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大将军,武景隆

换源:

  天色刚刚破晓。

零散的星辰仍旧悬挂在高空。

大乾帝都的文武百官整理妆容,昂首阔步。

三三两两之间谈笑风生,颇为洒脱。

偶尔能看到官员眯着眼睛打哈欠,仿佛尚未睡醒。

清爽的晨风拂过肌肤,令文武百官的脑子稍微清醒。

他们谈论的无非就是乾帝为何今日突然上朝。

“陛下的心思自然不是咱们能懂的!”

“哈哈哈,说的倒也是。”

“陛下的武道境界宛如天人,大概是想出手整肃超纲了!”

“说起来,武大将军怎么风尘仆仆的模样?”

“啊哈哈哈,天目山脉的黑风寨盗匪太难缠了,我与其黑风寨主厮杀数个回合不分胜负!”

“天目山脉的盗匪竟如此猖狂,若不是武大将军坐镇帝都还真是无法想象后果!”

“谬赞,谬赞了!”

身材魁梧的壮汉身披一副被血色浸染的重铠,风尘仆仆的模样似乎刚刚赶过来。

其他文武百官见状也不禁称赞他的勇武。

武氏一族本就是大乾帝都四大家族之一。

原本吕氏一族凌驾于四大家族之上。

武氏一族只能避其锋芒。

如今吕氏一族被乾帝剿灭。

掌控帝都周边三十万军队的武氏一族自然成了朝堂中举足轻重的存在。

更何况武景隆大将军还率领三十万大军抵抗住了驻扎在天目山脉的黑风寨盗匪。

朝堂上的文武百官自然不会得罪武大将军。

唯有兵部尚书闷闷不乐的样子与和谐的氛围格格不入。

其他官员见状不经意的踢他一脚。

并朝着对方递过去一个眼神。

兵部尚书知晓眼神中的含义,缓缓隐去闷闷不乐之色,转而是轻松欢快。

文武百官中领头的官员率先踏入金銮殿。

可前脚刚踏进去,后脚就声音戛然而止。

“武大将军,你怎么不说话了,我还想……陛下恕罪,微臣失礼!”

文武百官踏入金銮殿的一瞬间就注意到皇座上的那道身影,他们仿佛被扼住喉咙。

朝堂官员皆是惴惴不安站到自己的位置。

要知道。

李濯的行为是不合礼仪的。

按照搭理而言应该是文武百官入内,并顺着官职排列。

而后钟鼓司奏乐。

大乾皇帝才能被侍卫簇拥着上朝。

然而,李濯提前来了。

平静如水的目光深不见底。

一股莫大的压力从灵魂深处席卷。

无论是谁都能看出此次上朝定然会掀起一阵腥风血雨。

可谁也不知道掀起腥风血雨的源头。

难道是自己所做之事出现了些许疏漏?

朝堂上的文武百官低头不语,脑海中早已是风暴肆虐。

他们绞尽脑汁的回想最近所做之事是不是合乎规定,是不是哪里不符合大乾的律法!

过了半晌。

李濯俯视着金銮殿的文武百官。

“反思够了吗?”

简单的一句话宛如无形的手掌攥住在场每一个人的心脏。

仿佛那双深邃如幽潭的眼眸能洞彻人心。

此时,万葵站出来喊道,“有事起奏!”

“陛下,臣有事要奏,我家府邸不肖子孙夜宿青楼……”

李濯面色淡然的听着文官的奏事。

见到李濯并没有发难的意思。

其他文臣武将纷纷大胆上奏。

无一例外。

全都是鸡皮蒜毛的小事。

就是这些鸡皮蒜毛的小事,他们愣是说到金黄色的光辉透过精心雕刻镂空落在金銮殿。

或许是他们也说累了。

文武百官都站在原地,等待李濯的命令。

从始至终。

李濯听到的只有粉饰太平的说辞。

北境三十六巨寇肆虐北境的消息被连夜上奏给兵部尚书以及其他六部堂官。

然而,他们仿佛全都聋了哑了。

李濯的眸光流转,冰冷之色溢于言表。

就在兵部尚书快要顶不住压力时。

李濯却将矛头对准了浑身浴血披甲的武景隆。

武景隆是帝都中的武官之首。

吕泰宁是帝都中的文官之首。

两人皆是一丘之貉。

“武大将军,你昨天在哪里?”

李濯开门见山的询问道。

武景隆不明所以,他不知道乾帝为何突然看向自己。

“陛下,微臣昨日率军清剿黑风山寨的匪徒,臣以一己之力杀的黑风寨节节败退!”

武景隆抬起粗壮有力的胳膊,磐石般的肌肉配合染血的重铠透露出一股肃杀之气。

“是吗?朕还以为你昨天跟黑风寨寨主一起狩猎喝酒呢!”

扑通!

武景隆瞬间双腿一软,跪倒在地。

“陛下,冤枉啊!定是有奸佞小人诬告在下!”

“微臣对大乾和大乾忠心耿耿啊!”

“还望陛下明鉴之!”

武景隆跪倒的刹那。

朝堂上齐刷刷跪倒一大片武官。

他们或是受过武氏一族的恩惠,或是武景隆的党羽,或是武氏一族的族人……

无论他们之前是什么身份。

此时此刻。

他们在李濯的眼中就是“朋党”。

整齐划一的动作是在向李濯宣示他们的力量究竟是多么有力。

失去他们的支撑,大乾军队就是一盘散沙!

而文武百官不知道的是早朝尚未开始之时。

雨化田就已经带着西厂的人闯入武景隆的军营。

“陛下圣旨,先锋营卫青即可升任大将军之职。”

——

求鲜花,收藏,评价票!

拜谢各位读者老爷的鲜花和评价票。

作者已经在努力码字了,嘤嘤嘤……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