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聊天 下

换源:

  段小千挑起话题说:“朱姑娘步伐这么轻盈,让我想起来我儿时在农田里玩耍的日子,也像朱姑娘这样在田道上走得这么快。”

朱小云没有回头,边走边问着:“你不是城里人吗?”

“城里,不是哦!我是在国外长大的,我叔叔是大英帝国的农场地主,小时候我经常会和人去农田里玩耍。”

“大英帝国?我还没有见过洋人,以前听教书先生说洋人是金发碧眼,你看着不像是洋人啊?”

说罢,朱小云回头看向段小千,确认段小千不是金发碧眼。

这让朱小云心中有些疑惑。

教她念书的教书先生是一位老秀才,曾到省城待过几年。

在教她的六年里,跟她说过很多外面的世界,其中就包括见到的洋人。

“洋人也分很多种的,不过我不是洋人,我是跟叔叔一家移民到大英帝国的,我在大英帝国长大,硬要说,只能算是半个洋人。”段小千不紧不慢地解释着。

身份问题的解答,早在段小千刚来到这个世界说自己是外国来的,就开始想各种对策说辞。

面对林正自己都能自圆其说地骗过去,更别说朱小云疑惑了。

听完段小千的解释,朱小云又说出自己的一个疑惑:“我还听教书先生说,洋人说起官话有很重的口音,你的官话说起来比我们这还没有口音,听着很舒服,不会感觉怪怪的。”

来到这个世界这么久,段小千一直说的是白话。

只有不想暴露身份,会用当地方言去沟通。

段小千再次用平缓的语气解释着:“洋人很难像我这样没有口音的,我也是学了好久的官话才练得这副没有口音的官话。官话难学,导致洋人口音严重,像大英帝国的英语更好学点,用英语称呼朱姑娘漂亮,就说beautiful。”

“beautiful?”

听着段小千又夸自己漂亮,朱小云的脸色又泛起微红,不由微微低头,内心念了几遍:“beautiful?”

“它三个出声诶?漂亮才两个声,这英...英语,我听起来比官话难学。”朱小云自我感觉道。

“英语表达较为简单,像我学官话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同一个音的不同语气,能写出很多字来,像艺术的艺,衣服的衣,意见的意,义气的义,以为的以等等,当时学得我生无可恋呢!”

段小千越说语气越是低落,像是回忆起那段生无可恋的日子。

同音不同词,是段小千小时候的疑惑,这么多年段小千一直是当个笑话来讲。

听着这些例子,朱小云也想起自己儿时学官话的不解和窘境,轻笑着:“呵呵,那你为什么还要学呢?”

段小千抬头望着蔚蓝的天空,语气平和着:“这还要从我16岁那年说起,不过我就长话短说!省的朱姑娘嫌我啰唆,带我长大的叔叔在去世前告诉我,他有一个私生子在两广之地,希望我以后有机会回国安顿好他们母子俩,为了不辜负叔叔的遗言,我就开始学**清的官话。”

这个借口,段小千对很多人讲过。

除了不是在英国和学习官话,其他与段小千的亲身经历差不多。

最后段小千瞒着婶婶找到这对母子,将叔叔的银行卡交给了那女人。

过了一年多,那女人又找上婶婶要钱,说了段小千给她钱的事情。

导致婶婶勃然大怒说出白养了你这个侄儿,以后别来我家,断了段小千的生活费,

正是这段被人随意驱逐的经历,让段小千一直为生活奋斗努力。

朱小云猜测道:“现在你在镇上做起生意,应该是找到他们了吧?”

段小千摇头道:“没呢,我只知道叔叔儿子叫段誉,其他一概不知,寻找数月杳无音讯。”

“段誉?我好像一点印象,嗯?”朱小云转着辫子思索了一会,突然道:“我之前在镇子告示牌上的寻人启事看见过,上面的人名就是段誉。”

寻人启事在林正得知段小千的身份就在棉山镇出告示。

后面扩散到附近几个镇,再是县城,最后是附近几个县城。

告示存在很久了,朱小云能看见并不奇怪。

段小千平静解释着:“这是我路途中遇到一位捕头,他用自己的关系帮我在附近几个县贴出的,没有悬赏是因我不认识段誉,真假分不清,只能以不悬赏的寻人启事寻找。”

朱小云微微叹了一口气:“唉,不认识要找的人,这很困难的!”

段小千应着:“是啊!这一路上我见到太多人死于野外。回大英帝国也是一个人生活,更对不起亡故的叔叔。就干脆选了一个小镇做起生意,开设工厂救济难民们。哪怕最后没有找到段誉,起码救济难民们,也算做了一件大善事。”

朱小云疑惑着:“这就是要开设工厂的原因吗?为什么外面都说你是有军阀帮助才开设工厂的。”

自从那天得到打仗的消息,段小千购土地购山购农田都是以建设工厂的名义。

大部分人认为工厂是无稽之谈,面对段小千的收购直接坐地涨价,直到陈师爷的回来。

一打听才得知,段小千和军阀大帅陆宋搭上关系了。

陆宋还为段小千提供建设人才,很明显是非常好看段小千工厂。

也是这天起,段小千的收购各项事物变得非常简单起来,甚至还有人找上门。

连在县城的老爷们也得到风声,派了不少人与段小千谈合作的事情。

段小千没有下令封锁消息,平头百姓们也是知道很多情况的,成了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

段小千不紧不慢地说道:“工厂不是有钱就能开的,就如衣物厂,需要原材料、纺织机器、纺织工人,如此能产出衣物的工厂就建成了。但不能光产不出,要有人负责销售,这时有人故意打压会怎么办?”

“会怎么办?”

“东西会一直堆积着,工厂要么停工,要么继续做,停工会导致工人没月钱,继续做,东西会积累得越多,导致工厂没有钱发月钱。我的工厂是收留难民做事的,难民们没钱就只能继续逃难。这也是需要军阀的原因,有军阀做背景,就不怕被打压,能将东西卖出去。军阀是谁对我们来说无所谓,重要的是有人能保护我们,让难民们有一个安居乐业之地,不是简单的开粮救灾,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明白了!”

朱小云重重点头,特别是最后一句话,让朱小云敬佩起段小千来。

自古以来,难民的处置都是一个大难题,大部分都是开粮救灾。

段小千的行为则是给他们提供一个安居乐业之地。

前者很简单,后者很理想,也正是因为这份理想才彰显出成功后的伟大。

两人这时也走出农田,进入一片小树林中,是一条黄泥小道,继续保持着一米多的距离,一前一后。

朱小云的房屋就在小树林前面。

朱小云抬起头看了看远处的家,轻快道:“我快到了,你现在是不是要去和其他农户谈?”

段小千脸带笑意看着,温和道:“我都擒到王了,不用一个个谈了。”

“擒王?你在说我吗?”朱小云没有回头,继续往前走着。

“是的,美丽的女王。”段小千用着颇为严肃的尊敬语气。

“嘿呵呵....这话可不能乱说的。”朱小云捂嘴一笑,笑声中既含蓄又得意。

“朱姑娘的美貌比我见过的大英帝国的女王还要明艳动人,若要让我在两位女王中选择,我会毫不犹豫选择您这位女王。”

段小千再次使用严肃的尊敬语气。

朱小云心中得意的情绪变成害羞,话语迟钝地否认着:“嗯...嗯...才不是,你别胡说,我哪里能和女王相比。”

说着,朱小云的脸上再次出现一层淡淡的红晕。

“好啦,不逗你了,我也差不多回镇上去了,明天辰时,我来这接朱姑娘。”段小千的语气恢复正常。

“嗯,我会早起等你的。”朱小云转身对着段小千招了招手,表示再见。

段小千双手竖在胸前,道:“嗯,那我走了,哦对了,朱姑娘是目前我在这个世界上见过最漂亮的女人,这是真的哦!骗人是小狗!”

说完,不等朱小云回话,段小千便转身离开了。

“啊?我...”

看着离去的背影,欲言又止的朱小云感觉有一阵风吹在自己额头的刘海上,风很凉。

她抿起嘴笑着,半晌,她没有动,想着什么。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