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天宇总部。
屏幕上的社交媒体平台沸腾了——
热搜第一:【李天宇涉嫌隐瞒评级算法原始结构!】
第二:【CFA指数真实用户数据造假?内部知情者爆料!】
第三:【一场精心设计的全球信用骗局,正在你我身边上演!】
四十八小时内,“李天宇”三个字被全球搜索超过三亿次。
他的个人资料、公开演讲、创业履历、甚至大学同学的采访视频,被一遍又一遍剪辑成充满“操控欲”“狂妄自负”“独裁倾向”的短片,在网络疯狂传播。
赵启明冲进会议室,脸色发白:
“老李,我们被带节奏了!”
“这帮人不搞系统了,改玩人格毁灭战了!”
苏芷若脸色也极为凝重:“更糟糕的是,有五个接入国的政党在国会提出撤销CFA评级系统接入议案。”
李天宇盯着大屏幕,神色从容,却在心中掀起惊涛。
他知道,这一天迟早会来。
他挑战的是整个旧世界秩序,它不可能眼睁睁看着你立规则而不出手。
但他没想到,这一天,来得这么快,这么狠。
—
与此同时,暗网某加密通信频道中,一条来自匿名代号“Zer0”的消息被转发数万次:
“天宇系统是一个用信任包装的金融勒索模型。”
“李天宇不过是新世界的独裁者。”
一组伪造的“内部系统代码截图”被附带放出,显示CFA评分模型存在“内嵌调控系数”,可被“超级权限账户”强制调整评分。
尽管苏芷若第一时间澄清系统无此权限,并公布所有主节点的公开日志验证路径,但这场舆论风暴,已如同病毒一般迅速蔓延。
多个国际媒体开始“调查报道”:
“CFA指数是否真的透明?”
“李天宇的全球化动机,到底是改革还是扩张?”
“天宇系统背后,是否存在一个由极少数人控制的数字精英联盟?”
质疑声,如海啸一般扑来。
—
赵启明气得直跳脚:“靠!这不就是标准的颜色革命操作模式?”
“先从人格击毁,再制造信任危机,逼我们停摆!”
苏芷若冷静下来说:“李天宇,你必须回应。”
李天宇沉默了片刻。
他不是害怕,而是——失望。
不是对敌人,而是对这个世界的“舆论体质”。
他终于点头:“开全球直播。”
—
这天深夜,李天宇站在天宇总部大楼正中。
身后,是那块写着“全球信用自治联盟”的金属标牌。
直播镜头拉近,他表情冷静,语气平缓。
“今天,我不为系统辩护,也不为自己洗白。”
“我只讲两个事实。”
他举起右手,系统自动开启主节点代码日志映射:
“这是过去72小时内,所有CFA评分记录与模型调用路径。”
“全球任意一名用户,均可在接下来的72小时内下载源数据,逐一比对。”
“若发现一条可证伪的人工干预痕迹——”
“我,李天宇,永久退出全球信用体系建设。”
屏幕一片寂静。
片刻后,他的第二句话让全世界沉默:
“他们说我是独裁者。”
“那我问你们:在过去70年里,是谁决定你们企业值多少钱?你们国家的债券能不能卖出去?你们的孩子能不能拿到留学贷款?”
“是谁?几家评级机构?一个电话?一封简报?一份评级通知书?”
“而我,只是让这个决定权——交还给你们自己。”
这一刻,弹幕炸裂!
“我愿意信你,哪怕世界都不信!”
“数据不会说谎,人心才会被操纵!”
“你是我们第一次自己选择的信用体系!”
—
更震撼的是,72小时后,数百个白帽黑客与技术联盟完成代码审计。
结果:
“天宇评级系统无调控漏洞,CFA指数透明度达99.97%。”
“暗网流传的超级权限代码为伪造,签名失效。”
反噬开始了!
—
当天,近百家国际主流媒体纷纷发声:
《金融时报》:“我们被带了节奏。”
《路透社》:“天宇系统是过去十年最透明的金融评级结构。”
《纽约时报》:“李天宇不是操控者,他是信任的缔造者。”
而各国用户也掀起一股“还李天宇一个公道”运动。
评论区刷屏:
“我们用过系统的人知道,他没有骗我们。”
“你可以怀疑一套机制,但不能用伪造的证据去杀一个人。”
“他在给这个世界一个选择的机会。”
—
三日后,匿名黑客“Zer0”被全球执法联合追捕。
IP源地址最终定位:布鲁塞尔一家私营安全公司,幕后资金链牵出“桥水资本”与“欧洲某评级核心基金”。
证据公开时,全网沸腾!
“你们所谓的‘正义’举报,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垄断评级体系!”
“这才是最大的金融谎言!”
—
李天宇没有回应。
他只发了一条简短的文字:
“信任,可以倒塌。”
“但只要你站得够直,它就会自己回来。”
—
这一天,联合国特派代表访问天宇总部,代表43国政府提议:
“请天宇评级联盟起草《全球数字金融信任协定》草案。”
“我们希望,把你定义的‘信任’,写进法律。”
苏芷若红了眼眶。
赵启明狠狠一拳砸在桌子上:
“这一次,他们赢不了你了。”
李天宇却只是轻声说:
“这不是我赢了。”
“是我们所有人,终于——不再被他们骗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