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九十年代的农村的年轻人,不管是大小伙子还是大姑娘,十几岁就定亲才是常规操作。
农村人过了二十岁,找不到对象就是困难户了。要么家庭条件太差,要么当事人眼眶子太高,全被耽误了人生大事。
萧敬山虽然在读高中,但也已经十八岁了。找媳妇正是最好的年纪。于是二嫂喜滋滋的道:
“我四叔家的二妹妹,王娟。”
萧敬山心上,浮现起一个鸭蛋脸的姑娘,嘴唇抿着,一脸倔强。但在他脸上,却恰到好处的浮现出茫然之色。
“王娟?我好像不了解啊。你四叔,你四叔不是……不是那个……”
“就是咱村里书记家啊,书记你不认得还怎么一个村里?”二嫂一脸惊奇。
书记闺家的女王娟,排行第二。萧敬山记忆最深的就是王娟她妈,曾经的准岳母。风尘仆仆坐车几百里,去他的大学闹事,坐地撒泼。致使他名誉尽毁,负心人的名头,坎坷的人生经历,都滥觞于此。
好可怕。重新穿越回来,可不是要再走一遍人生悲催路的。那么,我一定不能再忍让,不可再退缩。要勇敢反抗,独立做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我从初中开始住校,到现在已经六年了。六年间不在咱村居住生活,不认得也正常呀。真要论起来,咱庄里那么多自然村,大闺女小媳妇的十个我倒有八个不认得。这是事实,我又不是那种天天粘着女孩子不放的色癫。”
萧敬山理直气壮。二嫂子被他怼的不耐烦,说道:
“王娟可是我妹妹,我亲四叔家的妹妹。你怎么可能连我四叔家二妹妹都不认得呢?小三啊,你平时都瞎忙什么了。您是不是唬我啊?”
唬,糊弄,哄骗之意。
“我唬你干啥?上高中没闲空,天天学习,学得脑门子都疼。别说女孩,男孩子也不认得很多啊。”
“我就不信,你难道没一和王娟块上过小学?”
“没啊。”
“王丽你总认得吧。”
“认得啊。小学同学,还是同桌呢。王丽我当然认得。她不是家里老大吗?那个,王丽应该是有姊妹五个吧?”
“四个,姊妹四个。”
二嫂跺脚道:“你竟然真的不知道?你说你整天在村里都干什么了,整天瞎鼓捣,连我四叔家生四个闺女孩子都不知道?”
萧敬山汗颜。前世王娟还亲姐妹五个呢,这一世就四个了。老记忆,新情况,以后可不能只拿老观念自以为是了。
“我应该知道吗?人家书记生几个孩子,没人规定必须告诉我呀!我又不能批准!”萧敬山开始牢骚了。不是真的发牢骚,而是表达我不高兴的态度。有事说事,少逼逼。
“行行行,我不和你掰扯。王娟就是王丽的二妹妹,姊妹俩差不多大呢。王丽二十了,王娟十九,只比你大一岁。”
二嫂那个急呀,萧敬山却还在撩拨她。
“怎么?王丽姊妹俩!二嫂你的意思,我看中了哪个选哪个?”
“美的你。”
二嫂子一巴掌拍在他的后背。一点也没留力,拍的萧敬山直翻白眼。下手够黑的。
“你们要给我找对象,不应该提前跟我商量商量吗?而且,我马上高考了啊。”
萧敬山咳嗽了一下,认真的把爹,娘,二嫂各自叫了一遍。见他们每个人都已经认真的看着他了,最后才说:
“找媳妇我肯定赞成。但现在就找媳妇,我不同意!马上就高考了!高考之前怎么能分心呢?爸,趁着还没发生,相亲这事,你们给辞了吧!”
“怎么可能?”
二嫂一蹦老高,“都定好了,马上就来家了,你说不同意,这怎么行?”
“都定好了?这又从哪里说起来的?不是说相亲吗?相亲都变定亲了,你们真牛掰。是谁定的?”
“爹定的呀。娘也同意了。”二嫂理直气壮。
萧敬山即使是重生一回,依然气得不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吗?别忘了现在都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了。老黄历你们一个个翻的挺勤呀。
他问:“和谁定的?”
“王娟啊。不告诉你了吗?”
“那王娟和谁定?”
“你呀。”
“可我不同意啊。我都不知道这事我同意啥?你们提前没告诉我也没征求意见,我什么都不知道,然后你现在来告诉我,萧敬山,你有一个媳妇了,都定好了。怎么可能呢?”
萧敬山两手一摊,“爹,娘,二嫂,咱能不能先别操持这个,让我高考先。等高考完了,再操心这些也不晚啊。”
老爹狠狠瞪了他一眼。
“本来就没让你操持。这不都给你准备好了。你只管高你的考,你的亲事俺们给你定!”
母亲也说:“是啊,三,怕耽误你高考,没让你操心啊。直接就定亲,不耽误。”
萧敬山耐住性子,道:“不是耽误不耽误的问题?娘啊,我刚才说了,我不愿意。我不愿意现在定亲事!”
“咋还不愿意来。不娶媳妇不结婚哪能啊,别是学习学瞎了吧?”
“我不是不结婚。我是说,我不愿意现在和王娟定亲。”
“不愿意和王娟定亲。”母亲很意外,二嫂也很意外。只有爹还是那个沉着脸面无表情的模样,只是越发的显黑了。
“你没看中王娟?可王丽已经早定亲了啊。”二嫂喃喃自语。他还以为萧敬山心仪王丽呢。
“我也不愿意王丽。你别打岔,我不愿意的是现在定亲,不是和具体谁定亲。”
萧敬山压着嗓子,尽量用低沉的语气说道:
“二嫂你怎么就说不清呢,我现在不愿意定亲,不是不愿意和王娟定亲。我不愿意做的,是现在就定亲这件事。明白了吗?”
“你不是说他姊妹们想挑哪个就挑哪个吗?”二嫂的话,怎么听,怎么像胡搅蛮缠。
是了,二嫂是媒人。说媒不成,媒人是要落话柄的。而且很明显,爹娘和二嫂他们认为说媳妇是喜事。娶媳妇,当新郎,村里的哪个年轻小伙子不盼星星盼月亮一样的,盼着早日找上个媳妇呀。
所以父母心中,反正三儿子还在读高中,这事肯定没必要告诉他。父母决定了干什么,儿子还能一味反对不成?索性先斩后奏。只不过瞒着萧敬山自己罢了。
可问题是他们没想到萧敬山竟然不同意。这还了得,反了你了。
定亲礼都安排好了,酒肉都摆了,礼物也买了。就等敲锣开场的时候,男主角竟然不同意!这那这场定亲席,岂不是要砸了?
作为媒人的二嫂,可不就是里外不是人了。一方是小叔子,另一方是本家的妹妹,手心手背都是肉,可二嫂毕竟还是向着本家妹妹的。
所以,毁亲的锅只能萧敬山来背了。
背就背呗。但二嫂你不仁义,可不能传出去我想挑哪个就挑哪个的话柄。
“没有的事。我什么身份,还看中哪个挑哪个,二嫂您抬举我了。我就是寻思着呀,大家找媳妇不都是先相先看,看中了才继续吗?咱们这回差着程序呢,不相亲直接定亲,没这样的道理。”
二嫂子快言快语。“都乡里乡亲的,谁家不知道谁家呀?咱们两家子都知根知底的,还用得着相吗?直接定亲多痛快!”
萧敬山徐徐呼出一口气,耐住性子劝道:“要不,二嫂你再操操心,让我和王娟,怎么着也得在下定之前,相相亲?”
二嫂看看爹,看看妈,也是纠结啊。相亲是得先见人,没见到人就定亲,堪比瞒着锅台上了炕,缺一道程序呀。萧敬山这话说得在理,还真没法反驳。
怎么办?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