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抄经也能抄出气运金

换源:

  顾承渊接过那卷残旧的《道德经》,指尖微微一沉。

纸张早已泛黄,边角破损,甚至隐隐带着一股霉味。

但当他目光落在第一页时,心头猛然一震——这并非寻常抄本,而是以古篆书就的原始版本,字里行间透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厚重感,仿佛每一笔都蕴含大道至理。

“这是……原本?”

他心中震动,却并未表露于色。

张老站在藏经阁入口处,背手而立,眼神晦暗不明:“七日,若未完成,便永远留在这里。”

话音落下,脚步声渐远,铁门轰然关闭,将顾承渊一人独自关在了这方寸之间。

他缓缓坐下,铺开纸笔,开始抄写。

第一日,只是通读整部《道德经》八十一章,结合现代哲学体系重新梳理其中逻辑,发现其思想体系远比表面更复杂深远。

所谓“道法自然”、“无为而治”,实则是一套完整的宇宙运行法则,与修真界的“天地规则”隐隐契合。

第二日,他在抄录的同时,开始批注。

每写一段,便加入自己的理解与延伸,渐渐形成一篇系统性的讲义。

第三日,他的神识已完全沉浸在这部经典之中,脑海中不断浮现出老子骑青牛出关的画面,仿佛亲临千年前那个动荡却又智慧璀璨的时代。

第四日,他写下《道论新义·天地篇》,上传至系统。

刹那间,脑海嗡鸣,系统界面浮现:

【文韬任务·七日讲透《道德经》要义】已完成

当前进度:五星(超预期)

奖励发放:气运值 50,解锁初级文道神通「圣言术」,触发微弱文道共鸣

下一瞬,整个藏经阁内忽然响起一道低沉的嗡鸣。

空中浮现出一道淡金色的虚影,隐约可见一尊金章轮廓,光芒流转,宛如天命所归。

那是——气运金章!

虽然只是虚影,但其威压之强,足以令整座藏经阁内的典籍自动翻动,仿佛被某种无形力量唤醒。

顾承渊心头震撼。

他没想到自己不过随手整理心得,竟真的引动了文道气运。

而此刻,藏经阁外,张老正站在廊下,仰望那虚影,

“文道气运……竟然真的出现了。”他喃喃自语,“而且……似乎与他体内的气息有所呼应。”

他凝目看去,只见那淡金虚影虽短暂,却在消散前的一刻,竟有一丝光流没入顾承渊体内,隐而不显。

张老神色顿时变得复杂起来。

他转身迈步,朝藏经阁走去,脚步稳健如山,仿佛这一刻,他已经做出了某个决定。

而在阁中,顾承渊尚未从方才的异象中回神,只觉体内涌起一阵温热,仿佛有某种古老的力量正在悄然觉醒。

他低头看向手中还未写完的《道论新义》,眼神愈发坚定。

这一场风暴,或许才刚刚开始。

但既然已经踏上了这条路,他就绝不会退缩。

“接下来……该是《人道篇》了。”藏经阁内,光影交错,文道气运金章的虚影缓缓消散于空中,残留的气息依旧缭绕不去。

顾承渊望着那尚未完全平息的空间,心中涌起一丝波澜。

他低头查看体内的灵力流转,却发现并无异常,唯有识海深处隐隐多出了一种难以言喻的清明感,仿佛思维比以往更加通透。

就在他沉思之际,铁门再次开启,张老缓步走入,目光如炬,落在顾承渊身上。

“你……感觉到了吧?”张老声音低沉,却带着几分试探意味。

顾承渊不答反问:“前辈可知我体内为何会有文道气运?”

张老沉默片刻,终是叹息一声:“你果然不是普通弟子。这《道德经》抄本,乃宗门初建时由一位大儒遗留,百多年来无人能引动半点共鸣。今日你却能令其显化气运金章,此事非同小可。”

他顿了顿,眼中精光一闪,“若我所料不错,你与二十年前那位‘帝师’之间,怕是有某种联系。”

顾承渊心头一震,面上却不动声色。

张老没有继续追问,而是转身走到书架旁,随手抽出一卷古籍,轻轻放在案几上。

“从今日起,你可在藏经阁抄写古经、批注典籍,期限未定。”他说着,语气忽然加重,“但我提醒你一句,玄霄宗水深得很,有人不会容你这般风头太盛。”

话音落下,张老转身离去,背影在暮色中拉得修长而深远。

顾承渊静静看着那道身影消失,眼神渐渐凝重。

然而,他并不惧怕。

他要的,从来不是苟且偷生。

翌日清晨,消息已然传开。

藏经阁异象惊动数位长老,更有传闻说有“文道气运”现世,虽短暂,却足以说明有人已在文道一途踏出关键一步。

而那人,正是——顾承渊。

此事迅速传至内门,李景云听闻后,脸色骤变。

作为玄霄宗大师兄,他一向自诩天资卓绝,根骨上乘,修炼十年便已踏入淬体三重巅峰,天赋在年轻一代中名列前茅。

可如今,一个被众人讥为“废物”的内门弟子,居然凭借抄经引来文道气运?

“不过是运气罢了!”李景云冷哼一声,眼中闪过一抹阴狠,“他以为靠这点虚名就能翻身?呵,不过是个跳梁小丑!”

他当即下令,将顾承渊调往灵药园,名义上是“历练修行”,实则是想用繁重劳役将其困于琐事之中,彻底磨灭他的锋芒。

不仅如此,他还暗中安排心腹弟子监视顾承渊的一举一动,一旦发现其有异动,便可借机发难。

李景云坐在殿中,手中把玩着一枚玉简,嘴角浮现一抹冷笑:

“让你嚣张几天又如何?等你跪在泥地里连饭都吃不起的时候,我看你还怎么风光。”

而在另一侧,顾承渊刚走出藏经阁,就收到了一道调令。

“灵药园?”

他望着手中玉牌,眼神微微一闪,随即淡然一笑。

“看来,是有人迫不及待想让我出局了。”

他没有反抗,也没有质疑,只是平静地收起玉牌,迈步而出。

阳光洒落在肩头,微风拂过衣袂,他步伐稳健,一如往昔。

只是这一次,他心中已有决断。

“既然你们想看我栽跟头……那我就偏要,在这片药园里,种出一片天地来。”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