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7章:文化讲堂遇知音

换源:

  今天我们来到一个特别的地方。李煜站在一所大学的讲堂前说道,这里即将举办一场传统文化讲座。

这是文化部组织的系列活动,邀请各路专家来为年轻人普及传统文化知识。作为当红文化主播,李煜自然被列入讲师名单。

没想到还要回到讲堂。他看着台下座无虚席的学生,想起了当年在太学讲课的情形。

林悦在后面架着摄像机,打趣道:怎么,紧张啊?

还好。李煜说,就是感觉有点特别。

直播间的观众也很期待:

终于能听李老师讲课了!

感觉比上学还认真!

这才是真正的文化课!

讲座正式开始。李煜的主题是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

很多人觉得传统文化是一成不变的。他开门见山,其实不然。传统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台下的学生都认真地记着笔记。李煜的讲解深入浅出,让枯燥的理论变得生动有趣。

比如这件青花瓷。他拿起一个准备好的展品,从纹样到工艺,都体现了古人的智慧。但如果我们只是简单地模仿,就失去了创新的意义。

正讲着,突然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张教授居然坐在后排!

这位讲得很好。张教授站起来说,不过我有个问题。您说的这些见解,似乎和古代某些文献的记载很像...

现场气氛突然变得微妙。李煜知道这位教授一直在追查自己的来历。

可能是研究得比较多吧。他说,我平时很喜欢看古籍。

是吗?张教授意味深长地说,可有些内容连古籍里都找不到。

就在这时,一个学生举手提问:李老师,您觉得现代人该用什么态度看待传统文化?

这个问题及时化解了尴尬。李煜认真地回答:要用发展的眼光。传统不是束缚,而是一种智慧的积累。关键是要理解其中的精神。

说得太好了!一个清瘦的老者突然开口。李煜这才注意到,讲台下坐着一位气质不凡的老人。

在下姓钱。老者自我介绍,一直在研究传统文化。听了李老师的讲解,很受启发。

李煜仔细打量着这位钱老。从谈吐举止看,绝非等闲之辈。倒是有几分当年太学大儒的风范。

钱老过奖了。他说,我也是一直在学习。

不。钱老说,你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很透彻。尤其是刚才讲到的那些细节,连我这个研究几十年的人都有新的感悟。

讲座结束后,钱老特意留下来继续讨论。两人相谈甚欢,仿佛多年知己。

没想到现在的年轻人,还有人能这么理解传统文化。钱老感慨道。

这是我的责任。李煜说,让更多人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

好!钱老拍案叫绝,正是这个意思!改天一定要登门请教。

那怎么好意思......

一定要来!钱老执意要留下地址,我收藏了不少古籍,说不定对李老师的研究有帮助。

目送钱老离开,林悦笑道:看来您找到知音了。

是啊。李煜感慨,现在能这么理解传统文化的人不多了。

那您打算去拜访吗?

当然。李煜说,正好可以开个专题,让观众也了解一下古籍文化。

您呀。林悦无奈地说,现在做什么都想着直播。

这不是你教的吗?李煜笑道,要用现代方式传播传统文化。

几天后,李煜如约来到钱老家。这是一座具有江南园林风格的老宅,处处透着文人雅致。

久等了。钱老亲自迎出来,快请进。

书房里,珍贵的古籍整整齐齐地摆满书架。钱老取出一本线装书:这是我最得意的收藏,大渊时期的御用图录。

李煜接过书,心中一动。这确实是御用图录,他还记得当年在御书房翻阅的情形。

这书很特别。他说,从纸张到装帧,都是最高规格的。

李老师好眼力!钱老赞叹,这些细节一般人可看不出来。

两人相谈甚欢,从古籍装帧聊到文物保护,又说到传统文化的传承。钱老越发感慨:现在的年轻人,很少有人能这么了解传统文化了。

所以我们更要努力。李煜说,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焕发新的生机。

对!说到点子上了!钱老激动地说,改天我组个文化沙龙,请李老师来讲讲?

这......

一定要来!钱老不容推辞,让更多人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

就这样,一场文化沙龙提上日程。回去的路上,林悦问:您好像很喜欢钱老?

是啊。李煜说,他让我想起当年太学的一位老师。同样的学问,同样的气度。

您又说漏嘴了。林悦笑道。

习惯了。李煜说,在钱老面前,就不自觉地放松了警惕。

这样也好。林悦说,总算找到个能说知心话的人。

夜色中,李煜想起今天的谈话,心中充满感慨。在这个时代,能遇到真正懂传统文化的人不容易。

但正因为如此,他们这些懂行的人,更要把文化的火种传承下去。让那些珍贵的智慧,在现代社会继续发光发热。

对了。林悦突然说,文化沙龙是不是也要直播?

你呀。李煜无奈地说,现在是不是看什么都想着直播?

这不是您教的吗?林悦调皮地说,要用现代方式传播传统文化!

看着她活泼的样子,李煜也笑了。在这个陌生的时代,能和这些知己畅谈,也是一种幸福。

夜幕低垂,路灯依次亮起。两人说说笑笑地走在回家的路上,留下一串欢快的脚步声。

这样的日子,虽然要时刻小心,但却格外温暖。因为在这里,他终于找到了真正的知音。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