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黑龙帝国军制改革(第四更)

换源:

  设陆军参谋长。

取消三军总帅称号。

立龙波为第一任陆军参谋长。

军衔设设5等20级。

包括:上将、中将、少将、准将;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准尉;总军士长、军士长、准军士长、上士、中士、下士;上等兵、下等兵、列兵。

按地区划分为六大司令部,即:西部战区司令部、北部战区司令部、中央战区司令部、东部战区司令部、东南战区司令部。

新增中部战军司令部,总部设在帝都。

总领其他四大战区军务。

原军部由:中央参谋作战室取代。

设立:龙骑兵部队,由原黑龙卫转化而来。

即:龙骑兵第一大队,龙骑兵第二大队、龙骑兵第三大队、龙骑兵第四大队。

每只大队人数3万人,加上支援人员兵力共计10万,由中央战区司令部统辖,拱卫帝都。

装备主战T-34坦克2000余辆、步战车500余辆、88式防空炮1000门、野马战斗机1000余架。

衣阿华号战列舰4艘,导弹艇12艘,登陆艇1000艘。

取消了军、师编制,最新编成的旅是继承原来的师团编号。

每个旅均有炮兵团,它也是在旅实现了合成兵种作战。

兵种包括:机械化旅、装甲旅、海军陆战轻装甲旅、山地步兵旅、骑兵旅等组成。

根据各地地形兵种组成各不相同。

团是单一作战兵种,归属旅的建制。

每只合成旅下由五只特种兵团组成。

装甲团编制2个大队(营),每个大队编制3个中队(连)及一个指挥后勤中队,另编制还有参谋、维修、侦察、预备4个中队,全团标准编制共12个中队。

改编后的黑龙帝国装甲团全团编制共1850名官兵,其中军官100名、士官450名、士兵1300名。

装甲团下属参谋中队则是负责基地行政管理与部队作训。

装甲团标准装备配置:100辆主战坦克,8辆重装备抢救车,252辆轻型战术车,67辆其他机动车。

西部战区由60万兵力划分为西部战区和东南战区。

原60万兵力分为两部分西部30万兵力,东南战区30万兵力,原84只师团改为30只合成旅、4只特战旅组成。

北部战区司令部二十万兵力新增至30万,组成30只合成旅。

东部战区司令部原二十万兵力不动,组成20只合成旅。

东南战区司令部原南部军区,兵力二十万,新增至30万,组成合成旅50只。

陆军兵力总计:120万。

主战武器包括:

主战坦克:T-34,15000辆

88毫米防空炮:9000门

喀秋莎火炮:6000门

重装备抢救车:1504架

轻型战术车:10542辆

其他机动车:5402辆

海军部队:由原来的30万兵力,扩张到50万。总共设为四大海军基地,分别设在:新拿坡、帝都、希尼以及巴望岛。

其中:

【新拿坡海军】:兵力:10万人。

主要装备:

衣阿华号战列舰:2艘

卡萨布兰卡级航母:2艘

黎赛留级战列舰:4艘

鱼雷艇:80艘

【帝都海军】:5万人

主要装备:

衣阿华号战列舰:4艘

黎赛留级战列舰:8艘

鱼雷艇:80艘

【希尼海军】:5万人

主要装备:

衣阿华号战列舰:2艘

卡萨布兰卡级航母:1艘

鱼雷艇:100艘

【巴望岛海军】:30万

衣阿华号战列舰:4艘

黎赛留级战列舰:12艘

卡萨布兰卡级航母:5艘

两栖攻击舰:50艘

坦克登陆艇:100艘

鱼雷艇:200艘

空军现役部队:30万人

共设:七大空军基地,分布于7座主要岛屿之上。

即:

第1空军基地

第2空军基地

第3空军基地

第4空军基地

第5空军基地

第6空军基地

第7空军基地

每个空军基地,共设4只空中作战旅。

每只作战旅下共设4只飞行大队。

每只飞行大队下设3只飞行中队,一只中队下拥有3只飞行小队。

每只飞行小队共有飞机30架,兵力1180人。

其中武器战装备包括:

野马战斗机:30000架

重型拖引车:1540辆

轻型战车:7000辆

T-34坦克:6400辆

远程雷达战车:135辆

三军兵力总计达:200万。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