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文化冲突与融合

换源:

  刚果盆地湿热的空气中,赵启轩擦了把额头的汗,望着眼前数十位身着传统服饰的宗教领袖。人群最前方的老者握着镶嵌铜饰的权杖,浑浊的双眼盯着他手中的智能手环,眼神里满是警惕与不满。

“赵先生,你们的产品虽然很先进,但这些功能让我们的信徒感到不安。”老者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在我们的信仰里,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被无形的力量守护着。可你们的定位功能,就像是给人套上了无形的枷锁,违背了宗教中关于个人空间和信仰自由的理念。”

现场气氛瞬间凝固,赵启轩身后的翻译紧张地咽了咽口水。他回想起在印度的教训,深知这次绝不能重蹈覆辙。“我们非常尊重这里的信仰和文化,”赵启轩弯腰行礼,态度诚恳,“请给我们一些时间,一定给出让大家满意的解决方案。”

回到临时搭建的办公帐篷,赵启轩立即召开紧急会议。技术主管挠着头发,满脸愁容:“赵总,要是取消定位功能,产品竞争力会大幅下降,而且很多功能都会受影响。”市场部经理也连连摇头:“可如果不调整,产品根本没法在这里卖,之前的投入全打水漂了。”

赵启轩盯着墙上的非洲地图,目光最终落在刚果河蜿蜒的支流上。“我们不能一刀切地取消功能,”他突然开口,“而是要让技术学会‘尊重’。”在他的主导下,团队连夜与当地宗教学者、文化专家展开视频会议,整整三天三夜,会议室内的咖啡味浓得呛人。

最终,他们找到了突破口:在智能饰品的设置界面,新增一个名为“信仰模式”的选项。开启该模式后,定位功能将自动关闭,取而代之的是基于宗教教义设计的心灵指引功能。同时,产品内置的隐私协议经过当地宗教团体审核,每一条内容都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确保信徒们能完全理解。

但赵启轩觉得还不够。他带着团队深入部落,记录下长老们讲述的神话传说,拜访当地的手工艺人,学习传统图腾的绘制技巧。当设计团队将宗教符号进行艺术化处理,融入饰品花纹时,一位老工匠激动地用布满老茧的手抚摸着样品:“这图案,和我爷爷教我画的一模一样!”

在软件功能上,团队更是下足了功夫。他们收集了非洲上百个宗教节日,不仅设置提醒功能,还制作了生动有趣的短视频,邀请当地宗教领袖出镜,讲解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

一个月后的产品发布会上,刚果河畔支起了巨大的彩色帐篷。当老者再次拿起智能手环,仔细研究“信仰模式”的操作后,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这次你们真的用心了,这些改变让我们看到了你们对我们文化的尊重。”人群中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孩子们好奇地围上来,争抢着试用这些新奇的饰品。

然而,当赵启轩以为危机暂时解除时,一封加急邮件打破了平静。北非某国的宗教团体发来抗议信,称产品内置的宗教知识介绍存在“错误解读”,要求立即下架。窗外,撒哈拉沙漠的风沙拍打着帐篷,赵启轩盯着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文字,意识到在这片文化多元的大陆上,挑战才刚刚开始......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