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另一边,985团的人显然已经按捺不住了。
他们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始打报告。
要求申请采购120毫米重型迫击炮。
与此同时他们的电话也打到了苏尘那里。
言简意赅地表示要买120毫米重型迫击炮!
苏尘接到电话后也没有丝毫犹豫。
直接给出了一个平价:8000银元一门120毫米重型迫击炮。
此外炮弹的价格则高达200大洋一枚。
然而这玩意儿虽然昂贵。
但只要你拥有它,哪怕只有一枚。
日本鬼子也绝对不敢轻易派遣坦克前来嚣张挑衅。
大口径的火炮所具备的威慑力,是不可小觑的。
迫击炮的制造相对简单。
而其中最为关键的部分。
无疑就是炮弹了。
每一枚炮弹的价格都高达200枚大洋。
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尽管如此985团还是毫不犹豫地直接购买了10枚120毫米高爆弹。
当他们满心欢喜地将这门120毫米重型迫击炮拉回去时。
看着那两个巨大的车轮。
脸上的喜色更是难以掩饰。
有了这两个车轮,再配上一匹马。
这门重型迫击炮就能够迅速地进行机动。
大大提高了其作战灵活性和机动性。
在拥有了重型迫击炮之后。
985团又仔细查看了其他一些装备。
经过一番挑选。
他们最终决定直接采购2万发子弹以及30个急救药包。
这些物资对于985团来说。
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苏尘在出售子弹时。
是按照重装的价格给他们的。
也就是说标准子弹的价格也是按照市面上重装的价格来计算的。
这样的定价方式,既保证了苏尘的利润。
也让985团能够以相对合理的价格获得所需的装备和物资。
1块大洋竟然只能买到3发子弹。
这个价格实在是高得离谱。
但对方却对这笔交易感激涕零。
毫不犹豫地买走了这些子弹。
目前整个沪海地区已经集结了将近40多万的军队。
如此庞大的兵力。
光是后勤补给就是一个巨大的压力。
毕竟并不是每一支军队都像苏尘那样有本事能够直接采购到所需的装备。
而此时鬼子那边的脸色简直比吃了屎还要难看。
因为这一波战斗。
他们遭受了相当惨重的损失。
三辆坦克竟然直接被摧毁了。
要知道每一辆坦克对于鬼子来说都是极其珍贵的战争资源。
损失如此之多,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前田大佐更是因此遭到了师团长的严厉惩罚。
直接被抽了十几个大嘴巴子。
不仅如此师团长还下达了死命令。
如果前田大佐无法攻下保安团的阵地。
就必须直接切腹自尽。
面对如此绝境,前田大佐别无选择只能拼死一搏。
他下令让小钢炮装上刺刀。
直接冲到保安团的阵地前。
与对方展开近身肉搏。
双方在阵地上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激战。
完全没有丝毫保留。
与此同时苏尘也没有闲着。
他指挥着重型迫击炮不断地对鬼子的阵地进行猛烈炮击。
给敌人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如果不是因为这里是沪海。
并且有大量的房屋相连。
他恐怕早就毫不犹豫地动用燃烧弹了!
要知道燃烧弹这玩意儿虽然能瞬间燃起熊熊大火。
覆盖一大片区域,但它也有一个明显的缺点。
那就是火势容易失控。
不仅会烧毁目标区域。
还可能蔓延到附近的地方。
引发更大规模的火灾。
如果火势失控,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整个沪海的大部分地区都可能被大火吞噬。
到那时原本那些被炸烂的房屋。
或许还有一些东西可以抢救。
但一旦被大火烧过,就真的什么都不剩了。
连抢救的可能性都没有了。
考虑到这些因素,他最终决定放弃使用燃烧弹。
转而全部使用高爆弹。
毕竟高爆弹的威力虽然不如燃烧弹那么大。
但相对来说更容易控制。
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也较小。
不过当150毫米口径的重型步兵炮投入使用后。
情况就又不一样了。
这种重型武器的杀伤力极大。
而且可以发射白磷弹和燃烧弹。
到时候就可以毫不顾忌地将这些弹药全部用在鬼子身上。
让他们尝尝被烈焰包围的滋味。
当然在使用这些武器装备之前。
还需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特别是对于150毫米重型步兵炮这样的大家伙。
必须要有合适的牵引装备才行。
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毕竟这种重型火炮可不是靠几匹马就能拉动的。
只有牵引车才能胜任这个任务。
就在他思考着这些问题的时候。
鬼子前田已经回到了指挥部。
并迅速集结了两个大队的兵力。
如潮水般蜂拥而来。
在苏尘这边的阵地上。
突然传来一阵猛烈的撞击声。
仿佛是一头凶猛的巨兽硬生生地闯入了这片领域。
克隆兵们毫不畏惧。
他们毫不犹豫地进行自杀式的拦截。
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敌人的进攻。
与此同时一些热血沸腾的士兵们也被这股勇气所感染。
纷纷拿起手榴弹。
义无反顾地冲向小鬼子们。
与他们展开了殊死搏斗。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仅仅一个小时的时间。
战场上已经横七竖八地躺着上千具鬼子的尸体。
而苏尘则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
凭借着卓越的表现。
直接晋升到了上尉军衔。
此时克隆兵的人数也达到了惊人的200人。
然而这并没有让苏尘感到轻松。
因为他知道,想要继续升级。
需要更多的功勋值。
目前他只剩下了2000多点的功勋值。
而要想升级到少校。
至少还需要2万点功勋值。
经过深思熟虑。
苏尘最终决定还是先升级收益。
毕竟现在人数增多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