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人究竟是怎么死的,大家都不太清楚。
苏家只是匆匆忙忙地赔了一笔钱给死者家属。
这件事情似乎就这样稀里糊涂地结束了。
身形佝偻的老妇人她情绪异常激动。
紧紧抓住苏锦尘的手。
声音颤抖地问道:“孩子,你是谁啊?”
苏锦尘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外婆,我娘叫刘翠翠,当年因为难产不幸去世了。这19年来,我一直过得迷迷糊糊的,也没能来探望您和外公……”
说到这里他不禁低下了头,心中满是愧疚。
老妇人听完这番话。
泪水止不住地流下来。
她一边用衣袖擦拭着眼角的泪花。
一边激动地朝着屋里大声呼喊:“老头子!快出来呀,快点儿过来看看,咱们的外孙来啦!”
没过多久只见从屋子里走出一位皮肤黝黑、头发花白的老者。
他皱着眉头有些不耐烦地冲着老妇人嚷道:“死老婆子,你在这里瞎嚷嚷个啥?翠翠都已经走了将近20年了!”
然而当老妇人用力地抓起苏锦尘的手。
并向老者示意时,老者顿时愣住了。
“这是翠翠的儿子!”老妇人提高嗓门喊道。
“什……什么?翠翠的儿子?”
老者瞪大了眼睛,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神情。
他万万没想到自己的女儿竟然还留下了一个儿子!
苏锦尘看着眼前这位陌生而又亲切的老人。
毫不犹豫地双膝跪地。
恭恭敬敬地开口喊道:“外公!”
毕竟对于长辈,他始终怀着一颗敬畏之心。
当然,如果有人不把他放在眼里。
那么他自然也不会将对方视为值得尊敬的长辈。
当看到苏锦尘和他的南大壮、王富贵一同前来时。
家中长辈们顿时喜笑颜开。
只听一声热情的呼喊传来:“好哇,好哇!孩子们快快里边请,里边请呐!”
说话之人正是苏锦尘的外公刘大石,他满脸笑容地迎接着客人。
并连忙将他们往屋里引。
紧接着刘大石转头对身旁的老伴儿喊道:“老婆子,快去把咱家大柱、二柱、三柱都叫过来!”
话音刚落只见那位头发花白却精神矍铄的老太太应了一声后便匆匆离去。
而刘大石则赶忙开始翻找起柜子来。
不一会儿功夫,几个精致的瓷碗便出现在眼前。
他小心翼翼地拿起瓷碗。
又从一个隐秘的角落取出家里珍藏已久的上等茶叶。
动作熟练地为苏锦尘等人沏好了热茶。
说起这刘家之所以日子过得还算殷实。
全赖于膝下育有三子。
在这个封建时代里,儿子众多往往意味着家族势力强大。
在村子里自然不会受人欺负。
然而要养育这么多个孩子长大成人可绝非易事。
其中所耗费的精力与心血难以想象。
没过多久,一阵脚步声由远及近地传来。
原来是三位身材魁梧的中年汉子到了。
他们看上去约莫三十五至三十六岁年纪。
但由于长期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
面容略显沧桑,仿佛比实际年龄还要苍老一些。
刘大石见状,忙不迭地向苏锦尘介绍起来:“小尘呐,这位便是你的大舅啦!旁边这位是大舅妈,后面跟着的是你的两位表弟和一位表妹哟。”
苏锦尘闻言,立刻乖巧地走上前去。
微微弯腰鞠了一躬,恭敬地问候道:“大舅好!大舅妈好!还有表弟表妹们,你们也好呀!”
众人见此情景,脸上纷纷露出欣慰的笑容。
紧接着刘大石又指向另外一人说道:“来来来,小尘,再看看这边,这是你的二舅,旁边站着的就是二舅妈,还有你的表弟以及三位表妹呢。”
苏锦尘依言再次行礼问好。
整个场面充满了温馨和睦的氛围。
“二舅、二舅妈、表弟、表妹,你们好啊!”
苏锦尘脸上洋溢着真挚的笑容。
一边说着一边深深地弯下腰来。
恭恭敬敬地鞠了一躬,再次向他们问好。
接着他的目光转向旁边继续说道:“这是我的三舅、三舅妈,还有四位表妹和两位表弟哦!”
语罢他又一次微微弯腰,行了个礼。
微笑着问候道:“三舅、三舅妈、表妹们、表弟们,你们好呀!”
听到苏锦尘的招呼声。
在场的众人纷纷热情地回应起来:“小尘你也好啊!”
尽管大家都是朴实无华的庄稼人。
但那股子热情劲儿却仿佛能把整个屋子都点燃一般。
这时刘大石开口吩咐道:“铁蛋、二蛋,你们俩快去镇上买点肉回来,再打上一些好酒。对了,春花你赶快去杀一只鸡!咱们今天可要好好招待一下小尘。”
“好嘞!”铁蛋和二蛋异口同声地应道。
然后便风风火火地准备出门买肉打酒去了。
而大舅妈宋春花也毫不迟疑。
立刻转身朝厨房走去,开始忙活杀鸡的事儿。
一家人团团围住苏锦尘。
七嘴八舌地询问起他这些年过得如何。
刘大石更是紧紧拉住苏锦尘的手。
语重心长地嘱咐道:“孩子啊,一定要多读点书,只有读书才有出路,将来才能考取功名,光宗耀祖呢!”
苏锦尘连连点头,脸上始终挂着温暖的笑容。
对于长辈们关切的唠叨。
他心里感到无比的亲切和珍贵。
毕竟这样真切的情谊在苏家可是很难感受到的。
“老爷子,咱们家七爷如今可了不得啦,他现在已经是堂堂正正的县太爷!”
南大壮大剌剌地叫嚷起来。
脸上满是得意之色。
“就你这张嘴爱嘚啵嘚啵个没完没了!”
苏锦尘猛地扭过头,狠狠地瞪了一眼南大壮厉声呵斥道。
“啊?小尘,你……你竟然当上县太爷了?”
刘大石一家子听到这话。
惊得下巴差点掉下来。
他们赶忙慌慌张张地站起身来。
一个个手足无措地杵在那儿。
连大气也不敢出一口。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