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风呼啸,吹过喜峰口这片浸染着鲜血的土地。
李云山站在团部的土坡上,望着远处连绵起伏的山峦,眉头紧锁。
他心里清楚,日军吃了败仗,绝不会善罢甘休,增兵报复只是时间问题。
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大战,扩充部队、增强战斗力迫在眉睫。
李云山回到团部,立即召集各营连长开会。
会议室内气氛凝重,众人围坐在简陋的木桌旁,看着李云山严肃的神情,都知道有重要的事情要宣布。
“弟兄们,喜峰口这一仗,咱们打出了中国人的威风,但小鬼子肯定不会就此罢休。据可靠消息,他们马上就要增兵了。咱们要想继续痛击日寇,就得扩充部队,壮大力量!”李云山目光坚定地扫视着众人,大声说道。
“团长,可这招兵谈何容易啊,吃穿用度、军饷从哪儿来?”一个营长面露难色,担忧地问道。
李云山胸有成竹地笑了笑:“这个我已经想好了。只要加入咱们虎贲团,每人给30大洋安家费,每个月发10块大洋,而且保证能吃饱,每天至少一顿肉!”
此言一出,众人皆是一愣,随即纷纷议论起来。
有人觉得这条件太过优厚,怕是难以实现;也有人相信李云山的能力,认为这是个招募精兵的好办法。
李云山大手一挥,打断了众人的议论:“弟兄们放心,我既然敢说,就一定能做到!咱们虎贲团是全国人民的希望,大家齐心协力,一定能办成这件事!”
很快,招兵的消息就传遍了周边的城镇乡村。
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里,一个叫王铁柱的青年听到了这个消息。
王铁柱身材魁梧,从小就练得一身好力气,平日里靠给人打短工为生。
家里还有体弱多病的老母亲和年幼的妹妹,日子过得十分艰难。
“娘,您听说了吗?虎贲团在招兵,加入就能拿30大洋安家费,每个月还有10块大洋,还能吃饱饭,顿顿有肉吃!”王铁柱兴奋地跑回家,对母亲说道。
母亲坐在昏暗的屋里,咳嗽了几声,担忧地说:“儿啊,当兵可是要上战场拼命的,娘舍不得你去。”
王铁柱跪在母亲面前,红着眼眶说:“娘,我知道您担心我。可您看看咱家现在的日子,妹妹都瘦成什么样了。我去当兵,既能让咱家过上好日子,又能打鬼子,为国家出份力。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啊!”
母亲看着儿子坚定的眼神,无奈地点了点头。
第二天一早,王铁柱就和同村的几个青年一起,踏上了前往虎贲团招兵处的路。
招兵处人潮涌动,来自四面八方的青壮年们排着长队,脸上满是期待和兴奋。
李云山亲自来到招兵处,看着眼前踊跃报名的人群,心中感慨万千。
“大家排好队,一个个来!只要身体健壮、愿意抗日,虎贲团的大门就向你们敞开!”李云山大声喊道。
负责登记的士兵们忙得不可开交,不停地记录着报名者的信息。
王铁柱站在队伍里,看着不远处威风凛凛的李云山,心中充满了敬佩。
轮到他时,他挺直腰板,大声说道:“长官,我叫王铁柱,有力气、能吃苦,一心想打鬼子,求您让我加入虎贲团!”
李云山上下打量了一下王铁柱,满意地点点头:“好小子,看你这体格就不错。欢迎加入虎贲团!”
不到两天的时间,李云山就招齐了1万人。
望着这支新组建的队伍,李云山知道,接下来的训练任务艰巨而紧迫。
他立即制定了严格的训练计划,从队列训练到武器使用,从战术演练到体能训练,每一个环节都不放过。
李云山亲自督导训练,每天天不亮就和战士们一起起床,一起训练。
“都给我打起精神来!动作要快、要准!咱们是虎贲团,是要上战场打鬼子的,不是来混日子的!”李云山在训练场上大声吼道。
王铁柱虽然是新兵,但他肯吃苦、肯钻研,进步很快。
在一次拼刺刀训练中,他和一个老兵对练,虽然一开始处于下风,但他毫不气馁,不断调整战术,最终成功战胜了老兵。
李云山看到后,特意表扬了王铁柱:“王铁柱,好样的!咱们虎贲团就需要你这样敢打敢拼的战士!”
在李云山的严格训练下,新兵们的军事素质迅速提高。
他们知道,一场大战即将来临。李云山提出的“战前多流汗战,战时少流血!”引起大家更加疯狂努力的训练。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