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谁说藩王就一定有钱的!

换源:

  “对了忠顺,回头你再仔细清查一下,看看府中如今还能凑出多少银子来!”

乱世英雄出四方,有枪就是草头王。既然要为更进一步早做准备,那这首先要做的自然是组建自己的枪杆子。

只不过,正所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想要组建自己的枪杆子,那这组建枪杆子所需要的钱粮自然是首当其冲的事。

“王爷不用查了,如今府里的现银也就先前留下的那点儿零头而已!”

听到朱聿键的询问,根本就不用再去清查,掌管着唐王府钱袋子的王忠顺随即便苦笑着给了他一个意想不到的回复。

“啥,没钱了?咱这堂堂一亲王府,这么多年下来难道就没攒下点儿‘封桩钱’什么的?”

得知自己这堂堂亲王府现在居然连十万两现银拿不出来了,朱聿键顿时不由得一脸惊愕。

要知道,自永乐六年第一代唐王就藩到现在,唐王府可是已经传承了两百多年了。两百多年下来,就算是一年只存下来一万两银子,算起来那也有该两百多万了吧?

“殿下,王府以前倒也确实有些积蓄。不过先端王在位时各种糜费颇多,加之朝廷对王府的岁禄已经是拖欠多年……”

然而,让朱聿没想到的是,面对他的疑问,还没等王忠顺开口,一旁的张书堂也是不由得跟着苦笑起来。

“啥,真……真没了?”

受后世那些砖家们对明朝藩王人人都富可敌国臆测的误导,原本心中还报着万一希望的朱聿键顿时不由得懵了。

特喵的,后世那些砖家们不是言之凿凿的说大明藩王们个个都富得流油,连国家都是被他们给拖垮的吗?那为啥到了自己这里,一个传承了两百多年的堂堂亲王府,居然就只有百多万两银子的积蓄?

“回王爷,真没了,府里是真没什么现银了!”

没了就是没了,就算朱聿键再怎么懵逼跟难以置信,但事实就是如此。

诚然,大明藩王中有钱的确实不少,像秦王、晋王、福王等藩王的确是个个富可敌国。

但很显然,因为唐藩‘开国’之王朱桱在老朱众多儿子中只是个小透明的原因,朱聿键所接手的唐王府却是并不在这个行列之内。

“算了,回头你清点一下王府内的古玩字画什么的,看看能值多少钱,想办法将其全部变卖了换成钱粮……”

活人总不能让尿给憋死不是?眼看祖宗的‘遗产存款’是指望不上了,无奈之下朱聿键也只能另想他法了。

“殿下,要不奴婢还是再向南阳府催催历年所拖欠的王府岁禄吧?否则此事若传到了陛下那里……”

见朱聿键居然打算变卖王府的古玩字画来筹集钱粮,担心这事儿传到崇祯那里的王忠顺,赶紧提出了要南阳府催要历年所拖欠唐王府岁䘵的事来。

毕竟且不说堂堂亲王府靠变卖家当渡日实在是太掉份儿了,万一被崇祯知道后认为他是在打皇帝和朝廷的脸,他这刚刚花了大本钱才在对方那里所树立的好形象,岂不是要毁于一旦了。

“催要岁䘵的事还是算了吧!南阳府今年又刚刚受了灾,这个时候跟他们催要岁䘵确实不太合适。至于陛下那边,到时候你行事稍微隐秘些就行了。当然,也不能太过隐秘,不必瞒着厂卫的探子……”

对于王忠顺这向南阳府催要历年拖欠的王府岁䘵提议,略一思索后,朱聿键却是随即便摇头拒绝了。

开玩笑,既然已经决定了要为将来大明崩塌之事提前做准备,那这南阳乃至于整个河南就是他今后的基本盘。他又哪能为了这区区几个大子儿,让那些蚊子来了都得刮下二两肉来的官吏败坏自己的名声?

至于王忠顺所担心的问题,在他看来倒是并没有那么严重。毕竟他‘倾尽唐藩两百年之积蓄’献银之事,崇祯这个当事人可是十分清楚的。

只要他操作得当,不学那康麻子那个‘狗二的’老十样明目张胆的变卖家当给皇家脸上‘抹黑’,这么做反倒是能够证明其‘倾尽唐藩两百年积蓄’这个说法的真实性,说不定还能够为他在崇祯那里再次加上一些印象分。

“妙啊!殿下此计实在是……”

听到朱聿键居然打算反过来利用变卖家当之事证明自己的‘清廉’,王忠顺、张书堂这两个王府的‘内外相’顿时不由得佩服不已。

“哈哈,奉承话就别说了。本王也就是动动嘴皮子而已,这具体的筹集钱粮跟招募兵丁的事就交给张叔你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