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江湖风雨染轻霜,纵游年少倚疏狂

换源:

  靖江之畔,断鸿崖矗立,宛如天地间一道孤绝的伤痕,诉说着无尽的凄凉与沧桑。

夕阳如血,余晖洒在崖顶,将那参差嶙峋的岩石染上了一层悲壮的赤红,仿佛是大自然最浓烈的一笔,刻画出岁月无情的痕迹。

风,从江面呼啸而来,带着水汽与凉意,猛烈地撞击在崖壁上,发出阵阵轰鸣,如同远古巨兽的低吟,回荡在空旷的山谷之间。这风,似乎还夹杂着靖江之水特有的咸湿气息,以及远处山林间隐约可闻的草木芬芳,却又在这凄清之境中,平添了几分孤寂与萧瑟。

崖下,靖江水滔滔不息,波涛汹涌,拍打着岸边,溅起无数水花,每一滴都似乎在诉说着过往的辉煌与没落。水面上,偶尔有几片落叶随波逐流,它们或轻盈旋转,或沉沉浮浮,最终消失在茫茫江面,仿佛是在这浩瀚天地间,渺小而又无助的生命缩影。

四周,群山环绕,层峦叠嶂,一片苍翠之中,断鸿崖孤悬其间,显得格外突兀而孤独。山林间,偶尔传来几声鸟鸣,那声音清脆而凄凉,似乎在诉说着离别的哀愁,又似在寻找着失落的伴侣,让这寂静的断鸿崖更添了几分凄婉与哀伤。

此情此景,靖江畔的断鸿崖,不仅是一幅凄美的画卷,更是一首悲壮的诗篇,让人不禁感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同时也为这凄凉之境,心生无限感慨与敬畏。

八月十五,中秋之夜,断鸿崖一改往日的孤寂,月光如洗,银辉洒满山谷,将这片凄凉之地映照得异常明亮。

夜空中,一轮明月高悬,清辉之下,一切显得既庄严又神秘,一场关乎武林命运的盛会,正在这孤绝之地悄然拉开序幕。

崖顶之上,彩旗飘扬,火光点点,各派掌门与高手们或站或坐,围绕着中央的巨大青石圆桌,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决绝与紧张,弟子们则是劲装束身,剑光闪烁。

他们或低声交谈,或凝神沉思,议论纷纷,皆围绕着如何清剿魔教这一共同目标。

人群中,不时传来激昂的言辞和豪壮的笑声,与四周的寂静形成鲜明对比,仿佛要将这断鸿崖的凄凉之气一扫而空。

少林寺的方丈智空大师,须发皆白,却双目如炬,手中紧握着那串陪伴了他数十年的念珠,每一颗都仿佛承载着少林寺千年的沉淀与威严。

云孤剑派的掌门何孤,一袭青衫飘飘,剑眉紧锁,手中长剑轻轻震颤,剑尖不时在青石板上划出一道道细长的痕迹,那是他内心焦虑的外化。

圣阳派掌门莫清阳,身着一袭织锦长袍,袍上绣着繁复而古朴的云水图案,仿佛蕴含着山川之灵气,他悠然自得,仿佛周围的一切喧嚣与他无关,眼神时而掠过会场,目光深邃而温和,仿佛能洞察人心,举手投足间依旧流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从容与自信,令人不由自主地心生敬意。

双刀镖局的总镖头奕龙,身着一袭紧身劲装,衣襟上绣着双刀交叉的镖局标志,腰间紧紧束着一条宽边腰带,上面挂着各式各样的暗器与解药囊,以及他那标志性的两把短刃,刀柄上雕刻着繁复的图案,闪烁着寒光。他的身形挺拔,肩宽背厚,仿佛能扛起千斤重担而不皱眉,这既是常年习武的积淀,也是无数次押镖路上风雨无阻的见证,他面容坚毅如磐石,岁月在他脸上雕刻出几道浅浅的皱纹,却更添了几分沉稳与威严。

而正中间站着的,正是天南山天南剑派掌门楚云朔,鼻梁高挺,唇角微微上扬,勾勒出一抹不容置疑的自信。一头乌黑的长发被精心束起,以一根镶嵌着宝石的玉簪固定,随风轻轻摇曳,更添几分飘逸。在他身后,站着数十人,有天南剑派的亲传弟子,和碧落山庄十大护卫等一干人等。

场地中,散修们或站或坐,各自围成小圈,低声议论。

他们之中,有人衣衫褴褛,却眼神锐利,显然身怀绝技;有人手持奇兵异器,形态古怪,引人注目。

而那些来自各大小帮会的人,则大多身着统一的服饰,或绣有帮派图腾,或刻有帮派口号,他们或三五成群,或列队而立,气势汹汹。火把映照下,他们的脸庞时而明灭。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压抑至极的氛围,偶尔有人低声交谈,也是关于魔教的种种恶行,以及此次攻打行动的部署与策略。

每提及魔教,众人的眼神便更加坚定,仿佛要将所有的愤怒与仇恨,都化作攻打时的力量。

突然,一声清脆的钟鸣划破了断鸿崖的夜空,所有人瞬间静下声来,目光如炬。

智空大师缓缓站起身,双手合十,低吟了一句佛号,声音虽轻,却仿佛能穿透每个人的心扉,带来一丝安宁与力量。

正中间,楚云朔足尖一点,跃上那庄严的高台,声音清越,响彻四方:“诸位武林同道,听我楚云朔一言。近年来,魔教之祸,频扰中原武林,致使无数豪杰惨遭毒手,血染江湖路。身为武林中人,岂能坐视不理,任由此等恶行肆虐?”

“更有那恶贯满盈的冷云秋,与魔教勾结,犯下滔天大罪,竟敢杀害老盟主,此等行径,天理难容,人神共愤。他,已是武林公敌,人人得而诛之!”

“因此,我呼吁诸位,让我们携手并肩,同仇敌忾,共赴这除魔卫道之路。誓要斩杀冷云秋,铲除魔教余孽,为老盟主报仇雪恨,还武林一个朗朗乾坤,万世太平!”

言罢,楚云朔目光如炬,扫视台下众人,那气势,仿佛已凝聚了武林群雄之心,共赴这场正义之战。

楚云朔的话语如同滚滚惊雷,在夜空中炸响,每一字都掷地有声,震颤着在场每一个人的心弦。他目光如炬,扫视过众人,那眸中燃烧的是不灭的正义之火。随着他的话语落下,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激昂的呼应,仿佛万千浪潮汇聚成海,声浪滚滚,直冲云霄。

冷云秋的名字如同魔咒,一旦被提及,便让在场的武林人士面露怒色,咬牙切齿。

人群中,一位身着灰衣的老者紧握双拳,眼中闪过一抹刻骨的仇恨,那是老盟主昔日对他有恩的见证,而今恩人遭害,他誓要以手中之剑,为老盟主讨回公道。

火把的光影在他脸上跳跃,映照出他坚毅不屈的脸庞,仿佛在这一刻,他已化身复仇的战神,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血雨腥风。

蓦地,台下响起一道震耳欲聋的怒喝,如同惊雷炸响于静谧的夜空:“诛杀冷云秋,荡平魔教余孽,誓要为老盟主雪恨!”此言一出,犹如燎原之火,瞬间点燃了人群中的激昂情绪。

紧接着,四周的呼声如潮水般汹涌澎湃,一波接一波的响起,汇成了一股不可阻挡的洪流:“为老盟主报仇!铲除魔教,还江湖以清明!”每个人的声音中都蕴含着对正义的渴望与对邪恶的愤慨,仿佛要将这方天地都淹没在这片激昂的浪潮之中。

场面一时之间变得沸沸扬扬,群情激愤,每个人的眼中都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仿佛在这一刻,他们已不再是单独的个体,而是凝聚成了一个坚不可摧的整体,誓要将那所谓的魔教之首冷云秋绳之以法,以慰老盟主在天之灵。

楚云朔的唇角轻轻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浅笑,他的目光悠然掠过在场各大门派的掌门,声音带着一丝不易言喻的力量,缓缓问道:“诸位掌门,对于此事,心中可有高见?”

云孤剑派掌门何孤霍然立身,怒意如潮,汹涌难抑:“冷云秋这贼子,竟胆敢害我亲子,复又毒手加诸老盟主!此仇不共戴天,我云孤剑派与他誓不并存!诸位同道,可愿随我何孤,共赴楚掌门麾下,誓将此獠斩草除根,以慰亡灵!”

言罢,云孤剑派众人群情激昂,一片凛然之气,誓师的誓言在空旷的大厅中回荡,掷地有声,坚定不移。

楚云朔嘴角勾起一抹满意的弧度,轻轻颔首,随后他的目光转向了少林寺的智空大师,语气恭敬而充满期待地问道:“智空大师,您是少林得道高僧,也是当世几大武功卓绝之一,大师意下如何?”

楚云朔的嘴角不经意间扬起一抹满意的浅笑,他微微颔首,随后,他那双深邃的眼眸轻轻一转,定格在了少林寺的智空大师身上。他的声音温和而充满敬意,更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期待:“智空大师,您不仅是少林寺中德高望重的得道高僧,更是当世武林之中,武功超凡入圣的几位大宗师之一。对于此事,大师您意下如何呢?”

智空大师缓缓睁开眼,目光深邃如古井无波,他轻轻合十,声音浑厚而平和:“楚施主言之有理,冷云秋之罪,罄竹难书,老衲虽已遁入空门,但武林正义不可弃。此番行动,少林寺自当鼎力支持,愿与诸位同道并肩作战,共除武林之害。”

言罢,他转身,少林寺众僧随之起身,齐声诵念经文,梵音阵阵,庄严肃穆,仿佛有净化人心之力,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少林武学的博大精深与佛法的慈悲为怀。火光映照下,智空大师的身影显得格外高大,宛如一尊慈悲与威严并存的金刚,守护着武林的安宁。

楚云朔朗声一笑,道:“好!有大师这番承诺,我等定能共赴艰险,诛尽恶贼,将那魔教连根拔起,还江湖一片清明!”

言罢,他目光一转,望向了圣阳派掌门莫清阳,询问道:“莫掌门,您意下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