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二流巅峰卫青

换源:

  “陛下,微臣统帅驻扎在帝都附近的三十万军队。”

“又岂会是流言中的那般奸佞小人!”

“还望陛下明鉴,还微臣一个清白!”

武景隆磕头哭诉之时,还不忘提醒李濯一番。

武氏一族可是掌控驻扎在帝都附近的三十万军队。

就算皇宫中藏着老太监万葵这般先天高手。

大乾皇室也绝对讨不到什么好处。

武景隆的话语令金銮殿跪倒的武官纷纷脖颈一凉。

他们只是想要攀附武氏一族,不是想要谋权篡位啊!

况且这种话是能在这里说的嘛?

撇开老太监万葵不谈。

乾帝本人也极有可能是一位世间罕有的绝顶武道高手。

他们不知道三十万军队能不能围死绝顶高手,但可以肯定乾帝动动手指就能摁死在场所有人。

李濯的眸光愈加冰冷,平淡的声音回荡在大殿。

“裁撤武景隆大将军之职!”

“我已经派雨化田连夜赶往军营,命卫青接管你的职位。”

武景隆听到“卫青”二字,瞳孔骤然收缩到极致。

严格意义上来说。

他与卫青见面的次数不多。

但对方统帅军队的能力着实令人眼前一亮。

武景隆担心卫青的存在引起其他人注意,特意安排卫青进入死亡率最高的先锋营。

奈何卫青和他那帮子铁杆命太硬了。

每一次冲锋在第一线都能侥幸苟活。

武景隆的本意是继续折磨卫青,然后找时机坑杀他。

万万没想到乾帝于芸芸众生中竟然钦点了他。

可卫青尚未展露峥嵘头角,根本不应该有人知晓他的存在!

这一刻。

武景隆内心鲜有的出现慌乱。

他自知卫青统帅军队的手段尤在自己之上。

凭借卫青的卓越才能一旦得势必定势不可挡。

到时候。

武氏一族不仅会被排挤出权利中心。

更会被乾帝以及其他帝都世家秋后算账。

“陛下,雨化田与卫青求见!”

金銮殿周边的士卒皆被羽林卫替换。

羽林卫四大统领之一的吴统领亲自率兵镇守。

“宣!”

雨化田与卫青双双走入金銮殿。

“微臣雨化田,卫青拜见陛下!”

卫青的面容忠厚老实,但龙行虎步间自带一股不凡的气度。

朝堂的文武百官都在抬眸注视打量着卫青。

卫青晋升大将军之职意味着武氏一族将会衰弱。

而他卫青将会成为节制天下兵马的大将军。

从先锋营的士卒到朝堂上的大将军。

真可谓是一步登天了!

“陛下,您莫要被卫青这个小人欺骗啊!”

“他起初不过是军营中养马的马夫。”

“微臣见到他有些本事才提拔他进入先锋营。”

武景隆一开口就揭穿了卫青的底细。

他用最为凌厉的语言丝毫不顾及情面的痛斥。

从不被看重的私生子,到受尽欺辱的牧童,再到卑微的马夫。

武景隆完全是火力全开,恨不得现场手撕卫青。

反观卫青面色平静,只是拳头死死攥紧。

“无论卫青之前是什么身份,此刻他只有一个身份,那就是大乾皇朝的大将军!”

李濯无视武景隆对卫青的极尽诋毁,说道。

“陛下,微臣……微臣不服啊!”

“臣微臣恳请陛下能让我与卫青比试一番!”

“如此一来也能让天下百姓信服!”

武景隆已经开始慌不择言,他绝不能丢失大将军之位。

否则黑风寨这般养寇自重的行为被告发。

武氏必定踏上吕氏一族的后尘。

“卫青,你觉得呢?”

“陛下,臣愿一试!”

“那武景隆你想比试什么?”

“陛下,就比个人武力!”

闻言的文武百官都不禁转过脑袋。

哪有大将军之间比试个人武力的。

武景隆也没有办法,比试排兵布阵肯定没有赢面。

他只能出此下策!

李濯思考片刻,说道:“倒也可以。”

紧接着。

他的话锋一转。

“既然你们都有心思,那也没必要留手了。”

“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

“既分高下,也决生死!”

李濯的目光落到卫青身上。

卫青的身躯一震似乎领会到其中的深意。

下一刻。

跪地匍匐的武景隆瞬间暴起。

身披重铠的他宛如冲撞的蛮牛,肆无忌惮的在大殿摆开二流初期武者的气势。

铿锵!

噗呲!

卫青猛然拔出腰间悬挂的宝剑,清冷的寒光在大殿中一闪而逝,血色之花随即绽放。

野蛮冲撞的武景隆身形一个踉跄倒地不起。

他做梦都没有想到卫青竟然隐瞒了自身武道境界。

先锋营中展露出来是实力一直是三流境界。

难怪那么多次冲锋,他都能活下来。

武景隆的眼神中逐渐失去光彩。

卫青缓缓收剑回鞘,仿佛只是杀了一个不相干的人。

朝堂上的文武百官哑口无言。

跪倒在地的武官已经被汗水浸透了朝服。

又出现了一个!

乾帝看人的眼光就那么准吗?

三十万军队中钦点卫青,赫然是二流巅峰武者。

其排兵布阵的能力更是让武景隆只能避其锋芒。

“卫青晋升大将军一职,统帅驻扎帝都的三十万军队!”

“后续朕会让陈庆之去一趟军营。”

“卫青,你不要让我失望!”

李濯的话语再次回荡在空荡荡的大殿。

此次回应李濯的只有山呼海啸般的称赞。

“陛下圣明!”

“微臣定然不负陛下所托!”

李濯缓缓起身,离开了金銮殿。

从始至终,他都没有提到北境三十六巨寇。

但知晓内情的六部堂官都能从卫青升任大将军中看出乾帝应该知晓北境战事了。

直至万葵宣布退朝。

他们依旧是两股战战。

心脏跳动的声音宛如沙场的战鼓。

与六部堂官同样情况的还有跪倒的武官。

武氏一族的族人面如死灰。

他们预感到武氏一族的清算似乎近在咫尺了。

——

求鲜花,收藏,评价票!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