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发愁的齐团长

换源:

  小河沿镇军垦农场,隶属149师。

距离小河沿镇公社所在地五十里。

农场团部。

“齐团长,还是得想想办法啊。”

“上边对这款酒不是很满意。”

“是、我一定争取改正。”

放下电话,齐维国两道浓眉皱了起来。

高度白酒在这里是刚需。

可是却生产不出来。

每年都需要从外地采购,浪费了大量的经费。

好不容易农场出产了一款。

可是无论下面的战士,还是上面的师部,都不满意。

就连自家农场都没人愿意喝。

别说供应整个149师了。

“高粱我有的是,可这酿酒的人才去哪里找?”

齐维国叹气。

突然想起了林洪斌。

他亲手批了高粱,抱有很高期望。

可是一直没有消息过来。

“按理说,老秦推荐的人,应该靠谱。”

“还是再等等吧。”

齐维国倒是沉得住气。

可是手下人却忍不住了。

门推开。

司务长走了进来。

“团长,马上周末了。”

“早就答应战士们聚餐,好好吃一顿。”

“可是咱们的酒……”

司务长也是有苦难言。

当初就是他提议酿酒。

可是味道一言难尽。

只能说勉强能喝而已。

“现在是夏天,又不是冬天。”

“喝点意思意思就行了。”

齐团长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可是,无酒不成席。”

“这样恐怕战士们士气不高。”

军垦农场的战士,来自天南海北。

到了北大荒这个环境气候恶劣的地方。

基本都喜欢上了酒。

尤其是高度白酒。

每年购买白酒的钱,就够让齐维国头痛。

可是不买还不行,会导致士气低落。

这时,一道敲门声响起。

“进来。”

齐维国冲司务长摆摆手,示意他坐。

林洪斌推门走了进来。

手里还拎着一个棕色的陶瓷坛子。

“齐团长,不打扰吧?”

林洪斌看到了司务长。

“你来的正好!”

齐团长指着司务长,介绍道:“这是农场的司务长,正在为酒的事发愁呢。”

“怎么样,看你样子,是有好消息?”

他看到了林洪斌手里的坛子。

“齐团长目光如炬啊。”

林洪斌笑着将酒坛放在桌上。

“酒酿好了!”

齐团长眼中露出喜色。

不过,还是谨慎的态度。

毕竟,林洪斌是第一次酿酒。

这么短的时间。

会是什么品质,还不得而知。

毕竟涉及到农场大宗采购。

得尝过了才知道。

“你是双喜村的林洪斌吧。”

“我可是翘首以盼啊。”

司务长跟林洪斌握了手。

“你好你好。”

“这是新酿的酒,您二位尝尝。”

林洪斌说着,将酒坛上的泥封拍开。

揭开盖子。

然后,一阵酒香就传了出来。

“嚯!够香的!”

司务长常年跟酒打交道,算得上是专家。

只闻味道,就是眼前一亮。

他抱起酒坛。

看了看颜色。

又晃了晃。

“嗯,看起来不错啊。”

司务长看向齐维国。

“尝尝!”

齐维国直接将桌上的茶杯递了过去。

司务长就倒了一杯。

“团长,您请。”

“你是专家,你来吧。”

齐团长摆摆手。

司务长也不推辞,喝了一口。

仔细在嘴里漱了几下。

然后才咽下去。

“啊……”

他发出一声满足的叹息。

“怎么样?”

齐团长已经站了起来。

手撑在桌子上。

身体前倾,紧紧盯着。

“好酒!”

司务长还在满脸回味。

“我喝过一次京城送来的二锅头。”

“这酒绝对不比二锅头差!”

司务长想了想,肯定的说道。

咱们国家酒文化源远流长。

也产生了多种多样的知名酒品。

不过,北大荒这里,只喜欢烈酒。

越烈越好。

这些年,因为粮食短缺。

采购量越来越小。

已经很难分到纯正的京城二锅头。

没想到,林洪斌酿的酒,居然比二锅头还好!

齐维国闻言,也赶紧尝了一口。

闭着眼睛品味。

许久,才睁开眼睛。

深深看了林洪斌一眼。

“洪斌,你没让我失望啊!”

“这酒,在师部那里,也绝对能过关!”

林洪斌知道,自己产的酒,应该很不错。

但也没想到,齐维国和司务长,能给出这么高的评价。

“齐团长,有了您的肯定,我就放心了。”

这么多天,全家人的努力,总算没有白费。

“洪斌,你一天能产多少酒,我全包了!”

齐维国大手一挥。

“这……实在抱歉。”

林洪斌把跟秦北光借钱,要分给林场一半产量的事说了。

“这个老秦,心眼真多!”

“唉,洪斌,你说你缺钱,咋不跟我说呢?”

齐维国这个后悔啊。

“齐团长,我的酒厂现在产量不多,每天大概能产一百斤。”

“如果你这里需求量大,我可以扩产。”

林洪斌想了想说道。

“一百斤,还要分给秦北光一半,那够干啥的呀!”

齐维国听到这个产量,顿时急了。

“这样吧,我们农场最近要聚餐。”

“你先攒一千斤酒给我。”

小河沿农场,可是一个整编团的规模。

足有一千多人。

按照人均一斤的量,也得备上一千斤。

“这……我得跟秦叔叔商量一下。”

林洪斌犹豫。

自己不能失信于人。

“这事我打电话跟他说,我着急啊。”

齐维国大包大揽。

“这酒,就按照两毛钱一斤算,咋样?”

齐维国开出价格。

现在高粱的市场价,是两分钱一斤。

农场的工艺,要五斤粮食,才能酿成一斤酒。

齐维国觉得林洪斌酿酒品质好,直接给了两毛钱的价格。

有着一半的毛利润。

就算抛出人工和设备的费用,也能挣不少。

毕竟,农场需求的量大啊。

“行,就这么定。”

林洪斌当即答应。

因为,自己占便宜了!

齐维国供应给自己的高粱。

可是按照一分钱一斤的成本价。

比市场价低一半啊。

“司务长,马上给林洪斌批两百块钱,当做预付酒钱。”

“再批十吨高粱送过去。”

“酿酒的粮食,一定不能断!”

齐维国拍板。

“是!”

司务长起身敬礼。

随机领着林洪斌去办。

很快,林洪斌就从农场离开。

兜里多了沉甸甸的两百块钱!

【叮,恭喜您达成建设酿酒厂任务,并出售第一批酒】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