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更多的支持

换源:

  尽管花费了一些成本,但是这些售货员不仅认真学习了销售礼仪。

而且思想上也有了转变,开始懂得维护单位的形象。

这将自然而然地反映在他们的行为上。

培训结束后,谢主任对萧冬青赞不绝口。

“萧冬青啊,每当我以为你已经足够优秀时。”

“你总能给我更大的惊喜,你还有多少才华没有展露出来呢!”

南阳县商贸局的李云胜领导则期盼地看着萧冬青。

“萧同志,你考虑过留在南阳县吗?”

“我可以在商贸局为你安排一个正式的职位!”

这萧冬青的嘴皮子真利索,脑袋也转得快。

今天的市总供培训,萧冬青的表现让他目不暇接,真是个人才!

全程跟下来的林秘书,此刻大概是全场心情最复杂的一个人了。

他不得不承认,自己过去确实低估了萧冬青。

据说萧冬青连高中都没毕业,之前谢主任因为觉得他笑容可掬。

适合与人打交道,便极力推荐他加入检查小组。

这个理由听起来有些荒唐。

但谢主任的坚持让萧冬青意外地得到了这个机会。

林秘书一向没怎么重视过萧冬青。

甚至在火车站与他比较时,感到一种莫名的屈辱。

如今回想起来,林秘书只觉脸上火辣辣的。

商贸局的正式岗位诱惑力极大。

谢主任也显得格外紧张,担心萧冬青会被吸引。

毕竟,他无法提供百货大楼的正式工作。

但萧冬青婉拒了。

“谢谢李局的好意,如果不是因为家在南通市。”

“还有家人需要照顾,我会认真考虑您的提议。”

“真是太遗憾了!我对你的能力非常认可!”

李局一脸惋惜地说道,他真心希望萧冬青能留在南阳县商贸局。

一旁的谢主任这才松了口气。

待萧冬青离去后,他不满地瞪了李领导一眼。

“李云胜同志,你这是什么意思?”

“当着我的面挖我们的墙脚,这不是君子之举!”

面对谢主任的指责,李领导毫不示弱。

“什么叫挖墙脚,萧冬青只是个临时工,并不属于你们百货大楼!”

看着李领导那副理直气壮的模样,谢主任气得直咬牙。

他涨红了脸反驳:“萧冬青迟早会成为我们百货大楼的一员,用不着你操心!”

若不是萧冬青拜托他隐瞒自己报考南通市百货大楼的事情。

他早就让李云胜无言以对了。

至于吉普车的问题,他还得再仔细考量。

“就我个人看法,南阳县商贸局对车辆的需求并不大。”

“这份申请恐怕难以通过。”

谢主任说完便背着手离开了。

南阳县机关政府大门口,李云胜站在风中,一脸无奈:“……”

他有些生气地说:“我只是说了实话,萧冬青同志本就不属于百货大楼。”

“他不讲道理地驳回我的申请,这也太狠了吧!”

旁边的商贸局办事员看着自己的领导,心里也是无语。

“萧冬青同志确实是南通市的人,怎么可能调到南阳县工作呢?”

“领导您今天非要和谢主任对着干,这不是自找没趣吗?”

“你这是在教训我?”李云胜怒气冲冲地对着办事员吼道。

其实他心里也有些后悔,但在那种情况下,他不愿意向谢主任低头。

办事员挺直了脖子,沉默不语。

事情本来已经定了,领导却偏偏要得罪谢主任,现在事情又悬了。

南阳县的百货大楼检查工作已经接近尾声。

检查组下午就要前往下一个县城。

自从来到南阳县,萧冬青一直忙于与检查组一起暗访。

接着又投入到培训工作中,完全没有自己的私人时间。

他早就在第一天就想着要趁此机会多买一些当地的小海鲜。

毕竟这样的机会不多,要是错过了,将来想起来都会后悔。

原本以为需要找个理由才能脱身。

没想到谢主任他们还要召开一个全体负责人的会议。

而萧冬青则不需要参加,这反而给他提供了独自行动的机会。

虽然现在不允许私人交易,但是萧冬青并不笨。

他从招待所借来一辆自行车,直接前往南阳县下属的渔村。

作为外来者,萧冬青一眼就能看出是个外乡人。

刚进入渔村,他就被一位大婶叫住了。

“嘿!”大婶警惕地看着萧冬青。

“你是谁啊?跑我们村里来做什么,看起来不像是正派人!”

萧冬青没有被她的语气吓倒,反而微笑着解释。

“您好,我是县百货大楼的新采购员。”

“我们百货大楼计划采购一批海鲜干货,想做成礼品盒在店里销售。”

“请问您知不知道哪家有晒好的干货?”

“如果有,能否带我去看看,比如虾米、干贝、蛤蜊肉、海蛎干等等。”

“你说你是百货大楼的采购员,我凭什么相信你?”

“工作证呢?介绍信呢?”大婶叉着腰,显得不太信任。

“怎么会骗您呢。”萧冬青立刻拿出证件。

“这是我的介绍信和工作证,都有公章的,不会假的。”

“当然,您的警惕性很高,这是好事。”

“但请您放心,我的身份绝对没有问题。”

他站得笔直,大方地让大婶查看他的证件。

大婶接过证件,左看右看,虽然不识字。

但那鲜红的公章让她安心了不少。

她马上换上了笑容,“哦,原来是县里的干部啊。”

“不好意思啊同志,您稍等,我这就去找我们队长,您要收购干货是吧。”

“没问题,我家就有不少晒好的海蛎子,全卖给您!”

萧冬青笑着点点头,“您慢点,大妈,我不急着走。”

他小心翼翼地收起手中的证件,多亏了这次暗访任务。

他和几位同事手中都备有身份证明和介绍信。

不久后,大妈领着大队长匆匆赶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