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诗这方面太简单

换源:

  柳如烟继续道:“苏公子,咱们做生意走南闯北,又不是没遇到过这样的事情,所以你不用替我们担心。”

李文虎同意道:“苏小友,这个机会对于我们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也是借着你进入进程围观的这个机会,我们才能够来到京城,可不能放过你争来的机会呀。”

苏也感觉自己是劝不动了,这几位确实满脑子都是生意。

这也是自己和他们两人最大的区别吧。

自己负责自己最擅长的地方。

“行吧,你们要忙就忙吧,我倒是感觉没什么事儿。”

柳如烟郑重道:“苏公子做生意这件事,我们确实准备了很多,对于这次机会,我们也要狠狠的把握住,所以也谢谢你理解我们。”

那行,既然你们想好好的做生意,那我也不拦着你们,也确实如他们说的那样,天下诗画会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只要趁着这个时间段站住脚分日后京城的那些势力想要再把他们赶出去,确实难上加难。

李文虎与柳如烟立马就投入到生意当中。

把祁县的那些东西搬过来,绝对能够碾压京城这些东西。

天下诗画会也按期开始了。

整个诗画会分为两个场地,一个场地便是在内城河边,这里是做诗的场地,一个场地在园林处,这里是做画的场地。

虽然皇帝都有令了,小叔不来参加也是不行的。

先去做事的场地看看,看看这些人都是什么水平,自己在冲这些古代先贤里面借一首诗来,将他们全部干掉就行了。

当然自己也会仔细观察这里面是哪些人,有真才实学,有真才实学的人可以吸收到翰林院来。

虽然能够找到真才实学的人,但是对于人品这东西,苏也可就不敢保证了。

可千万不要找一些人品败坏之徒进来,到时候翰林院可就热闹了。

做事的场地早已经围得人山人海,水泄不通,从各地而来的文人才子们全部在这里聚集。

然后各个才子们轮流的走上台,开始念自己写的诗,有一名官员坐在一旁,正在记录下这些才子写的诗。

到时候写好的东西会一同送到翰林院与陛下的面签。

苏也站在外围,已经听了10名才子,念了自己做的诗。

可以说非常的平庸吧。

完全从失踪找不到任何亮点,不过起码他们比自己强。

他们不用借鉴先贤的诗。

从小学到大学也算是学习了不少古诗,虽然没有写诗的能力,但是对于古诗的鉴赏水平还是有。

苏也也混在人群中准备上台,事情还是赶紧做赶紧完了,省得后面浪费时间。

反正也有记录的官员将这些人写诗词记录下来,自己也就懒得现场再听他们念了。

苏也登台,拱手向四周致意。

氛围还是不错的,小叔的名声不显山不显水,但是四周还是给他报以掌声。

不过这种时候总会有一些心思龌龊的人,心是恶毒的人在一旁瞎起哄。

“你这人哪里来的呀,都没听说过你的名字,这上去的都是有名的才子,我劝你还是下来吧,不要上去丢脸了。”

“就是就是,不要上去丢脸了。”

“还是换有名的才子来吧。”

“下去吧!”

苏也懒得看那些人一眼,不过是一些跳梁小丑罢了。

“在下苏也,最近刚好做了一首作品,《登科后》望诸位指教。”

真的不是哥们儿狂妄,说让你们指教完全是客气话,只是希望我这首诗出来之后,不要把你们所有人都打击到。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念完这首诗苏也便离开了,留下现场一阵安静。

只是一出现场没人说话了,那些跳梁小丑更是不说话了。

他们不停的在回味这首诗。

特别是后面那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这句话实在是太经典了。

苏也走了好一会儿,现场的这些人才从这首诗里面抽离出来,爆发出了热烈的欢呼声。

“这才是诗呀!”

“刚才那人去哪里了?”

“指教?我们可没人敢指教如此的高手呀。”

“这才是作诗,前面那些人做的是什么诗!”

“完了,我刚才没注意看,不知道那人长什么样。”

苏也自然是不知道这些人后面的评价。

至于是什么评价,他自然也猜得到,因为没有人做诗,能够比得上这些先贤。

这首诗是出自唐代诗人孟郊所做,整式的意思便是他们这群人才高中之后的得意之情。

苏也在这种情况用出来,也就说明了天下诗画会诗方面必定是他高中。

也算是他自己的狂妄。

长久以来,苏也确实都非常的低调,一是因为对这个时代实在是不熟悉,二便是不想多掺和事情,给自己制造麻烦。

不过现在都已经赶鸭子上架了,你说小叔心中没点自己的狂妄,没点不生气,没点其他各种杂七杂八的情绪是不可能的。

现在也正好借由着这些事散发一点出来,年轻人总该带点狂妄,不是吗?

这首诗直接引爆了整个天下诗画会,这才第一天,就一已经出现了如此冠绝全场的诗。

太监已经将苏也的所作所为告诉了皇帝皇帝听闻哈哈大笑,“看来朕选的翰林院主事还是很有能力,随便拿出一首诗来,就让在场的那些文人才子们无话可说。”

“不过朕却觉得这样还不够,因为苏也的才华朕认为不止如此,应该还要更强一些。”

太监只是在一旁拍马屁,“陛下英明。”

“诗才朕已经见识过了,那么,朕想要见识一下他别的方面,也就是绘画。”

“诗画双绝朕认为这才是他的真正水平。”

看来皇帝对苏也的期望实在是太高了,诗画双绝都来了,真把自己当唐伯虎了呀。

在苏也的记忆中唯有一人被称为诗画双绝,那就是唐伯虎。

苏也可认为自己没有一点能够比得上唐伯虎。

不过现在自己只能充大头蒜,要不然这翰林院的主事可不好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