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汉东风云起 第二章 产业破冰

换源:

  京海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工地外围,防尘网在春风中猎猎作响。荀昼的轿车碾过碎石路,远远便看见高启强站在脚手架下,正对着一群穿工装的男人大声训斥。黑色西装的袖口沾满灰尘,与记忆中旧厂街卖鱼的青年判若两人,却仍改不了遇事时攥紧拳头的习惯。

“荀书记!”高启强眼尖地看见车队,立刻推开围在身边的技术人员,小跑着迎上来。安全帽下的额头挂满汗珠,却在握手时特意收了力道,生怕掌心的老茧硌到对方。

荀昼扫过他身后停工的生产线,不锈钢管道在阳光下泛着冷光:“怎么回事?昨天还说设备调试没问题。”

“都怪我!”高启强猛地拍了下自己的大腿,“比亚迪的工程师今天来验线,说咱们的电池能量密度比合同要求低了15Wh/kg。”他从裤兜掏出皱巴巴的检测报告,指尖在数据上戳出个小坑,“老默带着人熬了三天三夜,就是调不到180Wh/kg。”

远处传来叉车的轰鸣,荀昼望着堆成小山的锂电池半成品,忽然想起系统面板里的“未来科技数据库”。初级库中存储的2025年电解液配方,正好能解决能量密度的难题,但此刻他的政绩点刚过12000,兑换技术需要5000点——他还想留着点数解锁下周要启动的城际轻轨项目。

“带我去生产线。”荀昼扯了扯领带,率先走向厂房。安全帽扣在头上时,他瞥见墙角堆着的旧账本,封皮上“强盛物流”四个大字褪了色,却仍能看出被反复翻阅的痕迹。

车间内机器轰鸣,老默正趴在涂布机前调整参数,听见脚步声立刻站直身体。这位曾经的杀手如今穿着白大褂,袖口别着检测员的工牌,却改不了说话时习惯性摸后腰的动作:“荀书记,问题出在涂布厚度,咱们的工艺比比亚迪的标准差了0.01毫米。”

荀昼接过他手中的游标卡尺,指尖划过冰冷的金属刻度。系统的“洞察之眼”突然激活,在老默身上扫出淡红色的警示——隐藏意图:对高启强转型心存疑虑,暗中保留旧部联系方式。他心中一凛,面上却不动声色:“我从宁德时代请了位专家,半小时后到。”

高启强的眼睛亮了:“是陈院士?您连他都请得动?”

“陈院士是冲着京海的产业前景来的。”荀昼放下卡尺,目光落在车间尽头的监控摄像头上,“老高,你记得我当初说的三条红线吗?”

高启强立刻挺直脊背:“第一,不碰毒品枪支;第二,公开招标;第三,配合安警官的工作。”他忽然压低声音,“荀书记,安欣最近总带着人查咱们的旧账,连旧厂街的老人都被叫去问话了。”

荀昼的手指在防护栏上敲出规律的节奏。安欣的执着他早有预料,昨夜还收到孟德海的短信,说这位刑警队长在绿藤市挖到了高明远的线索——那个在《扫黑风暴》中一手遮天的黑恶势力头目,此刻正通过中江省的关系向汉东渗透。

“让老默把财务报表送去市公安局,”荀昼忽然开口,“包括三年前转给陈泰的建工集团的资产明细。”看见高启强面露难色,他加重语气,“要想彻底洗白,就得让安欣无话可说。”

车间外传来汽车鸣笛,穿白大褂的中年男子在王强的陪同下快步走来。高启强眼睛一亮,立刻迎上去握住对方的手:“陈院士!您可算来了,我跟您说,咱们这生产线……”

“先看数据。”陈院士推开他,径直走向中控屏。指尖在键盘上翻飞时,荀昼注意到他输入的密码正是自己昨夜通过系统数据库查到的宁德时代内部参数——这招“借专家之口说技术”的戏码,是他专门为高启强设计的。

“你们的设备没问题,”陈院士调出曲线图,“问题出在电解液配方。”他从公文包取出一张A4纸,“按这个比例调整,能量密度至少能提升20Wh/kg。”

老默接过纸张的手突然顿住。作为曾经参与过地下钱庄账目的人,他一眼认出这是荀昼昨夜亲自交给他的配方,此刻却被包装成专家的建议——这位市委书记,终究还是不信任他们。

“还愣着干什么?”高启强一把夺过配方,“按陈院士说的改!今晚我要看到首批达标电池下线。”他转头对荀昼露出笑脸,眼角的皱纹里藏着讨好,“荀书记,您看咱们这产业园,能不能挂个‘汉东大学产学研基地’的牌子?安欣他叔是校长,我跟他……”

“停。”荀昼抬手打断他,“牌子的事找教育局申请,别扯关系。”他望向窗外正在平整土地的挖掘机,忽然想起系统的隐藏任务——【黑帮洗白示范工程】:引导高启强集团成为全省首个涉黑转型标杆企业,奖励政绩点 3000。

手机在口袋里震动,是沙瑞金的秘书发来的短信:“侯亮平案有新进展,田国富在其办公室发现赵瑞龙的加密账本,涉及汉东三名厅级干部。”荀昼的瞳孔微微收缩,知道李达康和高育良很快会为此交锋,而他必须在这场风暴中保持平衡。

“老高,”荀昼忽然拍了拍高启强的肩膀,“今晚跟我去见个人。”

夜幕降临,京海市看守所的会见室里,安欣隔着铁栅栏盯着对面的高启强,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茶杯。不锈钢杯壁上的“为人民服务”字样映着灯光,格外刺眼。

“安警官,”高启强挤出笑容,“我知道你看不起我,但我现在真的在做正经生意。”他推过一摞文件,“这是新能源产业园的就业名单,旧厂街的兄弟占了30%,他们现在都是拿工资的技术工人。”

安欣翻着文件的手突然停住。名单里有他熟悉的名字——唐家兄弟、小虎,这些曾经的街溜子,如今都成了“京海新能源”的正式员工。他忽然想起三个月前在旧厂街看见的场景:高启强蹲在地上给流浪猫喂食,身后跟着拎着菜篮子的陈书婷,像极了普通的中年男人。

“我不管你现在做什么,”安欣压下心头的动摇,“但你别忘了,李响的死跟你有关。”

高启强的笑容瞬间凝固。提到那个曾与安欣并肩作战的刑警队长,他喉咙滚动了两下,终究没说出话。会见室的灯光在他脸上投下阴影,让荀昼想起《狂飙》里他在审讯室的样子——同样的低头沉默,却不再有当年的狠戾。

“安警官,”荀昼忽然开口,打破僵局,“我知道你在查高明远。”看见安欣猛地抬头,他继续道,“中江省的保护伞太硬,你需要汉东的支持。”

安欣的手紧紧攥住茶杯:“荀书记,你让高启强洗白,是不是因为他能给你带来政绩?”

“是,也不是。”荀昼直视他的眼睛,“京海需要就业,需要税收,更需要一个让涉黑势力看到希望的例子。你总不能让所有混混都觉得,这辈子只能打打杀杀。”他忽然放软语气,“给高启强三个月时间,如果他再犯事,我亲自陪你去省纪委。”

安欣盯着他镜片后的目光,那是一种超越剧情的坚定,仿佛真的在规划一个没有黑社会的未来。他忽然想起父亲临终前的话:“扫黑不是杀光所有人,而是让阳光照进每个角落。”

“好,我给你三个月。”安欣起身,警服的褶皱在灯光下格外笔挺,“但如果让我发现他还在碰黄赌毒——”

“不用你动手,我会亲手送他进去。”荀昼打断他,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离开看守所时,高启强忽然低声道:“荀书记,您刚才说的‘阳光照进角落’,是从哪儿学的?”

荀昼望着远处的路灯,想起《沉默的真相》里江阳燃烧的案卷:“从一个总想让世界干净点的人那里。”

回到市委办公室,系统面板适时亮起:

当前政绩点:14500/10000

检测到宿主完成【产业技术突破】事件,奖励政绩点 2000

解锁隐藏任务:【扫黑标杆城市】

任务目标:将京海市涉黑案件发生率降低60%,培养3个以上合法转型企业

任务奖励:政绩点 5000,解锁【城市治安管理模块】

荀昼看着新增的任务,忽然听见窗外传来消防车的鸣笛。远处的高新区方向,火光映红了半边天——那是高启强的锂电池仓库。他猛地起身,抓起外套冲向门口,心中闪过不祥的预感:这场转型的阵痛,显然比他想象的更剧烈。

兄弟们,求鲜花!求评价!求一切!

你们应该知道,飞卢新书第一天成绩就直接决定能不能写下去!

跪求鲜花、推荐、评价!!!求一切!!!

一句话,你们敢支持,小弟舍命陪君子:更新不断!!!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