来?少数几个直接吃食堂的,那都是妥妥的富家子弟。农村人家的孩子,向来是煎饼吃一半时间,餐厅里再吃一半时间,一个月就过去了。

如此循环轮回。不然,只吃餐厅,没那么多农村学生吃得起。没办法,穷哇。穷人有穷人的活法。那个年代,穷人家的学生,都是这样过来的。所以刚返校的时候,也是物资最丰富的时候。去不去餐厅吃,根本不是问题,宿舍里一切都能解决。水,饭,菜,应有尽有。

同桌张了张嘴,还是没有说。说啥?说人家无故乱翻书?拜托,现在又不是我大清。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杀……杀你个毛,现在是新社会。

萧敬山翻书那就翻呗。反正翻书的动静又不大,只是速度快了些。而且还很有节奏章法,一门门,一课课,从第一册开始,到第六册结束。换一门课,再从第一册开始,一直翻到最后……

翻就翻吧。可怜的娃,翻够了书,也就回归正常了。只希望晚自习老师来公布二次模考成绩的时候,他的成绩不至于太拉垮。要是太拉垮了,再刺激一下,谁知道萧敬山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情来呢?

萧敬山却全无自觉。翻,我翻,我翻翻翻……

不论怎么翻,翻课本也好,翻复习资料也罢,都太简单,几乎没有难度。逆天开挂了?

既然太简单,翻也翻完了。那么从后往前走,我开始做题总不会还觉得简单吧?咦,穿越回十八岁,要就这样子的高三,也不是太难么。

哈哈,哈哈,哈哈哈。吃饭回来的同桌,看到萧敬山翻开复习题书,从最后的一页上写了没多久,做了也没几道题,就突然抬起头来大笑三声。

不由得心中一抽,要遭,萧敬山的神经病犯了!我是不是给他两巴掌,拍醒他呢?

恰在这个时候,章诸迈步进入教室。见有人教室里狂笑,本来横眉怒目,想要发作,见是萧敬山,鼻孔里哼了一声。

拿起黑板擦在讲桌上一拍:“安静,下面公布二模成绩。”一边说,一边朝着萧敬山狠狠的瞪了一眼。小子,要不是那块黑狗肉,现在就让你好看。

萧敬山吐了吐舌头,莽撞了。忘了自己还在教室里呢。哎,好的学习习惯尚需要养成呀。要不是及时去老班家走一趟,这立马就是一顿批呀。

二模成绩终于要公布了,高中的第二次模拟考试是如此的重要,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以至于同学们绝大多数抬起头来,目光灼灼,十分热烈。但也有一些低着头看似漠不关心的,里面并不全是真正冷静的学霸,当然也有内心慌的一批的学渣。

其实不论怎么表现,同学们都是在装腔作势。二模成绩重要性哪个不知?故作姿态罢了!萧敬山其实不是学霸也不是学渣,他也很好奇到底会有一个怎样的成绩。正巧看书也看得厌了,所以抬起头来,目光炯炯,注视前方。

章老师清了清嗓子,然后一指班长李翔兵。

“班长你上来读成绩。”

可怕不?那时候的高中就是这样的可怕。考试成绩要一一在全班学生面前大声公布出来。而且班主任会随时打断,即时点评。

就问你,怕不怕?哪像现在,连公开公布成绩,都不可能允许,生怕对学生造成什么不好的影响。在九十年代八十年代,老师生怕公布不及时,被学校催,被教育局催,更被学生们说三道四,生怕公布晚了。真是不一样的待遇啊。

一些学渣之所以低着头,那是心里怕老师点卯。但其实,老师才不会管学渣们。当然,老师一般也不会管学霸。学霸只管老老实实在教室里坐着就好,看上去就是一枚定心丸。所以呀,从来都是,学霸不用老师操心,学渣老师操心了也没有用。

老师关注的,一直都是位次中间的那些普通同学们。尤其是加把劲,再多努力一把就能冲本科的人。老师最爱点评的,也恰是这些学生。查漏补缺巧点拨,万一哪一次就说到点上开了窍,班里可就多送出一个大学生了。那感觉,美得冒泡啊。

大学生呀,多考一个,班里的高考成绩就提一格。若是班里考出来一个学校第一,全县第一,全市第一,全省第一,那,可是做老师最大的荣耀。鼻孔朝天眼睛外翻,校长见了都得未语唇先笑,好生敬仰着。

这,可是教出来状元的大功臣。就问你,服不服。嗯,萧敬山就在老师的点评范围之内,属于可以挽救一下的,那一波普通同学们。

前十名里当然没有他。老师对于前十名的学生,除了点头,表扬,一般也不多话。萧敬山一模的时候,班级成绩是第十二名,学校排名一百零三名。点过了十五名后仍然没有他,萧敬山便知道,考场里昏厥后,最后一门没做完的那张卷子,肯定扯后腿了。

第十五名恰巧是萧敬山的同桌常兵。平日里两人的成绩一直不相上下,但萧敬山却也一直压常兵一头,高个一两分。但显然,这次常兵的发挥也有所欠佳,稍微有点退步了。却要比萧敬山表现好。

李翔军念完十五名,章老师示意停一下。强调道:“前十五名都是本科线内的同学。后面的十五到二十五名,还有挽救的希望。再加把劲,再多做道题,再多钻研一点。注意,你们和本科线的差别真的就是只差一线,千万不要松劲。”

萧敬山叹了口气,得,自己的成绩在本科估分线以下了。不知道自己这次,是不是还在章老师所谓的可以挽救的这十个人里面。往事不可追也不能回忆。到底考成什么样,他自己也全然不知道。结果一直念到第二十三名,才念出来萧敬山的名字。

本科估分线下十一分。也就是说,再多考十一分,才可以到本科估分线。章诸看了萧敬山一眼,说:

“萧敬山的身体出了点小问题,最后一门没有考完。生物才考了33分。100分的题考33分确实是大失水准,但事出意外有情可原。你的其他科目都还算发挥正常。尤其是语文,考了107分。语文成绩在咱班里是第二名,也是全校第二名。所以,萧敬山你还大有希望,千万别灰心。放心,只要发挥正常,本科对你没有任何压力。你一模的生物成绩是72分。如果不是没考完,发挥出和一模的时候一样水准的话,你的成绩可以排到全班五六名上,全校也可以进入到前六七十名。所以,你千万别妄自菲薄,一定不要受到最后一门课昏迷的影响。你听着了吗?”

萧敬山用力的点了点头。谢了,章诸老师,难得你没有毒舌。谢谢你。也是,那条老狼的后腿,没白给,至少收获了满满的一波鼓励么。

回到宿舍以后,同宿舍的舍友们,包括常兵,不论以前怎么样,都开口开解了萧敬山几句话。无非是偶然失手,没发挥水平之类。要知道考场里昏厥,毕竟是高中学校里的一个大事件。高三的学生压力太大,心里始终绷紧的那根弦,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崩断了。萧敬山昏迷在考场,许多人其实心中戚戚焉,思及自身,颇为同情。

其实萧敬山明白,自己的二模成绩不理想,无非是生物那张试卷没有做完。属于身体原因突发事故,发挥失常。以后好吃好喝,调整便是。人是铁饭是钢,吃好了才能养好身体。把身体养的棒棒的,才有精力和体力去应对高强度的高考复习及高考。

当然,宿舍的同学们之所以如此热心,也与从下午到晚上,萧敬山一直在持续的翻书有一定的关系。这种表现在同学们看来,可就有点不正常了。而宿舍里出现一个疑似神经不正常的同学,那可是要影响全体人员的。所以多和萧敬山说几句话,开解之余,也是为了自己。

萧敬山十分感动,然后悄悄的拿出来一块不大不小的“狗”肉。

来来来,家里的大黑狗。肉已经煮的稀烂,轻轻一扯就成肉丝肉条。好东西大家一定要分享。

于是宿舍里充满了快活的气氛,大家纷纷拿出来从家里带回来的,你一点,我一点,嘴里还不忘了扯蛋……

男生的宿舍嘛,每晚的卧谈会要么不开,开则必有女同学。青春期的男女,对于那种朦胧的情感,可真是充满了十足的好奇心。

所以,有人冷不丁的就发问了,而且直接打了萧敬山一个措手不及。

“萧敬山,你是不是和张华好上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