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动动脑子,先把矿山搞来

换源:

  直接跑去剿匪,简直愚蠢至极,自己又不是吃撑了闲的没事干,才跑去剿匪呢。

在江乾的眼中,燕山县附近的那些义军贼寇,大部分都被他视为潜在的人口资源,都是日后为自己获取声望值的途径。

剿灭他们对自己也没什么好处,倒不如留下来,用来威胁燕山的士绅们,让他们这些吸血鬼再掏些银两出来。

想到此处,江乾转头看向朱仓,仔细叮嘱道:

“那些义军贼寇,能收编就收编,八成都能为咱们所用,先不要动用武力,咱们最大的优势就是食物充足,让人们可以在灾荒年间衣食无忧。”

“那些落草为寇的流民们,大都是为了一口吃的才当了叛军,只要咱们拿出些诚意,用米粥诱惑他们,绝对可以将他们引导到咱们的阵营之中。”

“你要合理运用我们的优势,以己之长,攻彼之短,不要老想着打打杀杀。”

“尤其是现在,咱们武器不足,人手尚未训练出来,更要保存实力,剿灭了贼寇,不就便宜那些士绅了吗?”

“动动脑子,看清楚谁才是真正的敌人,谁是可以拉拢过来的助力。”

闻言,朱仓恍然大悟,脸上多了几分羞愧之色。

他也没想到这里有这么多弯弯绕,还得是公子聪明啊。

攻打贼寇义军,对自家确实没什么好处,不仅危险万分,还容易折损麾下的士卒。

把这些义军和贼寇留下来,利用米粥诱惑,就不信他们抵抗得了米粥的诱惑。

而贼寇未清,他们就有借口去找士绅们,源源不断地搜刮他们的钱粮,榨干他们的油水了。

到那时候,人也有了,钱也有了,还不用他们去拼命了,实在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这么一想,朱仓对公子更是敬佩得五体投地。

“记住本公子说的话,去吧。”

江乾神色淡淡,目光平静,挥了挥手,让朱仓去办事。

“公子放心。”

听到主角的吩咐,朱仓连忙领命离开了大殿。

既然不用剿匪,那他就不必在上面浪费太多时间,而是去操办其他任务。

公子交代给他探查铁矿山的任务,他现在刚好有了一点眉目,正好去将任务完成。

...

等朱仓离去之后,江乾也走了出来,向着一处空置仓库走去。

“呼呼呼。”

临近寒冬,路边的树木凋零,空气中刮来的狂风已有几分凛冽刺骨的势头,吹在脸上如刀割一般。

来到仓库前,江乾安排了可靠的守卫看护,才打开系统商城,开始秒杀棉服三件套,为士卒们过冬做准备。

“哗啦啦。”

随着他的动作,一件件由大量棉花填充、厚实的棉服三件套随着他的操作出现在仓库里,一件又一件,堆积如山。

虽说有系统的各种支持和帮助,但要在过冬前筹备足够数万人穿的棉服套装,这个秒杀操作也需要花费不少时间。

毕竟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而是上万人过冬的物资,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才能筹集出来。

忙完棉服后,江乾又马不停蹄地秒杀起了皮蛋瘦肉粥,筹备起了后面几天,给予流民和手下的食物。

毕竟肉粥不能停,不仅要提供给手下的士卒,他还要靠肉粥吸引那些流离失所、饥饿难耐的流民百姓过来。

新人,才是他提升声望的基础。

一桶桶热气腾腾的肉粥摆放在面前,在江乾的亲自指挥下,士卒守卫们悄悄运出大院,送到免费施粥的粥铺中。

只要米粥不断,他的优势将会越来越大,吸引的人越来越多,实力也会越来越强。

一连数日,江乾都在忙碌之中度过。

这中间,等不及的士绅们,几次三番派人前来询问何时出城剿匪。

这些士绅们,内心十分急切,希望江乾能尽快解决匪患,恢复走私的商路,也好尽快把赔的三十万两银子赚回来。

可天不遂人愿,江大公子却像是摆烂一样,天天待在燕山县中救济贱民,可把他们给急坏了。

面对他们的催促,江乾不为所动,只是以各种理由将他们打发了。

在忙碌筹备过冬物资和吸引流民的日子里,时间悄然流逝,一直到第三天,朱仓的归来,才打断了江乾忙碌的日常。

这几日时间,江乾几乎片刻未歇,整个人像上了发条的机器一般,统筹全局,忙碌无比。

朱仓匆匆赶来,脚步急促,衣服都没来得及换,神色间带着几分兴奋与紧张。

“公子,好消息,我们勘测到一个产量惊人的大型矿山,里面有数量庞大的铁矿石,足够锻造数万人的甲胄武器了。”

说完此话,他顿了顿,继续道:“不过那座矿山是燕山县李家的产业,被李家视为重要的家族基业,想要拿到那片矿山恐怕没那么容易。”

“而且李家在这一带势力颇大,他们经营那矿山多年,不仅安排了大量的人手看守,还和不少地方官吏有勾结,想要动那矿山,只怕得不走寻常路才行。”

话音落下,江乾目光闪烁了一下。

听到李家二字,他的脑海中瞬间浮现出一些在醉酒楼中的画面。

在一群士绅中,李士绅为了讨好自己,不停地说着好话,恭维着自己,十分会做人。

而且他记得,李家之前为了讨好自己,还特意送了一个漂亮女儿过来。

想到这儿,江乾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别样的光芒,顿时起了小心思。

这大型矿山,他是要定了。

自己想要打造铁浮屠、重甲、马甲、武器等,组建出一支所向披靡的无敌铁骑,离不开大量铁矿的供应。

而这座李家的大型矿山,无疑是解决燃眉之急,必须得想办法给他拿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