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鬼才拍大片,啥?老舅要来京城?

换源:

  刚刚在放映室看过两个版本活埋的三爷心情极佳。

不愧是陈阳和自己都看好的后辈。

这部明显只是小成本的电影愣是表现出了足够的深度和人心。

明明黑暗才是主色调,可偏偏让郁江拍出了一种异样的美学感官。

身为资深业内人士,他可以肯定。

这部电影是完全有机会拿奖的。

不论是深度还是电影拍摄手法,光影运用以及演员演技,全都无可挑剔。

不仅如此,这部电影还兼顾了商业性。

最让他满意的,还是郁江双语版本的区分。

这说明郁江是个懂事的。

知道忌讳,懂得迂回。

不像当初的那个家伙。

“小江,我恭喜你最近发大财了啊。”

“你的半子娱乐最近很火嘛,那个小瑶的专辑甚至走出了国门。”

“我听说彩铃这一块你也赚的盆满钵满。”

“怎么样?赚了多少?”

“嘿嘿,混口饭吃罢了。”郁江心中一咯噔。

三爷的笑脸怎么那么意味深长,该不会

“那你这口饭可是够贵的嘛,起码都破亿了吧。”果不其然,三爷话锋一转。

“之前你公司刚刚起步,没什么本钱我也不好多劝。”

“现在你这部电影活埋也拍完了,就很好嘛。”

“怎么样,下一步电影,搞一部大制作?”

果然。

郁江就知道会有这么一刻。

大制作就是三爷心中的执念。

如果没有陈阳这层关系,郁江一定只会打哈哈婉拒。

现在嘛,他倒是可以多说一些。

“三爷,恐怕要让您失望了。”

三爷端杯的手顿了顿,陷入了沉默。

郁江抿了口茶,认真的阐述自己的想法。

“三爷,我是导演没错,但同时我也是个商人,在商言商,现下国内市场几乎被外国大片横扫,本土商业大片的竞争力有限。”

“或许每年有那么一两部大片能够让人眼前一亮,但说实在的,除了名头,商业利益上的回报率实在是太低了。”

“别人怎么想我不知道,反正我近几年是不会弄商业大片的。”

“无他,赔本赚吆喝的事,我是不会干的。”

三爷眉头一挑。

心里有些不舒服。

但却不反感。

随着自己的位置越来越高,周围尽是些奉承与讨好。

敢直言说真话的人越来越少。

加上郁江这臭小子确实很优秀以及陈阳的那层关系。

事实上,他是有点拿郁江当自家后辈看的。

“小江,你这么说我就不同意了。”

“我承认,国内市场同比国外确实差了不少,但正因为这样,我们更应该努力发展,让外国人知道,我们兔子也是能拍出真正的大片的。”

“导演,是一门艺术,不能光看钱。”

三爷可谓用心良苦。

换做他人,他早把人轰出去了。

郁江也不反驳,点头支持了三爷的话。

他敬佩这些为本土电影奠基的前辈们,但他自己,成为不了这样的人。

而且目前国内影业有太多拉后腿的,实在是没什么意思。

于是不紧不慢的笑道。

“新年了,去年一年国内总票房26亿,国产片只占14亿。”

“其中三部国产大片就占去了这14亿中的一半。”

“可全年共出产了500余部电影,其中三分之一甚至连上映的机会都没有。”

“哈,几百部电影加起来才7个亿不到的票房。”

“大片看似票房飞红,可口碑却一言难尽,还严重挤压了中小成本电影的生存土壤...”

见三爷的脸色不是很好看,郁江识趣的没有再撒盐。

喝口茶,清了清嗓子,换了个话题。

“我听说去年的票务年会上,商业大佬们都只能坐在最后一排,而坐在第一排的,居然是黄牛。”

“这正常吗?”

“现如今国内电影的绝大部分流量几乎都掌握在黄牛手里。”

“一张电影票5、60,7、80块,黄牛进价25。”

“黄牛直接包圆了电影票然后分发到各报刊亭或前台去卖。”

“几乎所有的观众想要买票都是在前台窗口购买,可他们不知道,这都是被黄牛加过价的。”

“现在看部电影都是奢侈,而票房分成又不高,大片看似票房很高,一个亿,两个亿,三个亿。”

“可实际上真的赚钱了吗,未必吧,钱都叫黄牛赚走了。”

“拍大片...呵呵。”

“对不住,三爷,我只是个俗人,我和我收下员工,也是要吃饭的。”

听到这,三爷已经明白了郁江的意思。

也不怪郁江言语上的冒犯。

毕竟他说的,都是当下无法回避的事实。

且这种对话氛围,他并不反感。

“这是当下市场决定的,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改变。”

郁江当然知道。

事实上,这种情况在未来三四年内都改变不了。

所以他就更不想去拍什么大片。

赔本赚吆喝,何必。

冲冲奖赚刀乐它不香吗,有机会的话,拍几部国外大片赚世界的钱不香吗。

国内这边,小成本翘一翘高票房它不香吗。

等攒够了资本,成立资本风投公司。

投一投那些未来大火的企业,做个第三第四股东安稳分红不香吗。

等比特币...嘿嘿,它不香吗。

成立院线,掌握话语权,它不香吗。

现在拍大片...鬼都不拍。

什么时候蛋糕大一点再说吧。

“三爷,我啊,上辈子穷怕了,导演和电影都是一门艺术,可玩艺术的人也要吃饭。”

韩三爷无奈摇头。

指了指郁江笑骂道。

“你个臭小子,别给我扯有的没的,不拍就不拍吧。”

“国内的电影行业任重而道远啊,我是有些心急了。”

“也罢,这些破事就让我们这些老家伙扛起来,你们年轻人可要快快成长才是。”

“电影龙标和递送柏林的事我都给你解决,现在,你哪来的滚回哪去。”

和三爷闲聊了几句后,郁江才驱车回校。

韩三爷最后的话,郁江感触良多。

对这位促进国内电影发展的前辈,更加敬重。

“三爷真不愧是三爷,国内电影有三爷,真是幸事。”

“这几年大片虽然风评不佳,但确实把蛋糕做大了不少。”

“只可惜,我只是个自私的普通人。”

半路上,郁江接到一个电话。

也没看电话号码,接听后吓一大跳,差点直接踩了刹车。

“...啥玩意?老舅你来京城啦?在我校门口?!”

PS:郁江跪拜:“求鲜花,评价票~”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