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初和(二)

换源:

  第二日一大早,太阳刚刚露头。几人就要准备出发。

烨宇还是睡眼惺忪,乐明也伸了伸懒腰。

“为什么今天这么早啊?”烨宇揉了揉眼。

“可能是早到早放心吧!”乐明说。

这时马夫拉来了马车,乐雨在旁边谈笑。

“起来了啊!”乐雨对烨宇和乐明说,“今晚我们可以早些到我的一个朋友家休息。”

“上马车吧,今晚大概就可以到。”马夫说。

“早些出发路上人少。”乐雨说。

天很早,行人并没有多少。

马不停蹄的奔了一段时间,烨宇也觉得无聊了,拿出自己的那本《万长之战》看了起来。

《万长之战》记着十几年前的一场大战争。

烨宇才十二岁,还没怎么上学,字识的不多。

烨宇就随便翻着看,看到了一章有关春城的。

对烨宇来说春城还是蛮熟悉的。父亲经常讲那里的风景。可惜春城在很远的地方。

烨宇将那一章迷迷糊糊的看完了。大概讲的是一个万长之战的时候一个张氏逆军将领在春城击败了义军。在那之前春城一直是被别人称为最美丽的地方,而那次大败后,人们多多少少对这个地方有些畏惧,尽管名为春城,风景之最。

烨宇虽然看《万长之战》没几天,并且都是囫囵吞枣,但也是很少见的逆军击败了义军,并且是在春城这个地方,在如此美丽的地方大败了义军,也真是不敢让人相信。

而那一篇也是少有的记载义军失败的篇章,也可能是那场战斗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吧。

烨宇所注意到的是一个只写有姓氏没有名字的张氏将军,而文章中提到他是逆军的将领,也是致使义军溃败的原因,文中说了很多关于这个张氏将军可能是谁的信息但都是猜想。文中很少提到打斗场面,只是很快的,义军到达春城后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抵抗”,但还是攻下了春城,本打算在最美丽的地方度过自己胜利的“假日”的义军也匆匆离开。

烨宇想深入了解这“春城之战”,便问自己的父亲——在万长之战做过大将军的父亲——乐雨。

“父亲,这个春城的战斗你有没有参加过啊,这里义军大败了啊。”烨宇问。

“我啊”乐雨说道“确实”

“那这个张氏将军父亲认识吗?”烨宇又问。

“这个嘛,”乐雨说“我们之前就认识了。”

“那他叫什么名字啊?”

“这个…”

“乐将军,前面好像有闹事的。”马夫突然来了一句。

马夫将车停了下来:“前面好像有个喝醉的人在和士兵闹事。”

“嗯”乐雨并没有把张氏的名字说出来。乐雨从马车上下来,走了不到几步,看到确实有一个喝醉的人在两个士兵的压制下来回折腾并且大喊大叫,并且有一股酒味铺面而来。

“将军啊,别闹了。”其中一个士兵对醉酒的人说道,并试图控制住醉酒人的双手。

“将军啊,不是说好了喝完酒不闹事的吗,这可是驻驿处啊,别人看到不好的。”另一名士兵说,并拿着一个上面写着酒字的瓶子。

“放开我!”醉酒的人喊到,“我要揍那个拿我酒瓶的混蛋!”

兴许是大早上,人比较少,所以闹事也没人看到,但碰巧让去往南方的乐雨看到了。

乐雨憋了憋笑,喊到:“半醉将军,你朋友拿酒来看你了!”

士兵因乐雨的喊声转移了注意力,醉酒的人直接挣脱开,并将酒瓶子拿到手,猛喝了一口。

脸上醉醺醺的模样很难让人想到这是一个叱咤风云的将领。

“半醉将军,你又喝醉了。”乐雨故意带着调侃的语气说道。

“嗝”一个响亮的嗝,醉酒的人说“我可是叫半最,不是那个醉酒的醉啊!”

“哈哈”乐雨笑道“知道了知道了,半最将军为什么出现在这个地方,难道有要事要办吗?”

“没有没有”半最又喝了一口“只是想出来透透气。”

一个士兵赶紧说“乐将军,他可不是出来透透气啊,半最将军说好了喝完就就去别处,结果喝完后就…”

半最赶忙让他闭嘴,但不用说乐雨也知道半最喝完酒又干傻事了。

半最喝了一口酒,说道:“那乐雨这又是去什么地方,要过这里。”

“我要去南方一趟,有事要办。”

半最看了看不远处的马车,心里貌似已经知道乐雨要去哪,说:“你去吧!”并装架子让两个士兵将驻驿处的大门打开。

半最晃了晃自己的酒瓶子,说:“酒不多了,我去打酒去了,回来记得带点酒啊。”

乐雨点点头。

半最一脸醉意的走了。

乐雨上了马车,烨宇等不及的问出什么事了,乐雨说遇到喝醉的朋友了。

马车通过驻驿处乐雨他们都要下了马车检查

太阳升了起来,路上人也比较多了,乐雨对马夫说走乡里小路,人还少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