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破局之路!【十四更!】

换源:

  这是一个基于“启明II”超强算力和某种来自未来的、具备自我进化能力的AI算法,构建的通用智能制造平台!

它可以接入任何类型的生产线——

无论是汽车、家电、还是精密仪器,甚至是纺织、化工……

通过平台的超强算力和深度优化算法,能够实现生产效率的……

指数级提升!

能耗和成本……

断崖式下降!

产品良品率和质量控制精度……

达到人类难以想象的程度!

火种信息清晰地展示了其核心目标:让任何搭载了“星辰智造”平台的大夏国制造产品,即便被强加54%甚至更高的关税,依旧能在全球市场上,具备碾压性的成本和质量竞争力!

“这……这才是真正的破局之路!”

杨天猛地睁开眼睛,瞳孔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光芒。

这不再仅仅是为了星辰科技,这是为整个大夏国工业,打造一副足以对抗任何外部打压的“钢铁骨骼”!

紧急核心会议。

当杨天将“启明II”的初步构想和“星辰智造”平台的宏伟蓝图,展现在王德海、刘明等核心骨干面前时,整个会议室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短暂的寂静后,是难以抑制的哗然!

“光……光子芯片?这怎么可能?!”

“通用智能制造平台?提升效率几十上百倍?杨总,这……这是科幻吧?”

“新材料……这种结构,我们现有的设备根本做不出来啊!”

兴奋!

激动!

随之而来的是巨大的、几乎令人窒息的压力!

技术的先进性毋庸置疑,但其实现的难度,尤其是新材料、新架构的研发,以及那个听起来就无比复杂的AI平台,都远远超出了他们现有的能力范畴!

“我知道这很难。”

杨天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但我们没有退路。”

他站起身,走到巨大的白板前,拿起笔,开始飞快地勾勒、分解任务。

“刘明,你带人主攻‘启明II’的架构验证和材料合成路径,火种信息里有关键的工艺节点,我需要你们不惜一切代价复现出来!”

“老王,你负责协调资源,尤其是那几种特殊的国产基础原料,必须确保供应!同时,开始着手‘星辰智造’平台的基础框架搭建,我会给你核心算法模块。”

“还有……”

杨天思路清晰,条理分明,将一个个看似不可能的任务,分解成可以着手推进的具体步骤。

偶尔,在团队成员卡在某个技术瓶颈时,他会看似不经意地提出一个“奇特”的思路或参数,瞬间便让问题迎刃而解。

“将粒子束频率调整到这个赫兹试试。”

“这个算法模型,尝试引入混沌理论的非线性映射。”

一次次的“神来之笔”,让团队成员看向杨天的眼神,从最初的震惊、怀疑,逐渐变成了狂热的崇拜和绝对的信任。

“杨总……简直不是人……”

有年轻的工程师私下里喃喃道,立刻被旁边的老研究员瞪了一眼:“胡说什么!杨总是天降猛男,是来救我们大夏科技的!”

技术攻关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但杨天清楚,单靠星辰科技一家,无法在短时间内挽救整个国家的出口颓势。

必须合纵连横!

他开始秘密接触国内几家在这次贸易战中受创最严重、但根基扎实、具备行业代表性的龙头企业。

华汽集团,国内老牌汽车制造巨头,旗下多家零部件子公司因关税壁垒濒临停产。

海宏电器,高端家电的领军者,海外市场份额急剧萎缩。

精工仪器,精密制造的隐形冠军,高附加值产品也难抵54%的重压。

……

一间安保严密的会议室内。

华汽集团董事长,一位头发花白、气势沉稳的老者,看着杨天递过来的“星辰智造”平台概念方案,眉头紧锁。

“杨总,你的‘启明’芯片确实是奇迹。但你说的这个……智能制造平台,能让我的生产线效率提升几十倍,成本下降一半?恕我直言,这听起来……有点像天方夜谭。”

老者的语气带着明显的怀疑。

旁边海宏电器的总裁,一个精明干练的中年人,也点头附和:“杨总年轻有为,我们佩服。但工业制造,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此巨大的改造,风险太大了。”

质疑、观望、戒备。

这在杨天的预料之中。

他没有过多解释理论,而是调出了几段经过脱敏处理的、星辰科技内部利用“启明I”初步模拟“星辰智造”部分核心算法优化生产流程的视频和数据。

“各位前辈,理论说再多也没用。星辰科技愿意先行投入,免费为各位选择一条生产线进行试点改造。成了,我们再谈合作。败了,所有损失由星辰科技承担。”

杨天的语气平静,却带着强大的自信。

PS:新书起航,每日保底十更!求各位读者大佬支持!

求收藏、求鲜花、求评价,各种求!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