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巴塞尔,全球金融监管联盟总部大厦。
一间会议室内灯光昏暗,桌上摆满厚重文件,窗外是平静的莱茵河,而屋内却仿佛酝酿着一场金融风暴。
出席本次“全球信用秩序闭门峰会”的,皆是当今资本界权力巅峰者:
IMF亚太区执行官维勒·索兰
穆迪全球副总裁安德鲁·劳
惠誉评级亚洲区执行董事川岛正义
桥水资本全球联席CEO克里斯·艾布拉姆
以及李天宇,东方信用体系唯一代表
会议不对外公开,禁止录音、录像,但这张牌桌上的每一句话,都足以撼动全球信用基础。
—
李天宇入座后,会议正式开始。
维勒·索兰率先发言:
“我们承认,天宇资本在过去数月构建了极具实用性的信用通道。”
“但你们的信用评级体系——缺乏第三方认证、缺乏系统性数据支撑、缺乏历史可比性。”
“它更像是……一种对抗,而非建设。”
—
李天宇冷静回应:
“我不否认它是对抗。”
“但你们是否意识到——正是你们现有体系的偏见,才造就了我的存在。”
他扫视全场,声音不大却掷地有声:
“非美元国家的信用等级,是否永远只能基于你们的风险定义?”
“资源主权、项目收益、政治稳定性——为什么不能作为评级主权指标?”
“而不是你们每年编造出来的‘预期波动性模型’?”
—
穆迪副总裁安德鲁皱眉:
“那是因为我们掌握了全球金融数据模型的主权。”
李天宇一字一句回应:
“你说得没错——‘主权’。”
“那今天,我就是来告诉你们:我们也有‘主权’。”
“而且,从今天起,我们要拿回属于我们的‘信用主权’。”
—
桥水代表克里斯淡淡开口:
“你真的觉得,你的信用模型能被世界接受?”
李天宇反问:
“你觉得,一个评级机构曾在雷曼破产24小时前仍给出A 的评级,有资格定义世界信用?”
全场一片沉默。
他拿出天宇资本的模型图表:
“这是我们通过能源债、实物链、稳定资源现金流构建的信用评价路径。”
“过去三个月,我们在中东和东南亚完成了27次试点评级,违约率为零。”
“而你们所谓的高信用项目——过去5年里,有62个大型金融项目暴雷。”
—
会议气氛逐渐焦灼。
惠誉代表川岛正义忽然笑道:
“李董事长,我们不是你的敌人。”
“但你要清楚,如果你不是天宇的李天宇,而是某个无名商人,今天连这间会议室的门都进不来。”
李天宇不动声色:
“那我就告诉你——五年后,你们的门,不一定还是这间。”
—
会议进入尾声。
IMF代表忽然提出:“我们建议,将东方评级模型纳入全球二级评级观察名单,进行一至两年的数据跟踪。”
穆迪附议:“若观察期内数据稳定,我们可开放子模型验证接口。”
众人愕然。
这代表着:
全球评级体系第一次,准备接受非西方主导的信用标准参与。
—
散会前,安德鲁·劳看着李天宇,突然低声说:
“年轻人,你让我想起几十年前的乔治·索罗斯。”
“不过,他是在秩序里套利。”
“而你,是在撬动秩序本身。”
李天宇平静回应:
“乔治·索罗斯改变了金融。”
“我,想改变信用。”
—
当天,会议结果未公开,但外媒舆论已悄然转向:
【穆迪疑似承认东方信用模型存在价值?】
【IMF将观察天宇评级机制?西方信用秩序首次松动】
【李天宇或将成为“评级革命”的第一人】
—
晚上,李天宇站在莱茵河畔,苏芷若通过加密通话接入:
“你成功撕开了一道口子。”
“但他们不会善罢甘休。”
李天宇望着远处的水光:
“他们想慢慢消化我,驯化我。”
“但我不会停。”
“我撕开的,不是一条路。”
“而是一条——属于东方资本自己的天命。”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