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卡塔马沙漠总面积约为18.13万平方千米,被称为‘旱极’是世界上最干旱的地方,并且有着最长的“无降雨时间”纪录。
尽管环境如此恶劣,但南极的寒流产生了的雾和云为这里带来了200多种花,并伴随着昆虫、鸟类与蜥蜴的繁殖,并且大部分为独有物种,这也是为什么会有背包客专门来此的原因。
近来秘鲁政府为了旅游行业开发阿卡塔马沙漠,但除了几个特定划出的一些景点外,贸然闯进人烟稀少的沙漠,就已经是一种十分危险的行为。
王古一踏出胡树林的那一刻,便觉的眼前一亮,摸索着走了几步,视网膜渐渐适应了砂砾反射的金光,一个与文明世界截然不同的沙漠世界出现在眼前。
没有经历过的人很难明白,就只是一个小小的胡树林,跨度不过十几米,竟让陈旧的天地焕然一新,这种强烈的刺激感,或许正是像贝爷那样的探险型旅行者家,不顾生命的危险孜孜不倦的原因吧。
只可惜,
王古一不是爱好探险的少年,他来沙漠的目的只有一个。
制作神像外壳的千年黑檀木。
这是他听学校里的老师讲的,据说阿卡塔马沙漠中有一颗生存了一千余年的黑檀木,黑如墨,坚如铁,其香气更是能提神醒脑,平复情绪。
正所谓世间木材千千万,但被佛教青睐的当属五檀,它们分别是沉香、绿檀、黑檀、紫檀和檀香,而黑檀则最示意做雕像。
只是见到它的人却寥寥无几。
将腰后别着的手斧抽出,三两下一根长胡树枝的乱茬尽数削去充当探索杖,再从布袋里掏出一件由白色粗布制作的斗篷罩在身上,虽然没进过沙漠,但毕竟是在沙漠边缘的村子长大,这些沙漠常识还是有的。
骄阳初升,茫茫沙海上还飘荡着来自北极的薄薄寒雾,在走了几里路后,王古一裹了裹身上已经湿润的斗篷,将巴掌大小的‘鸟首’向天空一抛,枯萎的鸟头顷刻间变的充盈,浑身的血肉也在未落地前恢复原状,双翅一震向沙漠中央飞去。
流沙,炙热。
路越来越难走。
在彻底走出人类活动范围后,稀薄的寒雾早已被骄阳驱散,沙子在阳光下闪烁着金黄色的光芒,仿佛是无数细小的金子在跳跃,空气中弥漫着干燥的空气,让少年感到窒息。
王古一向远处望去,一座座沙丘如同巨大的怪物,横卧在这片沙漠之中。这些沙丘高达数十米,仿佛要把人的视线压平,在沙丘之间,偶尔可以看见一些干枯的骆驼残骸,以及被风沙掩埋的破旧车辆,警告着外来者这里是生命的禁区。
此外,不时从脚下沙地里窜起的蝎子和毒蛇,也是潜在的危险。
从村民口口相传的警示和沙漠纪录片中,已经走的疲惫不堪的王古一知道这种程度的沙漠可是说是步步危机,便将一无所获的渡鸦招来。
他虽然是一名超凡喇叭法师,但也只是小喇叭境界,被蝎子蛰了没有解毒剂也得给世界说拜拜。
渡鸦从远处飞来,盘旋在王古一的头顶,“呱”一声粗劣嘶哑叫声,顿时惊起许多毒虫、蜥蜴避让。
生命无处不在,危险无处不在。
再次驱使渡鸦鸣叫一声,脚下再没有沙蝎、毒蛇钻出,王古一才感觉安全了些,咽了口唾沫滋润了些冒火的喉咙,拖着大汗淋漓的身体来到一颗被晒成干柴的胡树下休息。
在阴影中,他喘匀了口气,觉得自己的体力恢复了些,但口中的干渴感越来越强,从布袋里掏出绿色铁皮水壶,只是小心的呡了两口,便让少年感到浑身爽快了不少,又拿出一小袋食盐,常言道“油是精神,盐是气力”,在沙漠补充盐分和补充水分一样重要。
捏起一小末盐,就着水吞了下去。
“叮咚。”听到水壶里清脆的水声,王古一无奈的叹了一口气,就算自己在节约清水,也走不了多少路,而且自己刚刚驱使渡鸦向东边沙漠中心飞了二十几里,依旧没看到那颗千年黑檀木的踪影。
“难道在其他方向?可只剩这点水,还要走回村子.......”
他有些意识到自己头脑发热,准备不足就匆匆走进沙漠其实是非常错误的。
不过既然已经来到沙漠深处,就这样一无所获的离开,王古一又很不甘心,休息了一会,觉得精力充沛了些,他从死树下站起来,开始念动秘咒,驱使渡鸦向南飞去,那是利马市的方向,除了沙漠中心的寒雾最多,也只有南边的雨水还丰富些,存在的可能性最大。
毕竟,植物能耐干旱,但不能完全没有水。
借助渡鸦的视角俯瞰着无垠的沙漠,时而是一个旋转旱龙卷(又称沙漠龙卷风,沙漠上十分常见),时而是一块裸露的岩石,时而是一道干枯的河流,还有一辆停下的粉红色吉普车。
粉红色吉普车?
少年不由的把目光转移过去,渡鸦眼中的晶状体快速调节,瞳孔变大,双目瞬间变成望远镜,粉红色的车身上涂满了各种小丑图案和色彩艳丽的游乐园形象,特别是车顶上那一顶多彩的松果小丑帽,把原本显得威武的‘粉色壮汉’彻底变成了一个滑稽的‘小丑’。
一男一女两个白人正抱着车顶上的小丑帽努力呼救,至于为什么呼救,王古一推测是那只围绕着汽车打转,准备吃午饭的沙漠巨蜥。
“两个无视规则的游客。”王古一在心里给二人下了定义。
世界上大部分景区每年多多少少都会出现安全事故,虽然少部分是因为景区设施年久失修或者工作人员疏忽大意,但绝大部分却源自游客自己身上。
不愿遵守安全规则,追求刺激、征服感往往是那些游客丧命的主要原因,毕竟有时只是不走官方规划的路线,那些耳熟能详的景点就变成杀入无形的地狱。
王古一对这种人没多大好感,但见死不救又不是他的个性,而且代步工具和清水是他能继续探索的必要条件。
大体估摸了一下自己到车辆的距离,壶中的清水足够支撑他到达目的地,就算打不过巨蜥,也能掉头回村里。
既然确定了解救吉普车的目标,王古一没有丝毫犹豫,拿起水壶就猛灌一口,在补充了充足的水分后,迈开步子向南边跑去。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