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京观

换源:

  “护国公威武!”

山呼海啸般的呐喊声回荡在整个七锋山的山巅。

将士们高举手中兵刃,眼神中满是崇敬。

陈烨抬手示意,众人立刻安静了下来。

他缓缓走到崔明和罗天雄的面前,目光冷峻。

“陈烨,你以为杀了我们,沧州就太平了?”

“呵......这天下,匪患不绝,你杀得完吗?”

罗天雄也挣扎着抬起头,眼中满是恶毒。

“护国公,你今日杀了我们,明日就会有更多人揭竿而起,这世道,本就是弱肉强食!”

陈烨冷冷一笑,缓缓抽出腰间佩剑。

“说到底是怕死罢了。”

“匪患不绝,不是因为百姓愿意为匪,而是沧州吏治混乱,官吏贪腐,逼得他们走投无路!”

“今天我不仅要杀你们,还要在此立一座京观!”

“以此告诫世人,若是匪盗猖獗自有人前来平匪!”

京观?

听到这二字,两人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

“护国公,所谓京观实在太过残酷.......”

“本公不仅要把他们筑成京观,还要整顿沧州吏治,让百姓有田可耕,有家可归!”

陈烨话音落下,手中的长剑一闪。

噗嗤——!

两颗头颅瞬间滚落在地,滚烫的鲜血染红了地上的黄土。

“传我军令,将七峰山所有匪众尸身首级就地筑成京观!”

“末将领命!”

张龙抱拳应道,随即指挥士兵开始清理战场。

血色残阳中,七锋山脚下矗立起一座骇人的京观。

三千具匪尸被军士以石灰防腐,层层垒起九丈高的尸塔。

顶端斜插着七杆染血的旌旗,马奎那颗独眼的头颅赫然被旗杆贯穿,高悬于最高处。

方圆十里都能闻到这股混合着血腥与石灰的死亡气息。

陈烨亲手在其基座下立起一块木牌,以鲜血写下“以儆效尤”四个大字。

七峰山的捷报很快便被传回京都。

“沧州捷报,护国公率八百轻骑与三千精兵合围绞杀于县匪患两万余众!”

御书房内,皇帝脸上浮现出欣慰的笑容。

“陈爱卿果然不负朕望!”

皇帝的手指亲叩在桌面之上,眼中的精光闪烁。

他正欲起身查看文书,结果另一道身影匆匆赶至。

“八百里急报,护国公以军中缺粮屠杀数匹战马吸引敌军前来夜袭,随后以火攻之计活活烧死数万匪患,后以雷霆之势攻陷七峰山!”

“更是在七峰山下筑起九层京观,以摄天下匪患!”

“好!此去不过数日竟然接连传回捷报,护国公真乃朕的福将!”

皇帝脸上的喜悦之色更胜,可思索一番之后又顿感朝中恐生变故,连忙命人拟旨。

“来人,拟旨!”

一旁的刘公公连忙捧来空白圣旨。

“加封陈烨为征掳将军,总领沧州一切军政要务。”

皇帝略微沉吟,随后继续开口。

“另赐尚方宝剑,准其先斩后奏之权,务必肃清沧州匪患!”

“陛下圣明!”

刘公公恭敬地接过圣旨,正要退下时,皇帝却又叫住了他。

“等等。”

只见他从龙椅上缓缓起身,走到窗前遥望北方。

“再派钦差传朕的口谕与陈烨......”

刘公公当即领旨退了出去,不多时,门外就传来小太监的吆喝。

“首辅杨仕大人请命见驾!”

“兵部尚书李烟请命见驾!”

皇帝皱着眉头,手指轻轻按压在太阳穴上。

果然,这些人闻着味就来了!

“叫他们在门外候着!”

不用想,这些人定然是为了京观一事前来的!

此时的七锋山寨内,陈烨正在寨中研究着沧州的地图。

“奉孝,如今我们已经攻下于县与七峰山,两者之间可互成犄角之势,可这沧州匪患横行,我们任重而道远啊!”

郭嘉点了点头,随后上前开口。

“这匪患一事倒是好说,只是公子先前杀匪垒作的京观只怕会惹得朝中非议啊!”

陈烨点了点头,郭嘉所说不无道理。

“不过公子能在此想到京观一事,倒是令嘉倾佩至极。”

“这沧州的匪患猖獗,若是不以京观震慑,这些匪徒只怕会继续乱来!”

郭嘉说完之后,又缓缓走到地图旁边。

“公子是在想如何攻下这座城池吧!”

听到郭嘉一下子点出自己心中所想,陈烨不禁感叹起来。

“知我者为我心忧!”

“公子言重了,此处乃是距离我们最近且人口最多的城池,而且根据线报,这沧州知府应该躲在此处!”

“此时这沧州知府是敌是友尚未可知,这才是公子担忧的地方!”

陈烨缓缓上前。

“你说的不错,此地确实复杂!”

“若是我等能攻下此城,在其周围广施粮粥,这些百姓便不会再助纣为虐!”

陈烨点了点头,随后又陷入了沉思。

“公子不必忧心,嘉有一计!或许可让公子不费一兵一卒拿下此城!”

“哦?你且说来听听!”

郭嘉的话语瞬间让陈烨精神了起来。

“如今公子屠杀如此之多的匪患想来在那些流寇心中早已筑起高台,这沧州知府如此贪生怕死,只需公子传他前来,他必定前往!”

“到时,不管他是敌是友,便都由我们掌控了!”

我去,鸿门宴啊!

陈烨眼中精光一闪,当即拍案。

“传沧州知府今日前来七峰山大营议事,若逾期不至,以通匪论处!”

军令传出之后,陈烨又命人将缴获的匪寨财宝尽数点清。

看着堆积如山的金银,陈烨的嘴角掀起一丝冷笑。

“这些民脂民膏,也是时候物归原主了。”

当日夜晚,沧州知府王守德果然战战兢兢地来了。

这肥头大耳的官员一进大帐就慌忙跪倒在地。

“下官参见护国公,国公剿匪大捷,实乃是朝廷之福啊!”

陈烨把玩着手中的酒盏,发出一声冷笑。

眼前的知府大人身为沧州的父母官,这嘴上却根本连沧州的百姓都没有。

“王大人,本宫缴获的匪寨账目上,可是记载着不少与官府往来的账目啊!”

听到陈烨的话语,王守德顿时汗如雨下。

“这......这定是匪寇栽赃,下官可是一向清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