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早春时节,黄浦江水寒意彻骨。
龚湘龄、陶百龄、马振国、李大胜四位铁血勇士被选中执行一项惊天任务。
他们猛地仰头,将一大碗烈酒一饮而尽。
而后冲着众人抱拳行礼,
那坚定的眼神中满是视死如归的决然。
紧接着,他们纵身一跃,跳入冰冷的江水中。
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无畏的勇气,
控制着鱼雷顺着江流,朝着黄浦江口缓缓前行。
另外三名铁血军勇士则在岸上暗中跟随,
时刻准备替换水下的同伴,
确保任务顺利推进。
刺骨的江水没能冷却他们被烈酒点燃的热血,
更无法动摇他们完成任务的决心。
四名勇士咬着牙,奋力推动鱼雷,一点点靠近目标。
当距离“出云号”仅仅一公里时,
他们借着日舰上闪烁的灯火,
准确辨认出那艘被簇拥在中间的老旧战舰。
关键时刻,他们用力拔出保险销子,果断按下开关。
刹那间,蓄电池驱动直流电机上的螺旋推进器,发出低沉的嗡鸣声。
鱼雷如离弦之箭,
朝着“出云号”由慢而快地冲去。
一分多钟后,远处传来“嘭嘭”两声沉闷的爆炸。
两条灿烂的火流向前喷射而出,
在聚能罩的作用下,
第一层装药瞬间释放出高达数千度的射流,
将钢防护网烧出直径近一米的大洞。
尽管速度稍有减缓,但鱼雷势不可挡,
紧接着一头撞在“出云号”的水线上。
“轰隆!轰隆!”
仅仅相差几秒,两声惊天动地的大爆炸接连响起。
沉重而老旧的“出云号”仿佛失去了重量,猛然向上一抛。
紧接着发出“喀拉啦”的痛苦呻吟,裂成两截。
船舱底部的锅炉和弹药库瞬间被引爆,
猛烈的火焰如同一头凶猛的巨兽。
将两截断舰体无情吞噬,
伴随着“轰隆隆”的巨响,
炸得舰体碎片漫天飞舞。
“好啊!”
王亚樵和胡厥文等人远远遥望着那冲天的火光。
激动得几乎站立不稳,
欣喜若狂地跳起来,用力挥舞着拳头。
上百米高的巨大烟火柱直冲云霄,
照亮了黄浦江口的夜空。
在凄厉的警报声中,
数十艘倭军战舰顿时乱作一团,
惨叫声和歇斯底里的呼喊声响彻整个江面。
这一幕实在太过震撼!
不仅胡厥文、王亚樵等人欣喜若狂,
淞沪防线上的十九路军无数将士也亲眼目睹了这一惊人时刻。
短暂的震惊过后,他们忘情地欢呼起来。
“好啊!炸得好!小鬼子,看你还能猖狂到几时,终于得到报应了!”
156旅翁照垣旅长狠狠抹了一把脸上的灰尘,
一拳重重砸在桌子上,将两个茶杯震得跌落在地摔得粉碎。
可他却浑然不在意,笑得合不拢嘴。
“翁旅长,发生了什么事情,让您如此惊喜?”
指挥部内,一位四十来岁的西洋女人挽着袖子走进来。
她看到翁照垣如此失态,不禁好奇地问道。
翁照垣哈哈大笑着说:“赫尔女士,告诉您一个天大的好消息!我们勇敢的铁血战士炸沉了倭军的军舰!看这情形,很可能就是他们的旗舰‘出云号’,这样的大喜事,能不高兴吗?”
“真的吗?!”
赫尔女士惊讶地瞪大了双眼,
额角因岁月和风霜留下的皱纹顿时舒展开来。
她欣然笑道:“那可真是太好了!相信倭寇一定会非常难过的。不行,我必须到前面去查探清楚,争取第一个写成报道。”
“万万不可!”
翁照垣心中一惊,赶忙阻拦道,“这太危险了!您已经被倭军抓住过一次,现在他们的军舰被炸沉,肯定会疯狂报复。我建议您还是稍等等,消息马上就能报过来。”
赫尔女士低头思索了片刻,痛快地答应下来:
“好吧。不过最好能让我见到具体的计划执行者,我需要最真实的资料。”
“那没有问题。”
翁照垣暗暗松了一口气。
他是真的担心这位勇敢的鹰酱女记者冲动地冲上前线,
那里的危险实在难以预料。
这位赫尔女士可不简单。
她全名佩吉·赫尔,是鹰酱国人。
早在1914年,她就跟随美军穿行在加利福尼亚和墨西哥边境。
为《旧金山周报》撰写战地新闻。
一战爆发后,尽管当时不允许女记者前往前线。
但她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气,设法弄到护照签证。
毅然跑到巴黎,报道了同盟国远征军大游行。
在1918年,她终于获得正式资格,
前往西伯利亚进行战地报道。
后来,她辗转来到龙国,
加入了陈友仁创办的英文报纸《沪报》,这一干就是十几年。
这次战争爆发前,她刚刚成为《纽约日报》的特派记者。
在闸北,她顶着枪林弹雨进行采访报道,
毫不畏惧倭军的威胁,这让倭寇十分恼火。
终于有一次,她被倭军抓住。
但她凭借着之前结识的倭军舰队高级军官的关系,成功获得释放。
临走时,那名倭军军官告诫她:
“如果你继续当战地记者,总有一天会死在战场上。”
换做一般人,或许会被这样的警告吓得退缩。
但在佩吉·赫尔看来,这不过是战地记者的常态。
她跟着156旅辗转来到淞沪防线继续采访,
发表的文章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言辞。
但对龙国抵抗军队却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因此,翁旅长对这位女士既欣赏又头疼。
与这边的欢呼雀跃截然不同。
倭军方面,中上层军官们听到如此巨大的爆炸以及后续一连串的殉爆,
顿时如丧考妣,乱作一团。
这天晚上,植田谦吉司令官和参谋部一众高级军官都在“出云号”上。
正准备与赶来替换他的白川义则大将见面交接。
这突如其来的爆炸,让他们惊恐万分。
万一爆炸发生在他们所在之处,后果将不堪设想。
没有了高级军官的指挥,倭军必然会陷入大乱。
倭军原本已经取得优势的攻击全面放缓。
他们急忙收缩防御阵地,
其余战舰和炮兵开始朝着守军阵地疯狂轰炸,
试图以此防止对方趁乱反击。
这突如其来的变化,让沪市无数人难以入眠。
高雨和虞洽卿的谈话也无法再继续下去。
他们透过玻璃窗,遥望着被火光烧红了半边的天空。
心里都明白,这个夜晚将会改变很多事情。
匆匆结束会面后,虞洽卿连夜离开“汇中饭店”,
赶忙去忙活部署,以应对可能到来的危机和麻烦。
而高雨则舒舒服服地睡了个好觉。
第二天早晨,他打开侍应生送来的报纸一看、
顿时惊得跳了起来,怪叫道:“他大爷个腿的!这鹰酱老娘们太坑人了吧?!怎么把这事情也扣到了老子头上?!”
只见《沪报》头版头条赫然写着《铁血勇士炸沉“出云号”,抗倭英雄再建奇功》。
在一幅烟火冲天的照片旁边,
竟是他的军装半身照。
文章详细叙述了“铁血军”勇士们炸沉日舰的壮举。
要命的是,里面明确提到,
是他朱高雨提供的鱼雷帮助,才得以建功。
“这是哪个缺心眼的家伙这么多嘴,把我给卖了啊!小鬼子看到了,还不得往死里恨我啊!真是添乱!”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