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莫劝他人善

换源:

  有了路易斯这条暗线,陈锋也算是摆脱了单打独斗。

虽然他并不信任这个新伙伴,但也不得不承认对方搜集信息的能力。

从对托尼的审问结果来看,肖恩大概率不是谋杀艾米丽夫妇的真凶。

是的,肖恩多次在外人面前,扬言要干掉艾米丽夫妇。

可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身上的嫌疑反而不大。

没有人会在杀人之前,就开始预告自己的罪行。

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嫌疑。

但相对肖恩来说,艾伦议员在艾米丽夫妇谋杀案上的嫌疑更大。

系统的主线任务,一个月之内找到明星遇害案的真凶。

但这个所谓的找到,定义是比较模糊的。

确定真凶的身份和抓住真凶,这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如果系统的审核标准是确定真凶是谁,那么完成任务的难度就降低了很多。

假如审核标准是抓住真凶的话,陈锋面对的压力可就提高了不少。

“系统,我确定明星遇害案的真凶是艾伦.洛伊。”

陈锋试着向系统说出真凶的名字。

但系统没有任何反应。

难道,猜测是错误的?

还是说,需要抓住艾伦才能被系统认定为找到了凶手?

陈锋眉头紧皱,陷入了自证的怀疑中。

“难道我要抓住真凶,才能完成任务。”

主线任务进行到现在,陈锋觉得已经到了快收网的时候。

可是,怀疑的目标究竟是不是真凶呢?

对此,陈锋并没有太大的把握。

假如艾伦不是凶手,怎么完成任务?

难道要把肖恩和艾伦全部抓住,两个人都用系统试一遍?

又或者说,这两人都不是凶手的话,接下来怎么推进任务?

尽管这个可能性比较低,但也不是没有。

“算了,还是按照计划进行,想办法抓到艾伦,验证推理结果。”

陈锋不再多想,而是将目光转移到支线任务上。

如果说主线任务还有一定的指向性,那么这个支线任务就是一片混沌了。

深渊中的男人,该如何拯救?

这是一个充满哲理辩证的问题。

他现在连拯救自己都费劲,更不要说去拯救别人了。

更何况,一个陷入绝望中的男人只有自救才有可能爬出深渊。

随着接触的越来越频繁,陈锋发现路易斯已经有了很严重的自毁倾向。

这种人不在意外界的风险,反而享受其中。

“亏大了,要不是出现长期的支线任务,可能这次回来就能触发新的支线任务了。”

自从返回洛杉矶以后,最近两天系统结算的奖励都比较低。

前天的每日结算奖励只有五个生存点,昨天的奖励有十个生存点,今天又变成了五个。

七十二小时视频任务结算奖励也创下了新低,只有三十个生存点。

扣掉这几天购买临时技能卡的花费,已经开始出现入不敷出的迹象了。

回洛杉矶之前,系统结余的生存点是210,现在变成了200。

最近几天的行动,系统评价比较低。

再这样下去的话,未来一旦遇到大麻烦,系统结余的生存点可就不够用了。

陈锋用力甩了甩头,好似要把坏情绪全部甩出去。

他关闭了系统页面,打开手机。

适当的精神放松,更有利于完成任务。

视频平台上,关于陈锋的话题热度依旧很高。

但大部分人的关注点,已经不在艾米丽夫妇遇害案上了。

可能互联网真的没有记忆。

一周前还是轰动整个美利坚的谋杀案,现在大家就不爱讨论了。

网友们更加关注的是,如何评价陈锋的行为。

当他受到不白之冤的时候,选择拒捕,并在后续的逃亡中犯下了累累血案。

一部分网友认为,陈锋受诬在先,后续的一切行为都是情有可原。

但更多的网友认为,这种行为是不可取的。

“如果他当时选择配合警方的工作,可能身上的疑点早就洗清了。”

“你的眼睛是不是瞎了,没有看到圣盖博警署连现场勘查报告都修改了吗?”

“就算是警方诬陷他,还有检方的调查,以及后面的法庭辩论,有很多机会可以纠正错误。”

“太天真了,真以为检方会为了一个普通人和警方对着干吗?更大的可能是他们一起送陈锋入狱。”

“进了监狱也有机会翻案的,陈锋可以找律师,可以搜集证据,反告警方。”

“对的,很多冤假错案后来都是通过律师的申诉,得到了纠正。”

“别忘了陈锋的父母早就没了,谁帮他请律师?谁帮他搜集证据?”

“凭什么好人就应该老老实实去监狱,等待真相大白,凭什么不能反抗?”

“作为业界人士,我的观点是陈锋如果当初被抓,大概率等不到真相,懂得都懂。”

看着网友们的评价,陈锋的心情没有任何波动。

俗话说得好:未经他人苦,莫劝人向善。

这种事情只有亲身经历过,才有资格做出评价。

当初系统也给了陈锋两个选择,而他毫不犹豫地选择将命运把握在自己的手中。

直到今天为止,他从未后悔过当初的选择。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