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铁幕裂痕,特定真相,“多棱镜叙事”计划的

换源:

  面对“评论区”信息那失控性的渗透,基金会信息控制与反制部门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窘境。

尤其是以MTFMu-4“调试者”为核心的精英团队,此刻正经历着自其成立以来最为严峻、也最为无力的困境。

传统的掩盖故事编撰、大规模记忆删除、以及针对性舆论引导等手段,在【天启剧场】这种波及全球、直达意识层面的宇宙级异常面前,其效力大打折扣。

“调试者”的指挥官,那位代号“织网者”的传奇特工,在一份加密等级被设定为最高的内部报告中,用一种近乎绝望的冷静笔触坦言。

“我们正在输掉这场信息战。”

“敌人,并非某个具体的组织,也不是某个可以被锁定的个体。”

“敌人,是‘真相’本身。”

“当真相的尺度超越了人类日常经验所能理解的范畴,任何试图将其完全掩盖的努力,都如同想用一个漏勺去盛满滔天的洪水。”

以往,基金会总能游刃有余。

他们可以通过编造各种合乎逻辑、足以以假乱真的“替代性解释”,再配合上精准到个体的记忆清除技术,轻易便能将绝大多数异常事件的影响控制在最小的、可控的范围之内。

然而,【天启剧场】的降临,以及那紧随其后的“评论区”所带来的海量信息,其颠覆性之强,超乎想象。

其细节之丰富,即便只是破碎的片段,也令人心惊。

更可怕的是,它在全球范围内引发的那种同步感知,使得任何单一的、试图彻底否认其存在的掩盖叙事,都显得无比苍白无力。

这种尝试甚至会引发更强烈的反弹和更深层次的质疑。

基金会紧急启动的“忘川之雾”计划,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成功钝化了公众对于【天启剧场】初期那些恐怖画面的直接情感冲击。

但对于“评论区”这种持续性的、仿佛充满了“智慧交流”意味的诡异信息流,其效果却十分有限。

人们或许能被引导着,暂时模糊对“叶腐”那种存在的具体恐惧。

却无法轻易抹去脑海中已然生根发芽的两个基本认知:“我们并非宇宙中孤独的存在”,以及“这个宇宙,远比我们想象中更为拥挤,也更为危险”。

这些印象,如同烙印,深刻而持久。

在一次由O5-2,代号“维稳者”的最高层领导亲自主持的紧急会议上,基金会的所有高层人员,都不得不面对一个冰冷而残酷的现实。

完全的信息封锁,已经不再可能。

他们必须立刻改变策略。

必须从过去的“堵塞”,转向“疏导”。

必须从不惜一切代价的“全面掩盖”,转向一种全新的“可控揭示”。

一项代号为“多棱镜叙事”的全新信息管控方案,被郑重地提上了议程。

这个方案的核心思想,堪称大胆,甚至有些离经叛道。

与其放任那些无法被有效控制的“真相碎片”在信息黑市和网络暗角肆意传播,从而引发不可预测的社会恐慌和层出不穷的阴谋论。

不如由基金会主动出击。

主动释放一些经过精心筛选、巧妙修改和深度“脱敏”处理的“半真半假”的信息。

以此来构建一个多层次、多角度、真假难辨的叙事迷宫。

其最终目的,是稀释和引导公众对于“评论区”真实内容的过度关注,并将潜在的社会动荡,控制在一个相对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

MTFMu-4“调试者”团队,连同基金会内部最顶尖的心理学专家团队和社会学专家团队,开始了夜以继日、争分夺秒的工作。

他们如同最高明的戏剧编剧,又像是技艺最高超的织谎者。

他们精心构筑着一个又一个“故事版本”。

这些版本,既要能满足一部分公众那难以遏制的好奇心。

又绝对不能触及基金会最为核心的机密。

同时,还要巧妙地将责任和公众视线的焦点,从基金会这个庞然大物的身上悄然移开。

第一个“故事版本”,名为“宇宙信号初步破译”计划。

基金会通过伪造的“某大国天文台内部泄密文件”,或是炮制出“某匿名资深天体物理学家的深度访谈”。

他们向公众巧妙地暗示,人类的射电望远镜阵列,确实接收到了一些来自外太空的、极其复杂的未知信号。

目前,全球顶尖的科学家们正在艰难地尝试破译这些信号。

而这些信号,“似乎”间接指向了多元宇宙的客观存在。

以及某些“完全超出当前人类理解范畴的宏伟宇宙现象”。

这种说法,既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了“天外有音”的事实,满足了部分人的猎奇心理。

又成功地将其限定在可控的“科学探索”框架之内,避免了与“评论区”那些直接的、恐怖的、能引发大规模精神污染的内容产生直接挂钩。

第二个“故事版本”,则是对“远古宇航员理论”的重新包装和升级。

基金会借由一些在学术圈内相对边缘的学者,或者某些以“独立调查记者”身份活跃于网络的人物之口。

重新炒作那些本已沉寂的“远古外星人曾造访地球并深刻影响人类文明”的理论。

并且,他们极为巧妙地将【天启剧场】显露出的某些模糊视觉特征,与世界各地古代神话中的描述、史前洞穴壁画上的某些难以解释的元素,进行似是而非的联系。

以此来暗示,【天启剧场】的出现,可能是一种“周期性的宇宙警示现象”。

甚至可能是某种“古老宇宙盟约的再次显现”。

这种叙事方式,成功地将公众的注意力引向了历史的神秘主义和考古学的浪漫想象。

从而远离了对现实宇宙中可能存在的、迫在眉睫的真实威胁的恐惧。

第三个“故事版本”,则是一个精心布置的“高维投影实验”烟雾弹。

基金会秘密出资,资助了一些从事前沿理论物理研究的机构。

然后,通过“不经意”的渠道,“泄露”一些关于“高维度空间投影技术已取得突破性进展”的虚假研究成果和半成品数据。

这些信息会引导特定人群相信,【天启剧场】和“评论区”的种种异常,或许是某个未知的高等文明(甚至可能是掌握了时间旅行技术的未来人类)所进行的某种大规模“现实投影实验”产生的余波或意外。

这种说法,巧妙地将事件的不可控性和破坏性,归咎于某种“可以理解的实验意外”。

极大地降低了公众对于“外星恶意入侵”或“末日审判”这类极端负面猜想的恐慌情绪。

这些经过精心编织、层层嵌套的叙事版本,通过基金会长期以来秘密控制的各类媒体渠道、深度合作的所谓“意见领袖”、甚至是一些刻意培养起来用于特定目的的“网络爆料人”。

被有计划、有步骤、有节奏地释放到公众的视野之中。

它们相互交织,互为佐证,甚至在某些无关紧要的细节上故意制造一些相互矛盾的说法。

共同构成了一个真假难辨、扑朔迷离的信息迷雾。

基金会此举的最终目的,并非是让公众彻底相信某一个特定的“真相”。

而是要让他们在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各种“解释”中感到困惑、疲惫,乃至厌倦。

从而显著降低他们对于任何单一的、指向灾难性后果的“极端真相”(尤其是那些无限接近“评论区”核心内容的恐怖真相)的接受度和主动传播意愿。

然而,即使是启动了如此复杂、如此精密的叙事操控计划,基金会内部,依然弥漫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深切的不确定感。

他们第一次如此真切地体会到,当面对真正意义上宇宙级的宏大叙事时,人类个体的认知能力和整个文明的心理承受能力,是何等的脆弱和不堪一击。

他们或许可以暂时引导舆论的流向,如同高明的牧羊人驱赶羊群。

但他们无法阻止人们在夜深人静时,在私密的空间里,进行独立的思考、深刻的质疑,以及那源于灵魂深处的、无法抑制的恐惧。

O5-1,那位站在权力金字塔顶端的决策者,在审阅“多棱镜叙事”计划的阶段性进展报告时,陷入了长久的、令人不安的沉默。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只不过是权宜之计。

是绝望中的挣扎。

基金会或许可以凭借其庞大的资源和数百年来积累的经验,赢得一场又一场艰苦卓绝的信息管控战役。

但是,当面对整个宇宙那冰冷的、漠然的“凝视”时,他们可能正在缓慢地、但却无可逆转地,输掉这场旨在“保护人类文明免于认知过载和精神崩溃”的终极战争。

坚不可摧的铁幕之下,裂痕已然清晰可见。

基金会第一次感到,他们也许真的无法永远将人类“保护”在那个精心构筑的、看似安全的无知襁褓之中。

而当那层最终的、脆弱的襁褓,在不可抗拒的伟力之下被彻底撕裂的那一天到来之时。

人类文明,将何去何从?

无人知晓答案。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