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的荧光灯嗡嗡作响,赵启轩盯着桌上被退回的认证文件,指节无意识地叩击桌面。团队成员围在会议桌旁,空气里弥漫着咖啡的苦涩与焦虑。
“赵总,这已经是第三次修改数据了。”技术员小张推了推眼镜,声音里带着疲惫,“光是不同人群的测试样本,我们就补了五百多份,真的还不够吗?”
赵启轩扯松领带,喉结动了动:“认证机构说稳定性数据有缺口,这说明我们的测试维度还不够细。”他突然拍了下桌子,惊得众人抬头,“现在不是抱怨的时候!王姐,联系三甲医院,我要立刻启动扩大临床试验。小李,重新梳理硬件测试流程,每个焊点都给我检查三遍!”
财务总监老周推门进来,脸色比往常更阴沉:“赵总,再追加临床试验预算,账上的流动资金撑不过半个月了。”他把报表甩在桌上,红笔批注的数字格外刺眼,“要么砍掉其他项目,要么——”
“没有其他选项。”赵启轩打断他,抓起车钥匙,“我去找风投,你们继续盯紧测试。记住,我们的产品能救多少人,这比任何财务数字都重要!”会议室的门重重甩上,他的脚步声在走廊里越传越远。
深夜的实验室依然亮如白昼。赵启轩捏着手机站在消防通道,屏幕蓝光映得他眼底青黑。“张总,再给我们一次机会。”他压低声音,“上次您说的供应链优化方案,我们已经落地了,成本能压到原来的70%……”话没说完,对面传来忙音。
“赵哥。”实习生小林抱着一摞资料出现,“最新的稳定性测试报告出来了,不过……”她咬着嘴唇,“有个批次在极端高温环境下,数据波动还是超出标准。”
赵启轩接过报告,指尖在异常数据处摩挲。突然,他转身冲向实验室:“把负责算法的工程师都叫起来!我们换个思路——与其死磕硬件,不如从AI自适应系统突破!”
晨光爬上窗台时,赵启轩盯着电脑屏幕上逐渐平稳的曲线,喉咙发紧。手机在这时震动,认证机构的邮件标题赫然写着“补充材料接收通知”。他深吸一口气,回复栏里打下:“已准备好所有数据,恳请加急审核。”
点击发送键的瞬间,办公室的门被撞开。老周举着手机冲进来:“启轩!刚才XX资本的人联系我,说愿意领投B轮!”赵启轩猛地站起来,后腰撞上桌角也浑然不觉,他抓起电话:“通知所有人,两小时后开庆功会!不对,是誓师会——这次认证,我们必须拿下!”
窗外,朝阳刺破云层,给整栋大楼镀上金边。赵启轩望着天际线,突然想起创业初期那个雨夜,也是这样站在窗前,对着满天乌云说:“总有一天,我们要让世界记住这个名字。”而现在,这场认证之战,才刚刚进入最关键的阶段。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