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武器仓库包圆了

换源:

  炮灰团的人已经惊喜的叫出声来。

烦啦从箱子里拿出一把冲锋枪惊喜道:

“这是汤姆逊冲锋枪,这么多,虞啸卿可就只给了几十把,当成宝贝一样。这种半自动冲锋枪,可以装备最多20.30.50发的弹鼓,超过二十把冲锋枪在一起。能够冲击一个一个日军小队的防线。打出的子弹能够堆成一个小土包。”

“哎!这还有英国人的司登冲锋枪,这玩意就简单很多,虽然威力小了些,个体小了些,但是更加易于携带,而且弹鼓也不小,冲锋起来更加方便,适合更近距离的突击作战。”

龙文章打开一个两个箱子取出来一看是手枪,有点失望。

手枪在大型战场上运用较少,因为他威力小,射程近,超过三五十米准星就飘了。

还不如步枪远程攻击准。

烦啦扫了一眼:

“好东西啊。”

“柯尔特手枪,勃朗宁手枪,这可都是经典手枪,威力大,射程远,故障率低。”

“部队里好多只有军官都有一把,好东西。”

迷龙向后面看去,有人已经翻出来许多装备。

布伦式轻机枪,这可是目前为止世界上最先进的轻机枪了,使用7.7毫米的子弹,装备了30发的弧形弹夹供弹,每分钟射速550发,装备上五挺就能让一个小战场扭转战局,这里放着上百挺。

勃朗宁M1917重机枪,水冷式重机枪,因为威力巨大容易导致机枪过热,采用了水冷降温,采用了最大250发的供弹链,每分钟射速650发子弹,射程达到了一千米。虽然水冷有些过时,但是他的威力依然是目前的战场大杀器。

迷龙接着看到后面这个,这个是前面勃朗宁1917的升级款。

勃朗宁M2型重机枪,已经改成了风冷式,子弹也采用更强大的12.7乘99毫米的大威力弹药。每分钟射速580发子弹,射程达到了恐怖的2500米,因为威力巨大通常被安装在坦克和装甲车辆上。

M1火焰喷射器,有效射程80米,进攻堡垒和壕沟的时候,大火一喷,全解决。

巴祖卡M1A1火箭筒,这玩意发射远程火箭弹,用于摧毁军事建筑和日军薄皮坦克有奇效。

烦啦看着它久久沉默不语,显然又想到了以前作战时面对日军坦克,他们连从连长到小兵都拼光了也没有打掉一台坦克的往事,当时有了这个顶多两发,那坦克和里面的人就得废。

这里还有M3型37毫米反坦克炮。

M1型40毫米博福斯防空高射炮,这玩意打小日本飞机打中一个就死一架。

M19型60毫米迫击炮,这个炮就有名了,结构简单,威力大,可以发射破片弹,照明弹,火焰弹,烟雾弹,多种炮弹,射程足足有1800米,是坦克和大炮的平民平替。

我去这里还有山炮啊。

迷龙随着声音看去。

M1A1型75毫米山炮,小日本拿着75山炮当重炮用,这玩意这里都放满了。

M2A1型105毫米榴弹炮,105的口径,11公里的射程,打出去就能让小鬼子叫喊着回老家。

这一仓库的武器都装备上,就算来个师团都敢拼一把。

龙文章也看的两眼放光。

举着轻机枪在仓库里摸来摸去。

迷龙大吼一声:

“要麻,整理仓库,分门别类。”

“烦啦安排士兵警卫,然后轮流换装。”

“龙文章!你带人首先换装,然后继续侦查周围十公里附近的情况。”

此时安德森突然来到仓库,大声的抗议着。

不过被一队士兵拦在了门外。

烦啦听了一会说道:

“他说,武器装备需要他们来分配,让我们不要动,而且还让我们去布防,挖战壕去。”

迷龙点点头:

“跟他们说,武器我们自己拿,布防就交给我们,让他们把心放肚子里,等到消灭了小鬼子,让他们给他们司令打电话,拿军功。对了这里武器弹药有点少,让他们在准备些。”

“龙文章,康丫跟我去看看周围情况,准备布防。让你的工程兵随时待命。”

迷龙带着人就往外走。

突然还是觉得少了些什么。

只有武器还没有大吉普,卡车,还有三蹦子呢,还有更牛的大飞机。

此时烦啦正在跟安德森沟通。

见到迷龙过来。

安德森的声音平和了许多:

“密斯张,你的部队违反了我们的合作条约,你们不能这么做。如果不停止你们的行为,我就要投诉到贵方的罗长官那里去。就算是史迪威中将也回支持我的。”

迷龙盯着他的眼睛说道:

“安德森先生,我这样称呼可以吧,我的部队来到禅邦之后就在积极的备战,代替你们对禅邦机场阵地进行协防,我有个建议,我们一起来防御日军攻势,并且共同建立一个督导队,一旦有人懈怠或者要逃离投降,直接击毙,我相信这个史迪威中将也会同意的,你说呢。”

安德森的脸色不太好,但是这种事情明显他不想做,只是想要在这里拿到主要的权利而已。

迷龙的眼神变得可怕起来:

“我还有一个主意,你们来提供武器装备,我的人来打仗,你们只需要在军营里享受你们该享受的战地生活就行了,等到我的部队将日军干掉,你就可以向你的女王邀功了。你看怎么样。”

安德森明显不想参战,最后还是接受了第二条。

整个军营英军只管吃喝玩乐,打仗的事情交给川军团来做。

很快康丫的工程兵就开始发挥他们的作用。

把阵地的壕沟加深加固,再向外扩展了五百米。

五百米之后,又挖掘了许多陷阱和可供藏身的侦查点。

一些工程兵砍伐树木,盖起来巨大的木头房子。

两千人的屋子,这些英国人根本没有那么多,只好又现场取材,盖房。

这个营地像是搞基建一样。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