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透过办公室的窗户,轻柔地洒在赵英卓的办公桌上。
他身着整洁的正装,有条不紊地处理着文件,仿佛上次那风波从未发生过。
同事小李端着一杯咖啡,走到赵英卓身旁,满脸钦佩地说:
“领导,上次要不是你临危不乱,咱们这局可就乱套了。我
之前还跟着瞎起哄,真是对不住。”
赵英卓温和地笑了笑,拍了拍小李的肩膀:
“没事,大家也是不明真相。事情都过去了,好好工作。”
此时,办公室里的小张也凑过来,竖起大拇指:
“你可真是咱们的榜样,网上那些反转的评论可都在夸你呢,说你才是真正的好人。”
赵英卓只是谦逊地摇摇头,继续专注于手头的工作。
而在网络的另一端,曾经铺天盖地指责赵英卓的言论早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对他的赞美和拥护。
网友们纷纷留言,为之前错怪他而道歉。
与此同时,侯亮平那边却是另一番光景。
他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看着网上铺天盖地对自己的厌恶和唾弃,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怎么会这样,明明我才是对的。”
他对着空荡荡的房间怒吼。
这时,他的手机响起,是朋友打来的电话。
“亮平啊,你最近是怎么搞的,现在大家对你意见可大了,你得想办法挽回一下局面啊。”
电话那头朋友焦急地说道。
侯亮平握紧手机,咬牙切齿地说:
“我没错,是他们都被蒙蔽了双眼!”
可电话那头传来的却是无奈的叹息声。
曾经自以为是的侯亮平,此刻就像一只被众人厌弃的猴子,在这场舆论的风暴中,陷入了无尽的孤立之中。
时间如白驹过隙,匆匆流逝,转眼间便到了清明节。
按照之前赵轩和赵蒙生的约定,今年清明,赵蒙生将回到汉东,主持汉东赵家村的祭祖仪式。
清明当天清晨,天色尚在沉睡,蒙蒙亮的天际像是被一层薄纱轻轻笼罩。
乳白色的雾气在田野间、树梢头弥漫开来。
远处的山峦在雾霭中若隐若现。
村子里的鸡鸣声隐隐传来,偶尔还能听到几声犬吠,打破这清晨的静谧。
此时,村外的道路上,传来一阵隐隐约约的引擎轰鸣声。
只见几辆警车闪烁着警灯,整齐有序地行驶在前方开道,其后紧跟着一列考斯特车队,缓缓驶来。
车轮碾压着乡间的道路,扬起些许尘土。
车队在赵家村村口稳稳停下。
车门打开,赵蒙生背着手,不紧不慢地从车上走了下来。
阳光透过薄雾,洒在他的身上,为他勾勒出一层金色的轮廓。
赵蒙生双脚刚一落地,便下意识地环视了一圈整个赵家村。
村头那棵古老的槐树依旧矗立在那里,粗壮的枝干,见证着村子的变迁。
青瓦白墙的房屋错落有致地排列着,袅袅炊烟正从几户人家的烟囱中缓缓升起。
远处的田野里,麦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一片生机勃勃。
他微微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感慨道:
“唉,我已经有好多年没回过老家了,还得是老家的空气都更迷人呐。”
那声音中,满是对故乡的眷恋。
按照与赵轩的约定,赵蒙生今日要回到汉东赵家村主持祭祖。
虽是警车开路,但此次行动极为低调隐秘。
调动来的警车皆是便衣车队,车身不见明显标识。
车上的安保人员也都身着便装,他们神情专注,悄然前行,不引人注目。
赵蒙生神色平静,目光沉稳,简单整理了一下衣衫。
而在不远处的祠堂门口,赵轩早已等候多时。
他翘首以盼,眼神中满是期待。
看到赵蒙生下车的身影,赵轩的脸上立刻浮现出欣喜的笑容。
赵蒙生迈着稳健的步伐朝着祠堂走去,赵轩快步迎上前。
两人的目光交汇,无需言语,多年的情谊都在这眼神中流转。
赵轩来到赵蒙生面前,赵蒙生伸出手,赵轩也连忙伸出手,两双手紧紧握在一起。
那有力的一握,传递着彼此的信任。
赵蒙生看着赵轩,语气亲切而温和:
“赵轩呐,这些年你为咱们赵家可真是辛苦了。
要不是你一直尽心尽力操持着村里的事务,咱们这祭祖仪式也不会如此顺遂。”
赵轩微微摇头,诚恳地说道:
“这都是我该做的。”
接着他又开门见山地说道:“东西都备好了,就等你,随时能开始祭祖仪式。”
赵蒙生微微点头,目光中透露出庄重。
听到这话,赵家村的青年子弟们迅速行动起来,他们各司其职,忙得热火朝天。
有的扛起水桶去河边打水,脚步匆匆;
有的拿着扫帚清扫祠堂内外的落叶与灰尘,一丝不苟;
杀猪的青年挽起袖子,熟练地操作着,那股子利落劲儿丝毫不输长辈;
宰羊的少年也毫不逊色,认真地完成每一个步骤。
一时间,整个赵家村都弥漫在祭祖前忙碌而又庄重的氛围之中。
此时,赵英卓——赵轩的儿子,也早早赶到了。
他脚步轻快,眼神中带着几分兴奋。
跟在他身后的,是几位之前曾帮助过他的赵家人。
他们脸上洋溢着笑容,互相交流着,一同朝着祠堂的方向走去。
看着眼前这热闹而有序的场景,赵蒙生心中满是感慨。
多年未归,故乡的一切依旧是那么亲切,家族的凝聚力在这清明祭祖的时刻展现得淋漓尽致。
还有之前帮助过赵英卓的几个赵家人,纷纷赶来参加这庄重的祭祖仪式。
其中就有汉东远洋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海洋,他可是赵英卓的表叔。
赵海洋平日里在商场上雷厉风行,此刻回到赵家村,整个人也多了几分亲切随和。
他穿着朴素却不失整洁的传统服饰,和其他族人一样带着虔诚之心。
在人群中,赵海洋目光温和地看着赵英卓,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像是在无声给予鼓励。
周围其他赶来的赵家人也陆续聚在一起,大家相互寒暄。
气氛温馨又融洽,共同期待着即将开始的祭祖仪式。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