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口县现在需要的不是什么高精尖的产业,
而是因地制宜搞一些力所能及的项目就好。
92年,国内就有好多产品的空白区,
谁提前生产出来,谁就有先发的优势!
卖东西也不难,目前还是卖方市场,
谁胆子大点、嘴皮子溜点、脚丫子累点,
往全国各地跑一跑,就能卖出好多产品。
只是一些观念和见识的问题,
何况是一个县政府在组织推动的。
比如那个科长带队出去打工与个人独自出去打工,
哪个会更有优势?
出去打工受人欺负的概率也小多。
92年,产品出口也不是什么难事,
主要是能清楚地知道哪个国家需要什么产品,
产品的要求又是什么,
这些事情对易星来说当然是easy的事。
易星7年来努力在国内外的布局不就有大作用?
史静在道口县采访了几天,越了解越惊喜,
他联系易学习,必须抽时间做一次专访!
易学习挺忐忑的:
“儿子,我知道自己的水平,”
“道口县绝大部分的事情是你出的主意,”
“现在那个大记者要专访我,”
“我是顶不住了,你必须出面帮我!”
毛娅坐在一旁,乐哈哈的:
老易终于肯放下架子承认自己的不足。
易星摸摸自己光溜溜的下巴,
陪易学习出场是迟早的事,
对当前国内外局势的认识,
全球都没有人比易星更清楚的,
何况易学习!
主要是怎么样出面?
让外界诟病或者说成为攻击易学习的把柄,
那就是得不偿失!
官场里,为了权势抓住一点就扣帽子,
颠倒黑白的人比比皆是。
“爸,你要先稳住心态!”
“你想想,道口县已经不少举措都实现了,”
“谁来都可以看到见,这就是事实胜于雄辩!”
“你即使说的不清不楚,哪又怎么着?”
“谁能否定眼前的事实?”
“所以,你的担心是多余的!”
易学习点点头,他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道口县的采访几天来,不断地发酵,
毕竟之前的易学习在官场里就是一个异类!
但是看到道口县的变化,
官员们都懵逼了:这还是那个替人扛雷的易学习?
赵立春没看易学习的报道之前,
他已经后悔提出更换林城市市长的提案。
为什么?
赵立春提出来,他是有私心的:
去年没有升级为专职的副省长,
打断了他高歌猛进的晋升路。
这就不好了!
他必须比从前有更多更好的表现,
而且,如果秘书帮能捞到林城市市长的位置,
对他来说又是一大助力!
可是,省书记和省长都不是很热衷,
梁群峰不表态,前三把手不支持提议,
赵立春就尴尬啦!
现在他又发现:
秘书帮根本就没有人能担任此职务!
比如李达康,资历太浅,年龄也才32岁,
想当一个地级市市长,正厅级,
这不是开国际玩笑吗?
其他的人不是老而没能力,就是不够资格,
赵立春拍拍额头:为他人作嫁衣裳!
他更烦的是,李达康还拼命自荐:
非常想当市长!
赵立春差点骂出口:
要不是易学习替你背锅,你早就进去踩缝纫机!
头疼!
马省长不头疼,正在看新闻报道。
说实在的话,马省长也是绞尽脑汁:
要想再进一步,汉东省要尽快出现更大的突破!
但是怎么突破?
谁有那个能力去突破?
马省长手底下可没有这种人,
整个华国都没几个这样的人。
突然之间,这几天新闻中出现连续报导,
道口县变化这么大?
易学习到道口县工作还差一点时间才一年。
马省长没有怀疑报导的真实性,
因为影响力出来后,
汉东省电视台都出动了,
爆出来的画面总不可能无中生有吧?
然后,马省长很快地闻到一股熟悉的味道:
这是在造势!
为谁造势?
当然是为易学习咯!
那么这味道不就是易星的味道?
马省长仔细计算一番:
可以帮着赵立春推动提案!
第二天,省府每天早上的例会,
马省长表情恳切地说:
“92年也快到5月份,汉东省发展有点慢!”
“我想这是没有找好突破口的结果,”
“所以,我考虑支持赵副省长的提案。”
啊啊!
到场的常委都吃惊:为什么?
马省长继续说:
“我觉得提案的力度还不够,”
“省里应该多关注年轻点又有能力的干部,”
“能否找到突破口靠的就是这一部分干部!”
都说了这么具体,在场的人没有傻瓜,
连曹书记都多看了马省长几眼。
赵立春本以为这件事就慢慢的淡化,
他总不能现在反对吧?
真是作茧自缚!
表决:
曹书记表示支持梁群峰弃权,
但是有他没他一个样!
书记和省长都支持,这还通不过?
然后所有人更关心的是选拔标准,
这个时候每个常委都从木雕变成菜市场大妈,
斤斤计较、寸步不让!
连梁群峰都参与进来。
马省长只是一直强调:
必须有看得见摸得着的成绩!
成绩为王!
各方角力,不是一天就会有结果的。
最后马省长总结:
“今天是4月29日,那就定在5月6日出结果!”
散会!
马省长拿着保温杯,慢悠悠地走着,
曹书记看着他的背影,突然开口:
“马省长这几天新闻报道没少看吧?”
马省长身体一僵后立刻放松转身,笑着反问:
“你也不少看吧?”
PS:拜求数据,鲜花、评价票、收藏和评论,
敬请朋友们大力支持!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