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定计!(求花求票)

换源:

  (求花求票)

几日之后,苏瞻和史渭明的信件送到了三省各地。

不少文官在收到信件的第一时间便赶往临安,想要拜见这两位大人物。

“渭明,明日文官都到齐了,你要不要一起去看戏?”

临安城的一间茶社内,苏瞻坐在椅子上,看着对面正在欣赏风景的史渭明问道。

“那是自然,这等场面可是百年难遇!”

史渭明收回目光,笑着回答道。

“哈哈哈!为兄也是很期待啊,唉,对了,你那边可有武将回信?”

苏瞻想起史渭明那边也有场大戏,戏谑的问道。

“有,还很多!”

一想起自己桌子上那一堆信件,史渭明不由得有些好笑。

“亏空如何?”

苏瞻问道。

“和我预计的差不多,近乎一半的缺额!”

史渭明叹了口气说道。

这几日经过史渭明的统计,报上来的空饷名额接近十万人。

整个东南三省才二十六万的兵力,难怪那些倭寇能如此轻易的夺下多个重镇。

史渭明心中已然起了杀意,这批主将必须需要付出血的代价!

“对了,泉、福、鹭三城如何了?”

苏瞻问道,前些日子这几座城被倭寇侵占,不知现在如何了。

“现在都在围着,久攻不下!

现在整个东南三省的战力太差了,三地在一起足足有七万倭寇。

现在整个东南三省能不能找出来七万战力都难说,这里面还要算上临安的一万人!

不过好在那边原本的守军还有些头脑,在发现倭寇的第一时间就把百姓迁出城了!”

一提到那三座城,史渭明心中不由得有些烦躁。

他很想现在就冲到三地,把里面的倭寇都宰了!

“唉,一步一步来吧,只要百姓没遭难就是好事!”

苏瞻叹了口气,说道。

“我在想有没有一种可能......”

史渭明似乎想到了什么,但有些犹豫不知道该不该说。

“渭明又有什么想法?”

苏瞻眼睛一亮,面带期盼的看着史渭明道。

“临安湾足够容纳多少战船,苏兄知道吗?”

史渭明问道。

“大约五百艘!”

让史渭明没想到的是,苏瞻很快便给出了答案。

“苏兄如何得知?”

史渭明好奇的问道。

“前朝残军与太祖交战时,曾在临安湾设置过军港。

按前朝的数据来看,这里最多有五百条一百丈的军船!”

苏瞻凑近在史渭明的耳边,说道。

五百艘百丈军船,按每艘船二百人的编制,那便是十万人。

“我明白渭明你的意思了,但那些船只从哪里来呢?”

苏瞻直到史渭明是想在临安训练军队后,乘军船沿海而下,收复失地,但五百艘军船,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在明年三月前集齐。

“苏兄可曾记得浙闵水军?”

史渭明突然说出一个陌生又熟悉的名词,让苏瞻一愣。

“渭明可是说前太子当时组建的水军?”

苏瞻眼睛一亮,问道。

“不错,当时前太子计划组建一千艘战船的水军,直到十年前那事发生,这一千艘已经建成了七百余艘。”

史渭明小声说道。

“那这七百余艘战船现在何处?”

苏瞻激动的问道。

“有三百艘在嘉兴治下,但我估计如今只剩下二百多点了!”

史渭明说道。

“还有四百艘呢?”

苏瞻继续问道。

“被三大皇商分了!”

史渭明轻点桌面说道。

“皇商?他们要战船干什么?”

苏瞻有些不解的问道。

“战船大,且坚固,能装更多的粮食!”

史渭明笑着说道。

“可是,那几个皇商都是注重利益的人物,会把船交给我们吗?”

苏瞻有些担忧的问道。

“其他人我不清楚,薛家一定会!”

史渭明说道。

“为何?”

“因为前几日我救了他们家主母,而且现在人还在我府上住着!”

史渭明说到这,端起茶盏,心中只觉那天救人救的无比正确。

“就是初六那日你带回来的妇人?”

苏瞻惊讶的问道。

“是!”

史渭明点了点头,承认下来。

“他们家有多少船?”

“二百余艘!”

“成了!”

苏瞻忽然大叫一声,双手在桌面猛的一拍。

“今日我回府便会和薛家主母提此事!”

史渭明将苏瞻按下,笑着说道。

“好!好!好!渭明,你去谈,如果对方愿意把船交出来,我能保他们家长子一个临安漕运使!”

苏瞻也清楚,就算薛姨妈和史渭明交情匪浅,但交出这些船就意味着损失巨大的利益,他必须要给点什么作为交换。

而漕运使是个不错的条件,这个官职意味着,只要他们家长子活着,以后薛家的生意只要从水上来都可以不用交税!

这样最多两年,便可以弥补上这几个月的亏空,后面几十年就是纯赚,薛家没有理由不答应!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