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隆隆!”
鬼子飞行员在村庄上空投掷炸弹,轰炸房屋。
村里的房子本就破旧,哪里经炸,登时倒塌。
地洞里的战士们感到一阵晃动,洞顶的泥土纷纷掉落。
每个人都赶紧双手抱头,防止地洞塌陷。
“糟糕!鬼子炸弹太密集,地洞可能都要被炸塌。”一个战士不无担忧地说道。
“不会的!团长计算过鬼子炸弹的爆炸威力,特意叫我们挖深一点,洞顶就厚一点,确保顶住鬼子的轰炸。”另外一个战士完全相信林向远对地洞构造的设计。
在靠近村口的一个地洞里,躲藏着林向远和另外两名哨兵战士。
“团长,我们真的没有办法打下鬼子的飞机,只能任凭它们轰炸吗?”一个哨兵有点郁闷地问道。
“办法倒是有,但是太危险,我不想让战士们冒险,除非我有百之百的把握,才会考虑打鬼子的飞机。”林向远答道。
这个问题他确实早想过了。
他想过用机枪打鬼子飞机,也想过用步兵炮和迫击炮,但是每个方法都有不稳妥。
所以他暂时还不敢实施。
不过,他绝对不放弃,早晚会想出击落敌机的最佳方法。
鬼子飞机往村庄连续投下两轮炸弹之后,便飞走了。
林向远开启系统,看到鬼子飞机已经飞远,才带着两个哨兵战士从地洞里钻出来。
别的战士们没有听到鬼子飞机声音,也纷纷钻出地洞。
不过,看到村里的景象,他们顿时气愤不已。
只见村里的房屋倒塌大半,到处都是一些残垣断壁,满目疮痍。
整个村庄有如一片废墟。
“小鬼子实在太可恶,这次又多一笔仇恨。”
“这笔帐先给鬼子记上,日后定当加倍奉还。”
战士们纷纷骂道。
周铮有个疑问,便问林向远道,“团长,小鬼子的飞行员在夜晚也看得见村子的位置,他们的视力这么好吗?”
“不是鬼子视力好,而是有鬼子侦探给飞行员提供坐标。飞行员只要按照坐标投弹,就能命中预定的目标。”林向远答道。
林向远见战士们个个义愤填膺,为倒塌的房屋感到可惜,便乐观地劝他们。
“兄弟们,别难过。房子倒了就倒了。其实这样反而能更好地掩饰地洞出入口,不容易被鬼子发现。”
“团长所言极是,只是我们有些战士可能要露天宿营了。”
有人担心剩下的房屋不够容纳全团战士,难免有部分战士要睡在屋子外面。
“我们可以利用现有残垣断壁,重新搭建一些简易房子,就不用露宿了。”
林向远想出新办法,鼓励大家振作起来,千万不能悲观气馁。
这时,天还没亮,林向远就带领大伙儿行动起来,连夜重新搭建营房。
鬼子飞机返回航母之后,高桥雄就打电话通知沼田尾,“轰炸桂军驻地的行动已结束,明天你可以去给他们收尸了。”
“哈哈!都说林向远是战神,战无不胜。我用飞机就把他轰上西天了。”
沼田尾非常得意,无比狂妄道,“明天我不但要给林向远收尸,而且要亲自带队渡江,顺便把林向远的尸体扔进黄浦江里。”
在它看来,林向远就像肯定死在今晚的轰炸行动中一样。
搭建好简易营房之后,林向远让战士们好好休息,养足精神,明天准备迎战鬼子扫荡。
根据林向远的分析判断,鬼子飞机今晚的轰炸就是为明天的鬼子步兵开路。
林向远甚至有点怀疑,鬼子要利用这次成功毁掉桂军驻地的机会,明天开始渡江。
而事实证明林向远的怀疑不无道理,完全正确。
第二天清早,沼田尾命令鬼子第26旅团全部集结,朝着桂军的村庄驻地方向行进。
沼田尾带上了整支旅团的兵力和家当,真的以为再也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挡它,今天就能渡过黄浦江。
鬼子这个旅团有一万头鬼子兵,其中包括两个步兵联队,一个重机枪中队,一个步兵炮中队,一个装甲车中队。
沼田尾坐在一辆军绿色的汽车里,带领这支长达五里的鬼子队伍,浩浩荡荡走在沪市东郊的土地上。
这片土地属于华夏,本应不许鬼子踏足半步,更不容鬼子侵占。
但是,此刻鬼子却在华夏的土地上肆虐,怎能不令人感到遗憾又愤怒呢?
沼田旅团行进到距离村庄五十里的地方时,就被林向远看见了。
等到看清沼田旅团的情况时,饶是向来淡定的林向远也暗暗吃惊,变得着急起来。
他还没遇见过人数这么多,装备这么齐全的鬼子队伍。
别说今天这一仗好不好打,能不能打,敢不敢打都还是一个未知数。
因为林向远已经看见,鬼子旅团有一个装甲车中队,配置有六辆轻型坦克。
这种类型的坦克有一个明显特点,就是开得特别快。
如此一来,林向远还想偷袭鬼子的话,就不得不好好掂量一下了。
因为偷袭鬼子之后,鬼子一定会开着坦克去追赶。
到时候战士们怎么可能跑得过坦克呢?
况且,鬼子坦克火力太猛,战士们或许没跑多远,就被鬼子坦克打中了。
偷袭不成,难道林向远还能从正面跟鬼子旅团交战吗?
显然,这更加不可能。
鬼子现在来了上万头,而林向远的桂军战士只有区区七百名。
双方人数相差巨大,非要硬碰硬的话,结果可想而知。
林向远绝对不会让整个团在自己手中打废了。
如果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林向远就不会让战士们去冒险。
好在鬼子现在距离尚远,起码也要五六个小时才能抵达,还有足够的时间给林向远去做准备。
看过行走中的鬼子旅团,林向远把目光移向别处。
只见一到三号阵地上全都空着,一个人影都没有。
林向远突然计上心头,面对实力如此强大的鬼子旅团,他可以考虑跟对方玩捉迷藏的游戏,让鬼子疲于追赶,再也无心渡江。
点个收藏,谢谢哦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