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供销社遇泼妇,绝不惯着,

换源:

  缪冬儿拿钥匙开了门,

一边脱鞋,一边叫着:

“妈,我回来了,我还买了面粉回来哦?

妈?妈?”

缪冬儿一边叫,一边往屋里走去,

林鸿亮却停在门口,打量着屋里的装饰,

在林鸿亮眼里,缪冬儿家的装修属于朴素大方,

但在这个年代已经相当不容易,

要知道,大多数人家里,哪有什么装修,

都是清水房里,摆上桌椅床这些必备家具就不错了,

林鸿亮继续打量着,竟然看到了一台黑白电视机,

他眼角挑了挑,电视机在这个年代,可是个稀罕物,

就在这时,缪冬儿拉着一位中年妇女从厨房走了出来,

衣着优雅大方,头发梳得一丝不苟,

眉眼间跟缪冬儿有几分相似,保养得很不错,

一看就是习惯了养尊处优,,

“妈,你快来看,我买的面粉特别好。”

“是吗?下午还能买到面粉?”

缪妈妈语气有些惊讶,一抬头便看到站在门口的林鸿亮,

“哟,小伙子长得可真精神,谢谢你呀。”

“不客气,面粉放哪儿?”

“不麻烦的话,你帮我放厨房吧。”

缪家厨房挺大,一边的架子上摆着双耳汤锅、砂锅、陶罐等,

墙上还挂着风干鸭、腊肠、腊鱼,

一角的竹篮里摆着好几样时令的蔬菜,

菜板上是切了一半的五花肉,

林鸿亮得出结论,这家人来头不小,

“喂,卖包子的,这是面粉钱。。”

缪冬儿掏出五块钱来,递给林鸿亮,

“这孩子,怎么说话呢,没礼貌。”

缪妈妈嗔怪地说道,

“小同志,你叫什么名字?是哪个村的?”

“我叫林鸿亮,是甜水村的。”

“哟,那可不近,听冬儿说,

你是来县城卖包子的?家里人没反对?”

缪妈妈平易近人地问道。

这时候政策还不明确,很多地方思想还落后,不认可是做生意。

“是呀,凭劳动挣钱,没啥不光彩的,家里人都很支持。”

“小伙子有魄力,有想法。”

缪妈妈笑着说道,

“这样吧,你以后要是有面粉,或者其它精细粮,

都给我送过来,阿姨都收,”

缪妈妈转身找来笔和纸,写了个纸条,

又盖了私章,才递给林鸿亮,

“你拿着这纸条,门口的保安就会放你进来。”

林鸿亮没想到还有意外收获,

发掘长期客户一枚,

“谢谢阿姨,我知道了,以后有精细粮再给您送来。”

“那我先走了,阿姨。”

林鸿亮客气道别,转身离开了。

“妈妈,这个卖包子的是不是还挺有意思的?”

缪冬儿笑嘻嘻地挽着缪妈妈的胳膊。

“你这孩子,不许这么没礼貌,”

缪妈妈嗔道,

“这小同志确实不太像一般的农民。。”

“什么一般二般,我看他就很一般。。”

缪冬儿嘟嘴道。。。

眼看着妈妈又要说教,缪冬儿立马又开口道:

“妈,咱们赶紧去活面做馒头吧,我都饿了。。”

“我跟你说,我去市场时听人说,

那人的包子可好吃了,好多人都遗憾没买到呢?”

缪冬儿牵着妈妈的手往厨房走。。

离开缪家,林鸿亮先去了供销社,

他现在也是有女朋友的人了,

出门当然要记得给女朋友带礼物,

供销社便是这个年代最大的购物中心,

无论你是要买镰刀、锄头,还是要买雪花膏,

都得来这儿。。

他打算给钟乐然买些生活用品,

平安县因为有全国最大的钢铁厂,

人口多,所以供销社也很大,里面商品也比较全,

只是人也不少,几乎每个柜台都有人排着队,

林鸿亮饶有兴致地逛着,忽地眼前一亮,

他看到成衣柜台后面居然挂着一条碎花的确良衬衫,

若是钟乐然穿上这裙子,便是年代剧里妥妥的女神吧,

林鸿亮连忙去排队,

“同志,我想看看那件连衣裙。”

排了半小时,好容易才轮到林鸿亮,

他有些迫不及待地开口道。

那售货员却站在原地没动,一脸傲慢地打量着林鸿亮,

林鸿亮今天穿着一件破旧的背心,一条粗布裤子,

脚上是一双破了几个洞的解放鞋,

因为赶路,鞋上满是泥巴。。

“你知道那连衣裙什么价吗,你就看?

那可是今年最流行的的确良,满县城也没几件,

你要是摸脏了,摸坏了,算谁的?

睁大你的眼睛,就你这样的泥腿子,

那边那个卖处理布的柜台,才是你该去的地方。”

那售货员盛气凌人地说道,

“嗬!”

林鸿亮被气笑了,

“照这位同志的说法,我们农民就只能买处理布呗?

我们泥腿子,我们农民,就生来比别人低一等呗?

那的确良,就是专供你们城里人穿的呗?”

“自己知道就好,快走吧快走吧,后面还有人排队呢。”

那售货员赶苍蝇似的挥了挥手。

“那我倒要问一问供销社的领导了,

我们农民什么时候比别人低一等了?

老领导都说了,我们翻身做主了,新社会人人平等,

怎么?你们供销社擅自把人划了三六九等?”

林鸿亮声音有些大,吸引了一堆看热闹的人,

这供销社虽在县里,但周边来的农民仍然不少,

加之本来供销社售货员一向态度不好,

大家只是敢怒不敢言,现在有人出来说话,人群里立马有人附和,

“就是就是,农民怎么了?农民买东西也出钱呀,又不是白要。”

“对嘛,老领导都说了,咱农民也当家做主了。”

“嗨,这供销社的人,眼睛都长头顶上去了。。”

......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