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人类的存在

换源:

  第二天。

21:00。

直播开始:

徐歌在身后黑板写道【人类起源】。

随后徐歌转身对着镜头说:“人类为什么特殊,是从哪里开始的。”

“我们认为人类是万物之长,可是从来没有人思考过或者在古代就思考过,只不过被当成了异端。”

“从动植物的方向来看,各种各样的动植物的首要第一任务:生存。”

“为了生存,动植物会不断的开启基因等方式进化,以适应我们脚下的整个星球的环境变化。”

“例:鲶鱼”

“鲶鱼在陆地上可以利用皮肤不断吸入氧气,鲶鱼的皮肤上有着丰富的毛细血管,为了提高呼吸的效率,鲶鱼的身上没有一片鳞片。鲶鱼在干旱的情况下会躲在湿润的泥土中,但是一旦泥巴中的水分全部流失,鲶鱼很难维持生命。”

“第二种鱼是攀鲈鱼。这种鱼最开始在印度和菲律宾一带被发现,人们在树上发现了这种鱼的身影,因此除了攀鲈这个学名之外,根据攀鲈的特性给起了一个爬树鱼的俗名。而攀鲈为什么要上树呢?据说是为了在旱季的时候寻找水源,攀鲈用上了身上所有能动的器官,在这个过程中进化了腮盖,腮盖成为了攀鲈在陆地上行走的工具,甚至为了树上的果汁能爬上树。”

“其实是因为攀鲈身上不仅仅有腮还有一个器官特别发达,那就是鳃上器,腮上器能够可以使攀鲈吸入大量的空气,因此确保在水源稀少的情况下,攀鲈可以自行寻找水源或者是在泥土中生存。因为不管在多么恶劣条件下攀鲈鱼都能生存下来,生命力非常顽强,能在岸上生存6到7天的时间,因此被人们称为“不死的鱼。””

“以及蛇头鱼。蛇头鱼和攀鲈一样,也是用腮上器官呼吸,但是蛇头鱼比攀鲈和鲶鱼更加凶猛,有着超大的胃口,正是出于蛇头鱼这种特性,一旦蛇头鱼进入池塘,池塘的鱼可就遭殃了,蛇头鱼会吃掉池塘里的所有其他鱼,在饥饿的时候连自己生的小孩也不放过,可见蛇头鱼的凶残。”

“如果在这个池塘已经没有鱼可以吃了,蛇头鱼会自行爬到陆地上,寻找下一个觅食地点,使用的正是腮上器官。蛇头鱼的腮上器官同样有着在陆地上呼吸的能力,但是比攀鲈的能力略输一筹,蛇头鱼的腮上器官只能维持3天到4天的时间,但是这给蛇头鱼提供了区别与其他普通鱼类的竞争优势。除了常见的腮上器官和皮肤,有些鱼有着不同的辅助呼吸器官。就比如非洲肺鱼,这种鱼的生命力及其顽强,远盛于以上提及的所有鱼,被称为世界上离开水能活的最久的鱼,也被称为“最强不死鱼”,在没有水的条件下可以存活4到5年的时间。”

“由此得知生物的第一要务:生存。”

“那么人类为什么无法进化呢?”

“我们可以建造房屋遮风挡雨,纺织衣物抵御严寒等方式,种植也只是为了填饱肚子。”

“但是这不是进化,只是因为需求,因为需求所以种植,因为种植填饱了肚子,粮食有了富裕,所以才有交易的行为,以物易物。而之后的货币,只能算是在完善这个行为。”

“其根本人类的历史就不是在进化以适应地球环境的变化,而是想方设法的让环境适应自己。”

“从现代史,我们可以得知,人长时间坐着为什么会腰痛,为什么人无法长时间的晒太阳,即便以现在的科技,幼儿的存活几率依然很低。”

“要知道人类的初始母星可能重力比地球要小得多,而到了重力更大的地球后,人类的腰部首先就开始受不了了,地球上中型以上的动物基本上没有站立行走的,都是四脚着地行走的,这样对腰部没有什么伤害。”

“并且人类也是分娩过程中最痛苦的物种,人类婴儿的头颅非常大,以至于很难顺利的通过产道顺便,然而自然界中的其他物种几乎没有遇到过这种问题。”

话毕徐歌停顿了一下,继续道:

“要知道,如何一种东西都不会从无到有,必然有一个初始条件。”

“这一切都是需要外力的推进。”

说到这里徐歌的眼睛好似能看到镜头外的观众们道:

“所以我认为宇宙,人类是由一种或者无数种我们无法理解和描述的未知存在所【创造】的。”

“我们习惯的称呼我们无法理解的为【神】。”

“因为我们无法理解,所以尽可能的描述它。”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